Skip to content

Commit 299a60a

Browse files
committed
185
1 parent 7e65121 commit 299a60a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140
-0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140
-0
lines changed
Lines changed: 140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0,0 +1,140 @@
1+
# Observer(观察者模式)
2+
3+
Observer(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4+
5+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6+
7+
拿项目的 npm 依赖举例子:npm 包与项目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 npm 包被多个项目使用),当 npm 包发布新版本时,如果所有依赖于它的项目都能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这个包的版本号,那么就解决了包版本更新的问题,这就是观察者模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8+
9+
## 举例子
10+
11+
如果看不懂上面的意图介绍,没有关系,设计模式需要在日常工作里用起来,结合例子可以加深你的理解,下面我准备了三个例子,让你体会什么场景下会用到这种设计模式。
12+
13+
### 对象与视图双向绑定
14+
15+
[精读《设计模式 - Proxy 代理模式》](https://github.com/dt-fe/weekly/blob/v2/178.%E7%B2%BE%E8%AF%BB%E3%80%8A%E8%AE%BE%E8%AE%A1%E6%A8%A1%E5%BC%8F%20-%20Proxy%20%E4%BB%A3%E7%90%86%E6%A8%A1%E5%BC%8F%E3%80%8B.md) 中我们也提到了双向绑定概念,只不过代理是实现双向绑定的一个具体方案,而观察者模式才是在描述双向绑定这个概念。
16+
17+
观察者模式在最初提出的时候,就举了数据与 UI 相互绑定的例子。即同一份数据可以同时渲染为表格与柱状图,那么当操作表格更新数据时,如何让柱状图的数据也刷新?从这个场景引出了对观察者模式的定义,即 “数据” 与 “UI” 是一对多的关系,我们需要一种设计模式实现当 “数据” 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 “UI” 都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18+
19+
### 拍卖
20+
21+
拍卖由一个拍卖员与多为拍卖者组成。拍卖时,由 A 同学喊出的竞价(我出 100)就是观察者向目标发出的 `setState` 同时,此时拍卖员喊出(有人出价 100,还有更高的吗?)就是一个 `notify` 通知行为,拍卖员通知了现场竞价全员,刷新了他们对当前最高价的信息。
22+
23+
### 聊天室
24+
25+
聊天室由一个中央服务器与多个客户端组成。客户端发送消息后,就是向中央服务器发送了 `setState` 更新请求,此时中央服务器通知所有处于同一聊天室的客户端,更新他们的信息,从而完成一次消息的发送。
26+
27+
## 意图解释
28+
29+
数据与 UI 的例子已经详细说明了其意图含义,这里就不赘述了。
30+
31+
## 结构图
32+
33+
<img width=600 src="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4/O1CN011HxE9E24luDnEQiqA_!!6000000007432-2-tps-1774-670.png">
34+
35+
- Subject: 目标,即例子中的 “数据”。
36+
- Observer: 观察者,即例子中的 “表格”、“柱状图”。
37+
38+
还是以数据与 UI 同步为例,当表格发生操作修改数据时,表格这个 TableObserver 会调用 Subject(数据)的 `setState`,此时数据被更新了。然后数据这个 `Subject` 维护了所有监听(包括表格 `TableObserver` 与柱状图 `ColumnChartObserver`),此时 `setState` 内会调用 `notify` 遍历所有监听,并依次调用 `Update` 方法,每个监听的 `Update` 方法都会调用 `getState` 获取最新数据,从而实现表格更新后 -> 更新数据 -> 表格、柱状图同时刷新。
39+
40+
为了更好的理解,以这张协作图为例:
41+
42+
<img width=600 src="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1/O1CN01QuF29i1RpKAEcCPrX_!!6000000002160-2-tps-1578-728.png">
43+
44+
- `aConcreteSubject`: 对应例子中的数据。
45+
- `aConcreteObserver`: 对应例子中的表格。
46+
- `anotherConcreteObserver`: 对应例子中的柱状图。
47+
48+
## 代码例子
49+
50+
下面例子使用 typescript 编写。
51+
52+
> PS: 为了简化处理,就不定义 Subject 接口与 ConcreteSubject 了,而是直接用 Subject 类代替。Observer 也同理。
53+
54+
```typescript
55+
// 目标,管理所有观察者
56+
class Subject {
57+
// 观察者数组
58+
private observers: Observer[] = []
59+
// 状态
60+
private state: State
61+
62+
// 通知所有观察者
63+
private notify() {
64+
this.observers.forEach(eachObserver => {
65+
eachObserver.update()
66+
})
67+
}
68+
69+
// 新增观察者
70+
public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71+
this.observers.push(observer)
72+
}
73+
74+
// 更新状态
75+
public setState(state: State) {
76+
this.state = state
77+
this.notify()
78+
}
79+
80+
// 读取状态
81+
public getState() {
82+
return this.state
83+
}
84+
}
85+
86+
// 观察者
87+
class Observer {
88+
// 维护目标
89+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90+
91+
constructor(subject: Subject) {
92+
this.subject = subject
93+
this.subject.addObserver(this)
94+
}
95+
96+
// 更新
97+
public update() {
98+
// 比如渲染表格 or 渲染柱状图
99+
console.log(this.subject.getState())
100+
}
101+
}
102+
103+
// 客户端调用
104+
const subject = new Subject()
105+
// 创建观察者
106+
const observer1 = new Observer(subject)
107+
const observer2 = new Observer(subject)
108+
// 更新状态
109+
subject.setState(10)
110+
```
111+
112+
## 弊端
113+
114+
不要拘泥于实现形式,比如上面代码中的例子,`subject``observer1``observer2` 是一对多的关系,但不一定非要用这种代码组织形式来实现观察者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 Proxy 很轻松的实现:
115+
116+
```typescript
117+
const obj = new Proxy(obj, {
118+
get(target,key) {}
119+
set(target,key,value) {}
120+
})
121+
122+
renderTable(obj)
123+
renderChart(obj)
124+
```
125+
126+
我们可以在 `obj` 被任意一个组件访问时触发 `get`,进而对 UI 与视图进行绑定;被任意一个组件更新时触发 `set`,进而对所有使用到的视图进行刷新。使用设计模式切记不要死板,理解原理就行了,在不同平台有不同的更加优雅的实现方式。
127+
128+
## 总结
129+
130+
观察者模式是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它描述了对象一对多依赖关系下,如何通知并更新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用在前端的 UI 与数据映射、后端的请求与控制器映射,平台间的消息通知等大部分场景,无论现实还是程序中,存在依赖且需要通知的场景非常普遍。
131+
132+
> 讨论地址是:[精读《设计模式 -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Issue #302 · dt-fe/weekly](https://github.com/dt-fe/weekly/issues/302)
133+
134+
**如果你想参与讨论,请 [点击这里](https://github.com/dt-fe/weekly),每周都有新的主题,周末或周一发布。前端精读 - 帮你筛选靠谱的内容。**
135+
136+
> 关注 **前端精读微信公众号**
137+
138+
<img width=200 src="https://img.alicdn.com/tfs/TB165W0MCzqK1RjSZFLXXcn2XXa-258-258.jpg">
139+
140+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 3.0 许可证](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3.0/deed.zh)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