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富平持续推进柿子示范园建设,研发柿子新产品,提升柿子产业知名度——

柿子的产业化之路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14 09:00 作者:耿杨洋 刘丹

工人将晾晒好的冰柿装盒(资料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富平是中国柿子之乡,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柿子产业是富平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当地13万群众因其增收致富。

近年来,富平县紧紧围绕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弱项、补短板,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高标准柿子示范园建设、优化柿饼制作工艺、研发柿子新产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柿子产业蓬勃发展。

示范引领 产量品质齐升

2月11日,在富平县鲲鹏家庭农场柿子园,负责人陈永义正在给柿子树修剪枝条。“把多余的枝条清除了,让营养储存下来,对花芽分化有好处。”陈永义说。

陈永义经营的柿子园面积26亩,亩均产量3000公斤。去年12月,柿子园被陕西省果业中心认定为陕西省果业高质高效示范园。

在柿子园,记者看到路旁立着的一块牌子上,清楚地记录着柿子树每个月的管理技术要点。“县果业发展中心技术员经常来这里,指导我们开展病虫害防治、规范化修剪、保花保果等工作。”陈永义说。

2024年以来,富平县果业发展中心组建乡村振兴柿子产业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80余场,培训柿农7000余人次。富平县柿子产业研究院结合尖柿生长周期,进行促花保果、病虫害防治、防日灼等试验20余次,在炭疽病防控、柿园全营养施肥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我们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着力解决柿子栽植过程中的难点,提高柿子品质,确保丰产稳产。”富平县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许佳佳说。

目前,富平县柿子栽种面积36万亩,2024年鲜柿产量达5亿公斤。

科技助力 产业“脱胎换骨”

富平柿子果实硕大、果形饱满、果香浓郁,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富平柿饼个大、霜白、底亮、味甜,深受消费者青睐。

传统的柿饼制作需经过10多道工序,历时50多天。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现代工艺实现了柿饼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有独立理化实验室及微生物实验室,配置了先进的检测设备。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清洁系统、削皮机、现代化烘房、温度湿度可控的仓储间等一应俱全。

“我们研发了智能化鲜果分级、数控削皮、智能数控烘烤、智能揉捏、无菌包装、低温仓储6大核心加工技术,实现柿饼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公司综合支持部经理姚蒲芳介绍。

现代化的制作工艺会影响柿饼的口感和品质吗?

姚蒲芳说:“现代化柿饼加工工艺不仅保留了柿饼软糯香甜的口感,还能让柿子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加快脱涩及糖化的进程,缩短了柿饼的加工周期。”

科技赋能,让柿子产业“脱胎换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富平柿饼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我们和种植户签订协议,鲜柿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2024年,我们收购了200万公斤鲜柿,并吸纳周边村民进行产品加工包装,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姚蒲芳说。

链条延伸 群众“链”上致富

2月10日,记者走进富平县天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产品展柜里摆放着各种柿子醋饮品。“柿子醋饮品以富平柿子为主要原料,经固态自然发酵而成,清凉爽口、酸甜宜人。”公司总经理魏林介绍。

魏林原是一名厨师,发现柿子醋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后,决定研发柿子醋产品。2013年,他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养生协会的专家团队,研发出40多个配方产品,推出了葛根风味、枸杞风味、梨汁风味及无蔗糖的柿子醋饮品。2024年,该公司柿子醋饮品的销售范围扩大至河北、福建等地,销售额达2000万元。

大柿子加工成柿饼,小一点的柿子做成柿子醋,柿子的附加值增加了。“原来没人要的小柿子现在也能卖钱了。”富平县绿强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甲强说。

如今,软糯香甜的富平柿饼火热出圈,柿子酒销量火爆,柿子茶清香四溢,柿子醋饮品成为饮料消费市场“新宠”,柿子果脯、柿夹坚果系列、柿子干等柿子加工产品不断推出,富平柿子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全县现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柿饼企业83家、柿子产业专家试验园5个,柿子全产业链带动农户3万户,覆盖13万人。富平县将立足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提升柿子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让‘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口号响彻大江南北。”许佳佳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