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tree 4 files changed +14
-2
lines changed
pagechanyumotuocheweixiuyishu
4 files changed +14
-2
lines change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6838
6838
<entry>
6839
6839
<title>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title>
6840
6840
<url>/2020/07/05/pagechanyumotuocheweixiuyishu/</url>
6841
- <content><![CDATA[]]></content>
6841
+ <content><![CDATA[<p>波西格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游荡”<br>波西格还告诉我们,不要刻意按照固定的行程走,不妨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旅行本身比达到一个目的地更有意思。<br>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古典的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古典的认知注重分析,浪漫的认知注重感知。<br>科学就是交替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过程。最后,你会编织出一个严密的系统。</p>
6842
+ <p>最好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背别人已经背过的知识,而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好的学习是四处游荡。”或者,换一种说法,你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归根到底,旅行也好,修理摩托车也好,管理企业也好,都是在修炼你自己的人生。</p>
6843
+ <p>禅宗给我们的两点启发:第一,你必须把固有的观念和态度放在一边。第二,你必须培养对微妙事物的敏锐感受力。正的大师在工作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宁静的。亚当·斯密也说过,“幸福就是内心的宁静”。内心的宁静只跟你自己的状态有关,跟外在的环境是没有关系的。</p>
6844
+ <p>你中有你,你不是只有一个你。理性的你和感性的你风格不一样,今日的你和明日的你利益会冲突,假如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要说:一流的天才是头脑中同时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还能继续思考。</p>
6845
+ <p>追求信仰的最好的理由是没有理由,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任何功利的理由。有人把信仰当作考官,以为只要膜拜,就能通过考试,有人把信仰当作贪官,以为贿赂一下就能给自己开个后门。神是不可能让这些人进门的。</p>
6846
+ ]]></content>
6842
6847
<tags>
6843
6848
<tag>感悟</tag>
6844
6849
</tags>
6869
6874
<entry>
6870
6875
<title>论语</title>
6871
6876
<url>/2020/07/05/pagelunyu/</url>
6872
- <content><![CDATA[]]></content>
6877
+ <content><![CDATA[<p>何帆读书俱乐部 笔记。</p>
6878
+ <p>是为了提醒你,越是在动荡和困惑的时候,越要回到传统,找到自己的文化的根。</p>
6879
+ <p><strong>我们讲到为什么要亲近传统文化?</strong><br>这是因为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大抵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一个是佛家,在这三个来源中,儒家又是最正统的。我们讲到,著名学者钱穆说过,学习本国历史、本国文化,要带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为了找到我们的榜样,我们要更多地亲近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和”君子”的传统。中国的”君子”和西方的学者不一样,他们把道德看得比学问更为重要。他们追求一种远高于社会成员平均水平的道德水准。</p>
6880
+ <p><strong>**儒家思想的演变。</strong><br>儒家思想起源于”轴心文明时期”,当孔子在中国传道的时候,也是苏格拉底在西方、释迦牟尼在印度传道的时候。我们讲到,孔子、孟子和荀子基本奠定了儒家思想,而之后虽然有今文、古文;宋学、汉学;理学、心学之争,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创新不多。我们也讲到,在读《论语》的时候最好是带着一颗平常心去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收获更大。</p>
6881
+ <p><strong>微观儒学,</strong>也就是如何从个人的角度推演出伦理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恕之道,讲的是如何推己及人。我们也讲到,个人的修养既要注意”正面清单”,也要注意”负面清单”。弄清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不能做。你要记住,成熟就是对分寸感的把握。</p>
6882
+ <p><strong>宏观儒学,</strong>也就是儒家是怎样理解社会秩序的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实没有社会的概念,也没有公共的概念,儒家并不把人看成独立的个体,而是强调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社会定位。儒家强调的是”礼教”而不是法治。在儒家看来,严苛的法律并不能促成社会和谐,只要遵循礼就能够得到义,社会的秩序就能够比较稳定。</p>
6883
+ <p><strong>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学相长。</strong> 孔子讲”君子不器”。他强调学习的目的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君子。孔子所说的学习,是每天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严格的道德拷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希望从中得到直觉的顿悟。孔子之所以重视教学,是因为在修身的过程中,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互相砥砺切磋。在这个教学相长的小圈子里,你才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一部分,在冥冥之中和过去的悠长传统联系在一起。**</p>
6884
+ ]]></content>
6873
6885
<tags>
6874
6886
<tag>感悟</tag>
6875
6887
</tags>
You can’t perform that action at this time.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