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连续四年获省“科技创新鼎” 专精特新“小巨人”破百家
科技与创新,一直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的“金名片”。昨天下午,杭州高新区(滨江)召开“加快建设创新滨江”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区科技创新有关情况。
低空经济催生新岗位
空铁接力,跨城快件两小时即达
板上发电 板下种茶 杭州首个集中式“茶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逐浪AI大潮,“中国智造”闪亮美国消费电子展
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为你翻跟头比爱心、TCL的机器人眨着大眼睛陪你聊天、京东方带你体验智能汽车时代的驾驶快乐、海信更是带来了人工智能(AI)时代的美好生活全场景……
重大成果加速涌现,科技创新发展开辟崭新赛道
过去一年,“国之重器”捷报频传。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确认世界首个超级宇宙线源,加快解开高能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的进程;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超级显微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高分辨中子衍射仪、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将显著增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研究能力……
我学者提出石墨烯制备新方法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浙大与蚂蚁集团共建"数据与智能联合研究中心"
2025年1月8日,浙江大学与蚂蚁集团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领域,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解决产业级重大技术难题,全新成立“浙江大学-蚂蚁集团数据与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引领性的一流产学研平台。 “浙江大学-蚂蚁集团数据与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也在签约仪式上现场揭牌。
机器人“普罗米修斯”陈俊波
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2015年是个被反复提及的年份。眼下这轮方兴未艾的热潮,在那时就已初现端倪。也是在那一年,陈俊波开始琢磨人工智能和物理世界的结合。
第八届西湖论剑·中国杭州网络安全技能大赛进入倒计时
八载磨剑西湖畔,网安群英问鼎时。第八届西湖论剑·中国杭州网络安全技能大赛自2024年12月20日启动报名后,如今已进入报名的最后冲刺的时刻,尚未报名的江湖网安儿女,请速速加入这场豪杰之争,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科学大模型:“上线”之路还有多远
只需输入一段文字,电脑便会将其转化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只需问一句“哪里的饭好吃”,导航软件就能带你吃遍当地风味……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哪把“钥匙”能打开未来“大门”
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方向,正受到各国高度重视。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器,是实现量子计算的核心。近年来,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量子芯片不断涌现。
AI搜索,满足你的模糊需求
近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信息获取领域的新兴力量,重塑信息获取的方式。面对AI搜索的浪潮,谷歌、百度等传统搜索巨头正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突破迎头赶上,探索AI转型。尽管AI搜索拥有不少优势,但其能否取代传统搜索引擎尚未可知。
AI工具热度持续走高
近年来,AI工具的热度持续走高。在用户这边,人们不仅关注AI,还逐步把AI应用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把科技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 谁搬得快?
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2024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杭州以473.93的指数值稳居榜首,遥遥领先于其他设区市。
总投资超70亿元! 桐庐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发展又有新动向
近日,桐庐在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又传来了好消息。中科盈德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安高特电固态电池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用地均成功摘牌。去年,桐庐成功签约的中科盈德总部及冷阴极光管、工业冷阴极检测装备、医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中科盈德在桐庐注册新总部,专注于高科技与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项目
临平推动机器人产业提“智”向“新”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杭州市临平区作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孕育出了一批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发布 AI安全成焦点
1月8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2025十大AI技术趋势”,从基础设施到产品应用,智源对基础模型、具身智能、超级应用、AI安全等关键方向作出预测。针对每个趋势观点,报告给出其可成为2025年度趋势的论证逻辑。
科技小院成为致富“加油站”
为期两天的草牧业技术培训日前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松盘村举行。一大早,村民次仁多吉便赶往林周草牧业科技小院培训现场。他满怀期待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早就听说科技小院能帮咱农牧民致富,这次可算能亲身感受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7日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5年底,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和地区,聚焦小区、工厂、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突破
记者6日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电所属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500标方/小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33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产品日前正式下线,2.5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实证平台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新突破,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最高法出台98项政策举措保障科技创新
最高人民法院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提出25条98项政策举措,覆盖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领域。
车企驶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背后
车企不仅造车,也开始造机器人了。前不久,广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
限制提锂相关技术出口对我锂电产业有何影响
商务部2日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包含拟新增限制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与提锂相关技术出口。如何看待此次目录调整?对我国锂电产业发展有哪些影响?围绕外界关切,记者专访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副会长张江峰。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正式公布
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公布。这是国内关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个文件。
中国团队研发出一种用于环保电池的高效催化剂
记者4日从安徽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刘明凯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洪良副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用于环保电池——锌-空气电池的高效催化剂,有望在未来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汉语实时编解码重大突破
2025新年快乐——上海华山医院的一位女患者刚在脑海中想出这几个字,电脑便成功解码、发出指令,随后操纵着机械手做出比心的动作,送出了今年世界上第一段由意念完成的新年祝福。
世界最大超导磁体动态测试设施建成
1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获悉,由该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近日取得新进展,其子系统“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完成首轮测试实验,最大测试电流达到稳态48千安培,超过47千安培的设计值。实验结果表明:该设施全面达到设计指标,成为世界上尺寸最大、实验条件最完善的大型超导磁体动态性能测试系统。
2025年,哪些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值得期待
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科技进步。从量子计算到生物技术,从太空探索到绿色能源……展望新的一年,科技领域有许多事件值得关注。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关行业对于飞行员、飞控手、飞行器研发等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低空领域都有哪些岗位新机遇?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其他行业又有哪些不同?
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投用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向“智”求质 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制造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统筹推进算力一体化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前不久表示,将加快制定算力互联互通、算力市场培育等行动方案,建立健全算力网络协同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增强算网融合能力,加速构建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开工建设
记者1月2日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日前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支付宝发布新产品“探一下”
支付宝推出新一代AI视觉搜索产品“探一下”,基于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可“用AI之眼探索万物”,提供更快速、有用、趣味的生成式搜索服务。
2024年长三角创新案例 企业TOP50榜单揭晓
近日,2024年长三角创新案例企业TOP50榜单的揭晓。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杭州企业入围榜单。据商创院创研中心负责人、知新工程总统筹段谟轶介绍,本次评选邀请了65名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对3800多个优秀企业样本进行评审,总共花费了3个多月,进行了5轮的交叉评审和筛评。
布局“5+X”未来产业 杭州推出五大工程
两年内要创建10个以上市级先导区近日,《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对外公布,提出将布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五大未来产业,谋划X个前沿领域产业,并计划在两年内创建10个以上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AI让100部经典香港电影“焕新”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熟悉的旋律响起,观众秒回上世纪快意江湖的90年代。近日,4K修复版《笑傲江湖》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纪念原著作者金庸诞辰100周年,也纪念电影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作者黄霑逝世20周年。这是“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专题展的首场放映。
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亮相
1日,东南大学发布了由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该飞行汽车是国内首辆全轮转向全轮驱动、四轴八桨构型飞行汽车,也是江苏省首辆陆空一体飞行汽车。
5G:规模化应用再升级
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5G规模化应用正在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规模化演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日前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从制定转型规划、组织落地实施、开展成效评估、推进迭代优化4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路径,旨在充分激发制造业企业自身转型动能,系统性、渐进式推进数字化转型。
AI发展:训练数据即将遭遇瓶颈
AI几乎读取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但仍渴望获得更多数据。为此,开发人员必须寻找变通之道。得益于神经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人工智能(AI)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做大做强”的策略,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LLM)上取得了显著成果,ChatGP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一年,我们持续深化数智赋能
规划新建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发布各类人工智能(AI)大模型产品,推动联大协商一致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
迅雷AI全球总部落地未来科技城
继淘宝、抖音、同花顺后,余杭区又迎来“国民软件”总部入驻。昨天上午,余杭区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工程现场推进会举行,23个重点工程集中推进,总投资101亿元;8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210亿元。现场,“迅雷AI全球总部项目”落地未来科技城。
从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到布局五大风口潜力行业 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杭州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尤其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产业政策体系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
抗衰老、抗肿瘤、类器官……这场大赛上的科学家都在想办法
随着年岁的增长,大家都将面对衰老甚至各类疾病。如何拥有更有活力、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衰老的皮肤和器官,真的可以“返老还童”?人类真的可以拥有如同“体外化身”的类器官?
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杭州发布“1+3”公共服务平台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常常面临诸多困境:企业虽有心求变,却因缺乏个性化定制方案而踌躇不前;数字服务商空有一身改造本领,却因缺少官方认可而在推广之路上举步维艰。如何破解这一僵局,提升双方对接效率?昨天,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杭州发布“1+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这座官方搭建的桥梁,将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 “加速键”。
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成立
杭州发展低空经济又有新动作。12月30日,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正式成立,联合会成立后,将全力推动资源整合、技术协同及场景创新,助力低空经济从规划蓝图逐步转变为现实,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竞逐低空经济 极客桥抓住云端“机”遇
科技飞速发展,航空业的未来已不局限于万米高空。2024年,低空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词。而聚焦“低空经济”赛道的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便携式极客桥照明无人机”曾在土耳其地震救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甘肃地震救援等重大应急事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年底冲刺,家电换新求“新”更求“质”
2024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已接近尾声,但在诸多优惠政策“加持”下,家电家居消费市场依旧热力不减。据商务部统计,截至12月19日,已有3330多万名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521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超5300万件。
新一代高铁2027年落地
多项技术仍然领先世界,新一代智能高铁有望2027年落地……京张高铁开通运营5周年之际,新华社独家专访了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李平,了解我国智能高铁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方向。
科技创新,如何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在12月28日举办的“2024年人民财经论坛暨数字经济大会”上,一场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圆桌论坛吸引了众多目光。
无人机实现极限场景飞行、戴上眼镜便能“操纵世界”市营商环境顾问团走进余杭 找寻未来产业的“崛起密钥”
出门打个“飞的”,仅需八分钟“低空巴士”便从湘湖到达未来科技城;戴上一副外观平常的眼镜,便能随时随地观影、娱乐、办公,不受任何场景约束;在户外滑雪、骑行、冲浪、攀岩等户外运动时,一款不到200克的飞行相机在不远的上空紧紧跟随,为运动者拍摄出高清视频……在杭州,这些奇特的“未来场景”已然“照进现实”。
AI如何赋能体育教育? 宇视科技:用科技践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操场的跑道边立了不少带有摄像头的设备,孩子们无论是跑100米,还是1000米,所有数据不需要体育老师掐秒表,设备已经帮助记录。跳绳、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的体育成绩,也都可以通过这些智能设备测算和记录。
Rokid:不止一副好眼镜
不久前,杭州本土科技公司Rokid 发布了最新产品Rokid Glasses,这是一副全新的AI眼镜,运用最新技术,将很多便捷的功能搭载到一副眼镜上。
新技术可不受位置限制实现无线充电
手机放在口袋中即可完成充电?这不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是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院团队实现的真实技术。这一创新技术使设备在三维空间内不受位置限制实现无线充电,为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发展铺平了道路。
数智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有可为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再次强调了传统产业的重要性,也指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手段。
创新算法助机器人实时选择理想路径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光谱扩展树搜索(SETS)的算法。该算法旨在帮助自主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导航时选择理想路径,并作出最佳决策和行动。这一创新成果近期刊登于《科学·机器人学》杂志封面。
修订后的“科普法”,能带来哪些变化?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这部从2002年公布施行的法律,时隔22年迎来首次修订,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
这一年,中国机器人大步走向世界
从餐饮配送到工业制造,从医疗辅助到智能家居,从消费服务到物流仓储,中国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家电以旧换新热度不减
以旧换新政策加持的新年消费,让家电成为了家居焕新中的当家花旦。12月20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方参与度很高,全国范围以旧换新热度不减。
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园(滨江)揭牌
12月26日,“创新海洋 策源未来”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专题活动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举办。
25日上午,两个快件箱先后从杭州出发,经无人机与高铁接力运送,分别耗时约2小时、1小时抵达位于台州和绍兴的目的地。这也成为全国首个投入运营的“低空+高铁”跨城联运物流场景。
最大萝卜16公斤 2024年度浙江农业之最25项纪录公布 给浙江带来持久的农业科技创新
最大的萝卜16公斤、最大的甜柿637克、最大的养殖青鱼33.6公斤……昨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2024年度浙江农业之最纪录新闻发布会,集中通报了浙江今年产生的25项纪录,颠覆了你对现代农业的认知。
科创提能,杭州向更高处攀登
科技创新,正驱动杭州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科创提能,正推动着这座“创新活力之城”,奋力向更高处攀登。
杭州产业热:新旧转换动能澎湃“含新量”助推发展含金量
2024年,杭州产业发展热潮涌动,新旧动能转换澎湃有力。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车、《黑神话·悟空》、演唱会、新生代杭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细胞”,交织出杭州多个产业发展的“轮廓”。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产业“含新量”持续攀升,助推发展含金量向高攀登。
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甲酸钙生产装置投产
12月24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山东5万吨/年钢厂尾气高值化利用制甲酸钙装置于近日顺利投产。这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甲酸钙生产装置,采用了天津大学一碳化工团队开发的氢氧化钙羰基化合成甲酸钙成套技术。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动能澎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技术制造业具有高创新性、高渗透性和高带动性,已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平台。
上海大力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创新
当前,医学和人工智能正处于快速融合阶段,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新高地。12月24日,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围绕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从创新策源、支撑平台、应用场景、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18条举措。
OpenAI最新模型o3展现强大推理能力
12月20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介绍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AI)推理模型——o3及其轻量版o3-mini。该公司宣称,o3具备更先进、近似人类的推理能力,在代码编写、数学竞赛和掌握人类博士级别的科学知识等方面,均超越了其“前辈”o1。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从原法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24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负责人共同评选的2024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新技术拓展农业新场景
每年初冬,是北京甘蓝成熟的季节。作为一种露地蔬菜,甘蓝种植过程中需要移栽,移栽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蔬菜生长与产量。在传统的移栽作业中,即使用上了移栽机,也存在重耕漏耕、标准不统一、质量不可控、移栽直线度不一致等问题。如今在新场景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数字平台让供电服务提质增效
“在数字化县公司工作台的帮助下,运维人员可快速解决偏远农牧区配电台区异常信息掌握不及时、抢修定位不精确等问题。2024年,台区意见工单数量同比减少32%。”12月23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平台运营及对标管理专责周敏告诉记者。
新研究发现宇宙不规则加速膨胀
暗能量是科学界最大的谜团之一。如今,来自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正在对传统观点发出挑战。他们对Ia型超新星进行增强光变曲线分析,证明了宇宙正在以更加多样化或“更加不均匀”的方式膨胀,而暗能量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
立体配送带来高效物流
一架架跨越山海的无人机,一辆辆智能高效的无人车,一件件如约抵达的包裹……今年以来,快递业通过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加强基础能力投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等方式,有效提升行业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满足长周期、高弹性寄递需求,快递市场规模扩增态势仍在延续。
2025年AI领域或将开启应用大爆发
目前来看,AI板块落地最快的是AI眼镜等相关产业。有机构表示,AI跨年行情将延续,预计2025年AI领域将开启应用大爆发。
人形机器人有望重塑全球劳动力格局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人形机器人则有望成为机器人家族新晋“顶流”。如今,一些人形机器人已在仓库、餐馆,甚至在工厂车间,以类似人类的适应性和智能,执行各种任务。
我国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
工信部23日公布2024年前11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截至11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682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
这一年,我们不断提升创新实力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从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到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顺利点火;从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回收,到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获得成功……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AI遇上化学:“不可能”变为“可能”
8天完成688次化学实验,7天研究1000种催化配方……人类夜以继日多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AI)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科技加持下的冰雪新体验
当前沿科技与冰雪文化相遇,黑龙江的冰雪世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全感VR带着人们穿越到冰河世纪,人工智能创意生成冰雪万花筒空间,81米的“九九消寒图”可让上千人共创冰雪文化长卷……这个冬天,哈尔滨人借助科技力量,将冰雪玩出了新高度。
光操控反铁磁材料实现磁态转换
反铁磁材料在信息处理与内存芯片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团队仅使用光就在反铁磁材料中实现了磁态转换,创造出一种新型且持久的磁态。这一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控制磁性的强大工具,有助于设计更快、更小、更节能的内存芯片。
这一年,我们奋勇攀登科技高峰
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背样品、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首次实现、自研水冷磁体创造世界纪录……回望2024年,我国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留下了一个个闪亮的中国足迹。
数智技术赋能南水北调工程
近日,在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数字孪生与国家水网智能化发展”平行论坛上,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王勇表示,为加快推进水利智慧发展,水利部明确将数字孪生水利列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路径之一,系统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的数字孪生水利框架体系。
我国软件开发者突破940万意味着什么?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软件开发者数量已经突破940万,我国的开源参与者数量排名已经达到全球第二。软件开发者突破940万意味着什么?开源软件与企业、社会和公众有着怎样的关系?
首个智能体安全协作组织成立
12月19日,国内首个智能体安全生态协作组织—“IIFAA智能体可信互连工作组”在北京成立,该工作组致力于推动行业共同制定跨智能体交互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以应对智能体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协作挑战,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的智能体生态。中国信通院、荣耀、OPPO、小米、华为、智谱、字节、阿里、蚂蚁、京东、中国移动、高通等二十余家头部科技企业和单位成为工作组首批成员。
以研发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家电研发创新白皮书》发布
12月18日,由中国家电协会指导的《中国家电研发创新白皮书》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白皮书》全面梳理了中国家电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中国家电行业在研发创新体系构建、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全球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具体策略,总结提炼了领军企业的研发创新实践案例,展望了中国家电企业的研发创新方向并提出对应的策略建议。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潮起扬帆
身处这座充满魅力的“数字之城”,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杭州的数字生态环境犹如一片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人工智能产业茁壮成长。
城西科创大走廊以产促城 加速打造城西科创中心
近日,城西科创大走廊又传好消息:廊内重要产业平台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将于12月底全面启用,引聚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城西科创中心建设。
数字化浪潮下的安全守护者:第八届西湖论剑大赛起航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加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亦显得至关重要。12月20日,第八届“西湖论剑·中国杭州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正式启动报名,以“人才:激发数字安全新动能”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核心议题,将为网络安全领域带来新的技术突破与人才选拔的契机。
固态电池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目前固态电池研发取得了哪些突破?距离量产还有多远?难点在哪?记者探访相关企业机构,了解固态电池的发展故事。
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加速应用 探索专业化转型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不断融入教育领域,尤其在教育硬件方面掀起创新浪潮。当前,教育智能硬件作为新兴领域,虽有进展,但多数产品在AI技术应用上仍存提升空间。业界专家表示,深度整合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打造契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智能硬件,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关键,这也激励着从业者探索。
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近日发布。《蓝皮书》显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不断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尤其是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科技期刊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成立
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中国数联物流)19日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
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杭州这场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演练 “实战感”拉满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起火了怎么办?超高层如遇险情,如何快速开展救援活动?昨日下午,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杭州市余杭区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内一幢约199米的高层建筑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灭火救援演练。
中国家电出口快速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中国累计出口家用电器40.99亿台,同比增长21.3%。11月份,中国出口家用电器3.77亿台,同比增长13.8%。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齐头并进 杭州正在做“人工智能+”的破题者
今年1月至10月,杭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10404亿元,同比增长7.7%。这份成绩单,不仅彰显了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强劲势头,更深刻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杭州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全省首个“示范食堂” VR全景线上展览上线
作为今年中小学“示范食堂”重点改造培育对象,近日,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学校食堂推出了全省首个“示范食堂”VR全景线上展览。“通过这个显示屏可以实时看到食堂后厨的加工操作流程、功能布局,原来我们每天吃的饭菜都是这么烹饪出来的,这样播放公示出来还蛮有意思的。”一名中学生指着屏幕说道。
技能铺就成才路 杭城工匠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开启“数智”新篇
在这里,新兴数字技能职业为年轻人“开启新途”;在这里,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让技能“触手可及”;在这里,培训评价产业联盟让产业链“智慧升级”;在这里,政行校企协作让人才培养“无缝对接”……而这些,只是杭州市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缩影。
研发补助最高300万 杭州助力“新雏鹰”振翅高飞
企业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9月,杭州市科技局印发了《杭州市“新雏鹰”企业培育管理办法》,持续推动杭州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狂飙”两年,大语言模型已至拐点?
一些专家认为,AI模型开发“以大为美”的路线,最终必然会触碰到其极限。前期一路“狂飙”的AI发展势头已经放缓,需要一场“深刻变革”。
我国科学家建立生成式模型为医学AI训练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获悉,北京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建立一种生成式多模态跨器官医学影像基础模型(MINIM),可基于文本指令以及多器官的多种成像方式,合成海量的高质量医学影像数据,为医学影像大模型的训练、精准医疗及个性化诊疗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