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a.eduAcademia.edu

201901.中山人文學報《華美的饗宴》書評.pdf

2019, 中山人文學報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 in Taiwan

書評‧BOOK REVIEW 臺灣華美文學研究的「存在」與「共在」 評《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李秀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單德興(編) 《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臺北:書林出版,2018。448 頁。 ISBN 9789574457861(平裝) * 感謝單德興、張瓊惠、和張錦忠三位師長在書評撰寫過程中的提點與指正。 《中山人文學報》no.46 (Jan. 2019): 145-151 146_《中山人文學報》 單德興主編的論文集《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二○一八年 七月由書林公司出版了,這不僅僅是教育部主題論文集贊助計畫中,文學研究 領域出版的第一本論文集,也是一件在臺灣的亞美研究領域裡值得關注的事。 首先,雖然華美文學研究在一九八○年代即已引入臺灣,並自一九九○年代起 蓬勃發展,若暫不考慮個別學者之論文集(如單德興二○○○年出版的《銘刻 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以及馮品佳二○一三年出版的《她的傳統: 華裔美國女性文學》),《華美的饗宴》其實是自中研院歐美所《文化屬性與 華裔美國文學》(1994)與《再現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1996)之後,睽違了二十 二年才再出現的一本以「華裔美國文學」(當然在此已經延異為「華美文學」) 為名的論文集。其次,和一九九○年代兩本華裔美國文學論文集不同,也和近 幾年亞美研究領域具代表性的論文集,如梁一萍主編的《亞/美之間:亞美文 學在臺灣》(2013)或單德興主編的《他者與亞美文學》(2015)有所不同,《華美 的饗宴》並不是透過徵/邀稿,或由特定研討會延伸而來的論文集;《華美的 饗宴》不以出版年份最新的研究為目標,而意圖搜羅過去二十多年來臺灣學界 在華美研究領域具代表性的單篇論文,編輯時以維持論文原貌為原則,即使因 為時空變遷,作者有意添補新的觀點與材料,在增加注釋與書目時,也以「補 注」與星號標出,務求明確區隔新舊。換句話說,《華美的饗宴》除了強調所 收錄論文之論述品質與學術貢獻,作為一本論文集,它更重要的任務是見證、 記錄臺灣華美文學研究發展的軌跡。 回顧華美文學一九九○年代在臺灣迅速發展,中研院歐美所分別在一九九 三、一九九五、一九九七、與一九九九年有計畫、有系統地舉行華裔美國文學 研討會,隨後並出版論文集或期刊專輯,使華美文學研究在十年不到的時間裡, 即在臺灣外文學門佔有一席之地。當時學界面對華美文學研究風潮,也掀起一 陣討論,包括單德興指出華裔美國文學雖為美國族裔文學一支,但臺灣學者因 共享華人文化淵源而對之「懷有特殊親切感」(2000: 22);張錦忠則認為華裔美 國經驗與語文駁雜多元,臺灣學者的「特殊親切感」可能是「一種假象」(38); 而王智明從臺灣和美國的政經權力關係切入,主張華美/亞美研究在臺灣風行, 與臺灣崇美、視美國為「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頂點」之風氣息息相關(21)。張錦 忠還提到,自己曾在一九九四年,藉單德興到中山大學外文系演講的機會,向 他請教過是否有可能根據華裔美國文學的「特殊性」,「研發出一個特別適宜 詮釋華美文學作品的理論架構」(42)。值得注意的是,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以後, 華美文學研究在臺灣並沒有進一步確立其在學術建制上的獨特性與區隔性。由 於有更多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投入相關之亞美/亞英文學、離散文學、海外華 李秀娟_書評_147 人/華文文學研究,並帶入多元理論視角,也由於華美文學研究界自發性的省 思,指出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不應「畫地自限」,不宜因獨厚華美作家與作品 而「妨礙從泛亞美的視野來觀察華美文學與文化,以及不同亞裔族群與文學生 產之間的關係」(單德興 2008: 208),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在千禧年之後傾向 「隱名埋姓」,融入研究範圍更廣、內容更多元的亞美與亞英文學研究,也與 離散研究、海外華人研究、華語語系文學研究、甚至翻譯研究等領域匯流。仔 細觀察,從一九九九年中研院歐美所舉辦了「重繪華美圖誌:華裔美國文學國 際研討會」,之後在臺灣舉辦的研討會與學術出版,極少再以「華裔美國」或 「華美」為名。中研院歐美所在二○○三、二○○八、二○一一、二○一五年 舉辦四屆國際研討會,均以「亞裔英美文學國際研討會」為名;二○一○年在 中研院歐美所舉行的「亞美研究在亞洲」國際學術工作坊,二○一三、一四、 與一五年連續三年分別在中研院歐美所、清華大學、以及臺灣師範大學舉行的 「亞美研究暑期研習營」,以及二○一五年由高雄師範大學主辦的「亞美文學 在亞洲」研討會等,則均以「亞美」為名,且研討範圍已不侷限於「文學」。 此外,單德興二○○五年為《中外文學》編輯「美國華文文學」專輯,二○○ 六年李有成在中山大學外文系成立「離散文學論述」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後來 集結成論文集《離散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2010),或是臺灣海外華人 研究學會與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合作出版的《海外華人研究》 (Translocal Chinese: East Asian Perspectives)期刊。這些著述與出版雖不以「華美」 為名,但論述內容時與華美歷史/文學交錯互補,也時常可見在華美領域卓然 有成之研究者參與其中。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可說是由一九九○年代建立的 「存在」(being),逐漸走向與其他論述「共在」(being-together/being-with)的局 面。 筆者在此挪用了儂曦(Jean-Luc Nancy)在《單複共在》(Being Singular Plural) 書中「共在」的概念:沒有個體能單獨存在,「存在的根本是複數的存有」 (the plurality of beings is at the foundation of Being);「存在」指的不是一種穩定 狀態(state)或是一個不變的特質(quality),而是一個在複數存有中不斷嘗試自我 定位的「行動」(action) (12)。若傳統西方哲學「存在」的概念傾向於引導我們 質問華美文學研究內在的本質性認同,以及外在和其他領域的區隔,「共在」 的概念則幫助我們理解臺灣華美文學研究與不同領域共存、交錯與對話,在分 合之間融匯形變的關係學。《華美的饗宴》呈現了臺灣華美研究的「共在」: 這本論文集不聚焦於對「華美文學本質」「異口同聲」的辯證,也不搜羅在特 定歷史時空與社會情境中華美研究產生的「眾聲喧嘩」,而是紀錄了華美文學 148_《中山人文學報》 研究在臺灣與時俱變,與多種論述脈絡交會,重新自我定位、命名的過程。單 德 興 在 論 文 集 導 論 中 就 討 論 了 「 華 美 文 學 」 命 名 的 問 題 : 英 文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該如何中譯?除了「華裔美國文學」,其他可能的譯法還有 「美國華裔文學」、「美國華人文學」等。每一個譯名都傳遞了不同的論述脈 絡與思考參照,意即:每一個翻譯選擇與譯名都見證了華美文學的「共在」。 單德興選擇以「華美」為論文集命名,正因其「模糊化『華』與『美』」(2018: 17):「華美」一名既能打破國家與族裔從屬的關係,亦能包容各種語文、文化 與地理空間的連結模式。論文集標題「華美的饗宴」更取其一詞雙關:「華美」 既可理解為論文集的研究主題,也是讚許研究成果「華麗豐美」的形容詞。臺 灣的華美研究發展至此可謂充滿了自我解構的意味──華美研究放下對主體特 殊性的執著,卻也因此不斷產出「華美」的成果。 當然,臺灣華美文學研究的「共在」,還可以由論文集裡十一篇論文彼此 對話的網絡一窺究竟。比方說,李有成關於趙健秀《唐老亞》的論文宣讀於中 研院歐美所一九九三年的華裔美國文學研討會。由於這場研討會是「華文世界 第一次正式以研討會的形式討論華裔美國文學」(李有成按語,《華美的饗宴》 42),加上趙健秀在北美華美/亞美文學研究的開路先鋒位置,還有《唐老亞》 的英雄主義色彩與「認據美國」(claim America)的敘事主軸,這一篇論文不只標 誌臺灣華美文學研究的開端,也凸顯了美國弱勢族裔文學研究對臺灣華美文學 研究的影響。張小虹關於《蝴蝶君》的論文,則讓人想起在一九九○年代,臺 灣外文學界風起雲湧、影響深遠的女性主義、性別論述與酷兒思維。將李與張 的論文收錄為《華美的饗宴》第一、二章,剛好見證了一九九○年代臺灣外文 學門兩種「雙源匯流」:不只是單德興描述的一九六○年代之後,美國族裔意 識覺醒與臺灣本土族群意識崛起,兩股力量相遇而激發臺灣華美文學研究,還 有族裔文學研究與性別論述雙源交會而激起的燦爛火花。 仔細閱讀,《華美的饗宴》除了勾勒華美文學研究在臺灣的歷史,讀者也 可由此論文集窺見華美研究以外,其他相關論述過去約二十多年在臺灣的發展。 例如,何文敬關於徐忠雄《家鄉》的論文發表於中研院歐美所一九九五年舉辦 的第二屆華裔美國文學研討會,除了在臺灣華美研究領域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還反映了後殖民理論在臺灣的與日俱增的重要性。蘇榕討論湯亭亭《猴行者: 其偽書》的論文喚起湯亭亭在臺灣華美研究崛起年代特別重要的位置,也連結 了華裔美國文學與美國文學多元文化論述、傅柯的理論以及城市空間研究。陳 福仁探討任璧蓮《愛妻》的論文則將臺灣外文學門從一九九○年代至今頗受重 視的拉岡派精神分析理論帶入華美文學研究,探討諸如跨國領養、混血雜婚、 李秀娟_書評_149 與失能「她」者等議題。此外,張瓊惠討論林玉玲《馨香與金箔》與馮品佳討 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的論文都強調離散與跨國的主題,彰顯臺灣華美研究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逐漸跨出「華裔美國文學」的國家主義侷限,擴大視角 討論「華人離散文學」與「美國華文文學」的變化。而張與馮對華美作家擺盪 於多語言與多文化處境的關懷,在李根芳討論譚恩美作品與王智明討論容閎跨 國生命的論文中有進一步發揮。李和王都使用「文化翻譯」的概念,前者理解 譚恩美為「後殖民譯者」,後者稱容閎的生命為「翻譯的生命」。特別值得一 提:李根芳一九九○年代撰寫博士論文時即開始研究譚恩美,轉入翻譯專業領 域後延伸過去的研究在二○○七年以英文發表此文,這次再為《華美的饗宴》 譯為中文;這一整個研究、延伸、翻譯的過程不僅將文化翻譯的理念帶入華美 文學研究,也用華美研究豐富了臺灣翻譯研究的理論與實際。王智明的論文則 不只將留學生文學寫入華美/亞美文學論述,也指出亞洲(政治、歷史、文化) 脈絡在華美/亞美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樣關注華美研究的亞洲脈絡,單德興討 論林永得《南京大屠殺詩抄》的論文以及陳重仁討論哈金《落地》的論文則分 別從華美作家以英文再現亞洲歷史,以及華人移民「創造性鄉愁」的觀點,建 立與亞洲的連結。 《華美的饗宴》除了收錄了十一篇各具特色且饒富歷史價值的論文,單德 興也為論文集撰寫了史料豐富、層次分明的導論。此外,讀者絕對不能錯過的, 還有論文集中每一位作者為自己的論文所寫的「按語」。這些「按語」或討論 研究動機、或呈現修改與發表的過程、或對舊作進行反思,都難能可貴地傳達 了屬於個別研究者寫作的心路歷程與學術脈絡。好幾位作者在「按語」中思索 自己的論文在個人學術生涯中的位置:李有成指出,自己在二○一六年出版專 書《記憶》,其論證基礎最早即來自《唐老亞》這篇論文;何文敬提到,關於 《家鄉》的這一篇論文創造了他後來加入「華美文學譯叢」計畫,將《家鄉》 一書譯為中文的機緣;蘇榕認為討論《猴行者:其偽書》的論文是她日後致力 於城市文學研究的起點;而張瓊惠則是先翻譯了林玉玲《月白的臉》,翻譯期 間並兩次訪談林玉玲,之後才開始研究林玉玲的作品。幾位作者在「按語」中 對舊作的反思亦有可觀之處,如馮品佳從美國川普當政的現在,反思《桑青與 桃紅》裡呈現的移民與難民問題;王智明認爲自己關於容閎的研究,最大的意 義或許是「體現了文化研究裡的『翻譯轉向』」(《華美的饗宴》242);陳福 仁也進一步思考任璧蓮作品中關於混種、失能、跨國領養等議題,在當前跨國 資本主義盛行、跨國文化互動頻繁情境下的重要性。此外,某些「按語」(以 及「按語」的註腳)還透露了論文精彩的多語出版路徑和跨國影響力。最明顯 150_《中山人文學報》 的例子包括陳福仁的論文英文版二○一○年發表於美國期刊《評論:當代小說 研究》(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中文版也在二○一○年收進 《離散與家國想像》論文集;單德興的論文二○一三年先以中、英文分別宣讀 於在臺灣與韓國舉行的研討會,後來又分別在韓國期刊以英文、在日本論文集 譯成日文、在臺灣的《文山評論》以中文共三種語文發表了三個版本。這兩個 例子見證了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不僅早已越出對華人文化特殊親切感的依賴, 研究成果更能以多語呈現,締造亞際連結、積極介入國際學術對話。 《華美的饗宴》收錄的最後一篇是陳重仁討論哈金的論文。這一篇論文宣 讀於二○一三年中研院歐美所「他者與亞美文學」研討會,距離論文集第一篇 李有成在一九九三年宣讀的論文,整整二十年。李有成是陳重仁碩、博士論文 指導老師,而陳重仁這篇論文討論華人在美國面對的記憶和認同問題,研究主 題也正好遙遙呼應李有成《唐老亞》的論文。陳重仁的論文可說見證了臺灣華 美文學研究的學術傳承。當然,傳承除了承繼過去,也帶來更多新的可能。從 趙健秀筆下的華裔到哈金筆下的華人,華美文學創作背後的歷史脈絡、訴求的 情感和認同內涵都已經大為不同。陳重仁在「按語」中提到:「哈金的創作很 可能開拓一道亞美文學創作與研究的嶄新路徑」,可以放入亞美文學脈絡,也 可與華語語系論述對話,更藉由書寫當代之中國與美國,介入全球化新自由主 義的想像 (《華美的饗宴》368)。 華美文學研究在臺灣發展超過三十年,從最初作為美國文學一個分支,逐 漸發展成模糊「華-美」疆域與位階、仲介「華」與「美」分歧意義與流動想 像的複元存在。這樣的發展路徑,除了延伸自「華美」不管在命名、還是在歷 史流變中根本的複數性,臺灣位居東亞邊陲位置,本身在「華」與「美」之間 既有文化傳承與血緣糾葛,又必須面對帝國霸權與國家對抗的問題;這種模稜 兩(不)可的認同位置,也是催化華美研究在臺灣「單複共在」(being singular plural)的主因。在臺灣意識逐漸崛起之後,「臺」與「華」之間的辯證,「臺 美」與「華美」比較和競合的關係,又會促成「華美研究在臺灣」如何「變- 成」(be-come)、怎樣「共在」?在閱讀《華美的饗宴》,記憶華美文學在臺灣 發展軌跡的同時,我們也期待下一輪的華美饗宴。 李秀娟_書評_151 徵引文獻 † Nancy, Jean-Luc (2000). Being Singular Plural. Trans. Robert D. Richardson & Anne E.O’Byrn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單德興(2000)。〈華裔美國文學的定位:一個臺灣學者的觀察〉。《銘刻與再現: 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 (臺北:麥田出版) ,17-29。 單德興(2008)。〈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 與文化研究》 (臺北:允晨文化) ,194-214。 王智明(2004)。〈亞美研究在臺灣〉。 《中外文學》33.1 (June): 11-40。 張錦忠(2001)。〈檢視華裔美國文學在臺灣的建制化(1981-2001)〉。《中外文學》 29.11 (Apr.): 29-43。 * 李秀娟,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研究專 長為亞美文學、女性文學、精神分析、電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