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hoot
Kahoot
Kahoot
目錄
4. 以「自設問題」提升初中學生的中文閱讀能力……………37
尤學賢、胡家瑞、張仁軒、張嘉賢
5. 多項式的因式分解……………………………………………49
黃邕暉、胡永國、梁柱安
6. 均衡飲食與膳食計劃…………………………………………55
趙崇和
7. 透過3D VR 虛擬實體眼鏡,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科的效能…63
霍兆霖、何家杰、賈傑偉
8. 透過議題探究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81
潘秀雯、郭燕芳、黃文朗
2 Journal of Action Research 2017
Message from the Chief Editor
Reference
Grundy, S. (1982). Three Modes of Action Research. As cited in Kemmis, S. and
McTaggert, R. (eds)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 (3rd ed).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Literature Review
Web 3.0 in Education
Web 3.0 (or the Semantic Web) is defined as putting the data and documents
on the web in order to let the machines process, transform, assemble, and
act on the data in the useful ways (Yu, 2007). Web 3.0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education, it can help teachers
develop a course, support learners, do assessment and keep records.
Students can personalize their learning and construct their knowledge
(Morris, 2011).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eb 3.0 has a great potential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and the environment can
enhance cognitive growth (Vygotsky, 1978). In language learning, learners
require comprehensible input which allows learners to develop their own
linguistic competence (Krashen, 1985). Through communication, learners
can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anale & Swain, 1980).
Regarding teaching, Web 3.0 can also do what Web 2.0 does, that is, to
share information online and engage students in authentic and interactive
Journal of Action Research 2017 5
tasks using multimodalities (Chapelle, 2003). Current literature about
the pedagogie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promotes less teacher-centred
instruction and more students’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operative engagement
in the classrooms. (Gambrell, Malloy & Mazzoni, 2011; Munns, Sawyer
& Cole, 2013). Meanwhile, Web 3.0 can create virtual reality with touch
technologies (Durrant & Walsh, 2013). It allows teachers to design more
authentic and engaging tasks.
Researc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reading prints and reading digital texts,
which are mode processing through semiotic systems of language, sound,
image and movement in a screen-based text. However, since the nature of
reading is still about making meaning, the reading processes required for
reading print-based texts can also apply to reading digital texts. According
to PISA,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lexity for reading print and
digital texts, including drawing on background knowledge, responding,
empathizing, analogizing, obtaining and evaluating facts, critiquing and
making intertextual links (OECD, 2011).
A few research relating to the use of Web 2.0 and Web 3.0 technologies in
Methodology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is study involves two Form two classes in a band two CMI school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ne of them was the elite class with 32 students and
the other was the weak class with 21 students. They mainly come from the
working class and so English lessons in the school were their major sources
of language input.
These two classes were selected because of their willingness to learn English
and their learner d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elite class we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texts in the textbook without much teacher guidance. Their English
abilities were diverse.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ies in the weak class were
generally low. Five of them were diagnosed as those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A few strongest students in this class had similar English abilities to
the weakest students in the elite class. In this study, students who got over
20 marks out of 50 in the second term English Language reading test were
defined as average students. In the elite class, only two students failed to
get 20 marks whereas six students in the weak class got 20 marks or above.
There were six Nearpod reading lessons in total (three for the elite class and
three for the weak class). Each reading lesson was conducted by the two
researchers, with one being the main teacher and the other one being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using Nearpod in the junior secondary reading
lessons?
2.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Nearpod in the junior secondary
reading lessons?
Research Design
A three-stage PER model of change wa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aylor et al., 2005). PER refers to planning, experimentation and reflection.
Law et al. (2010) stated that its problem-solving and critical approach helps
teachers change their pedagogy, which can be shared to others.
For the planning stage, researchers have to identify goals and design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interaction. In this
study, three Nearpod lessons with a variety of Nearpod functions were
designed to explore to what extent and how students’ levels of engagement
and interaction can be increased.
The reflection stage is about reviewing the actions and planning for
future actions. In this study, a post session report, which possesses each
student’ answers and the whole class’ percentages, was generated right
after each lesson. After the three cycles,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to collect their views on the usefulness of Nearpod functions.
An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each student. The two researchers also
reflected on the lessons.
Planning
This study used the Nearpod trial Gold edition, which includes the
functions of adding slides, polls, video hyperlinks, quizzes, draw, open-
ended questions, web contents,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memory tests
and field trip. In order to explore all these functions and design relevant
lessons, three reading cycles were set and each of which explored some
of the functions. The researchers put the images of the texts on different
slides so that students knew which paragraphs teachers were focusing on.
Students could also choose to read their print book when necessary. The
device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HP Pro Slate 10 EE G1 with styluses.
Three types of texts which students were familiar with were selected from
New Junior Thematic Anthology (Set A) Level 2 based on students’ interests
(Hughes & Schreyer, 2015). They are a magazine article about Korean
dramas, a website article about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a story about a haunted glass factory. Each lesson lasted for 35
minutes and had three steps. The first was the pre-reading part which was
a poll. It gathered students’ views on a certain topic and activated their
schema. The second was the while-reading part with the texts, quizzes and
some other functions to comprehend the texts. The last step was a short
writing task or mind-map drawing task. It helped students apply what they
had learnt to the task.
The last cycle was conducted one week after the second one. This time
the researchers planned to teach an affective text so as to explore other
Nearpod functions. It was a story relating to a haunted glass factory. The
lesson began with a poll asking students’ preference on the supernatural
beings. After that, they were given time to go to the quizlet website and play
with the difficult words in the story. They could hear the pronunciation of
those words, use flash cards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m, match them with
All th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in the last lessons.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each question for all students, the elite class
only, and the weak class only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using SPSS
21. The researchers conducted an interview with each student and each
interview lasted for 10 minutes. The interview findings were coded by both
researchers. The two researchers also had an overall reflection meeting after
the three cycles.
The six post session reports generated by Nearpod indicated over 70%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lessons. The actual percentages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much higher than that because of the researchers’
dummy accounts and the students’ duplicated accounts during the lessons.
The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in the questionnaire was as follows,
Regarding the interview, nearly all of them (96%) expressed that they
preferred Nearpod lessons to traditional lessons. Most of them claimed that
Nearpod was engaging, entertaining and interactive. They could also get fast
results in real time and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class. Physically, it was
handy, convenient,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as it reduced paper waste.
Some reported that it was more informational and it let teacher know who
finish the tasks. Some mentioned that students could be more active and
concentrated. They also had a better learning atmosphere. A few expressed
that they could use text-to-speech function in the tablets and Nearpod
lessons were attractive because traditional pedagogy has been used for
all the other lessons already. For those who did not prefer Nearpod, they
claimed that students only focused on other functions of their tablets and
didn't pay attention. Also, they thought Nearpod actually took more time
because of all kinds of technical problems. Some believed that they could
read and write more easily using the print texts.
When asked whether they liked the fast results and sharing funcion from
Nearpod, over 93% of the elite class students liked it but only 68% of the
weak class students thought it was good. A number of students expressed
that it showed the best answers to others and helped them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y could learn
from others. They also knew the percentages of corrected answers and it
helped them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class. Some reflected that they
could discuss the answers with other classmates and understand teacher's
explanation more quickly. It also helped shy students who did not dare to
In the post-lesson meeting, both teachers agreed that Nearpod lessons wer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They all pointed out that sharing the long answers
to students was very effective because they could check all students’ work
progress, collect their answers instantly, and share the best ones instantly.
It couldn’t easily be done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here teachers had
to collect their print texts, check them one by one after the lesson, and
share it one by one in the next lesson. Sharing the percentage of corrected
answer was also useful when students did it seriously. The poll, memory
test, video, draw, field trip and hyperlink to quizlet also helped students to
learn reading using different modalities. Surprisingly, some weak students
performed quite well in the Nearpod lessons. It may be motivated by the
use of tablets.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concerns when using Nearpod
in regular classrooms. First, the problems of tablet unavailability and poor
network connection have to be settled. Also, it was impossible for teachers
to monitor the student pages since they used Chrome to go to Nearpod.
Furthermore, it was very time-consuming for teachers to design one single
Nearpod lesson. Sometimes, it was not easy to match the text with the
Nearpod functions (like field trip). Finally, Nearpod trial Gold edition
failed to keep personalized records of any singular students in the platform.
From the above reflect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Nearpod reading lessons
had its values in the junior secondary reading classrooms. Teachers should
be trained to use Nearpod and design lessons for it. Also, technical and
teaching support was needed in each lesson. In the future, the Nearpod
School edition, which included advanced featur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could be investigated.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the use of Nearpod trial Gold edition in Form two reading
classroom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earpod provided
engaging, interactive and interesting lessons to students, who responded
more actively than they did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Students learnt
from different modalities, fast results and their classmates' shared answers.
Teachers designed more activities, explained the answers more quickly and
knew the pace of their class. Nearpod also catered for learner diversity in
different ways.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teachers should be trained to use
Nearpod lessons and manpower support was given in each lesson.
Connell, C., Bayliss, L., & Farmer, W. (2012). Effects of eBook readers and tablet computer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39(2), 131-
141.
Dundar, H., & Akcayir, M. (2012). Tablet vs. paper: The effect on learners' reading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4(3), 441.
Durrant, C., & Walsh, M. (2013). An ‘app’ for the Literacy Boomera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English in a Globalised World, 213.
Eskey, D. E. (2002). Reading and the teaching of L2 reading. TESOL journal, 11(1), 5-9.
Gambrell, L.B., Malloy, J.A. & Mazzoni, S.A. (2011). Evidence-based best practices for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struction. In L.B. Gambrell & L.M. Morrow (Eds.), Best
practices in literacy instruction (4th ed., pp. 11–36). New York, NY: Guilford.
Hughes, D. (2015). From another time and space. New Junior Thematic Anthology 2 Set 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Larson, L. C. (2010). Digital readers: The next chapter in e-book reading and response. The
Reading Teacher, 64(1), 15-22.
Law, E.H.F., Wan, S.W.Y., Galton, M. and Lee, J.C.K. (2010). Manag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novations: a Hong Kong case study. The Curriculum Journal, 21(3), pp.
313-332.
Morris, R. D. (2011). Web 3.0: Implications for online learning. TechTrends, 55(1), 42-46.
Munns, G., Sawyer, W. & Cole, B. (2013). Exemplary teachers of tudents in poverty.
London: Routledge.
OECD. (2011). PISA 2009 Results: Students on Lin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VI).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112995-en
Schreyer, K. (2015). Haunted. New Junior Thematic Anthology 2 Set 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Siegle, D. (2012). Embracing e-books: Increas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o read and write.
Gifted Child Today, 35(2), 137-143.
Simpson, A., & Walsh, M. (2014). Pedagogic conceptualisations for touch pad
technologi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The, 37(2), 128.
Taylor, A.R., S. Anderson, A. Meyer, M.K.Wagner, and C. West (2005). Lesson study: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mathematics reform. Rural Educator, 26, no.2:
17-22.
Yu, L. (2007). Introduction to the semantic web and semantic web services. CRC Press.
Introduction
A lesson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employ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 reading instruction. Two teachers and an external expert from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were involved and the lesson was conducted to
two lower achieving classes. In the lesson, students were given a framework
to help solve the assign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which all
involved search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a text.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present their answers in class and evaluate other students’ presentation
to help internalise the framework. A lesson study cycle was run with lesson
planning, post lesson conferen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at the
end of the cycle. Students’ performances in the lessons were satisfactory
that they could apply the strategies in solv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questions
successfully and present their answers clearly.
Literature Review
Reading is one of the four key area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subject. Many
students find mastering it an insurmountable task. Currently, in major
assessments such as 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 (TSA), a post-hoc
factorial analysis of reading skills, which might not represent the actual
components of the reading process (Weir and Khalifa, 2008), is employed and
most textbook writers follow suit. Instead, a model that tak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cluding plann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ogarty, 1994),
into consideration is more informative in reading instructions. Weir and
Khalifa (2008) proposed such a model and it can be summarised in figure 1.
Meaning representation of
Inferencing
text(s) so far
Lexical Access
Meaning
Word Class
Word Recognition
Visual Input
Figure 1
Adapted from Weir and Khalifa’s metacogni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reading (2008)
Methodology
Two teachers and an officer from the EDB participated in the lesson study.
The co-planned lesson was conducted to two lower-achieving classes of
Form Four. Two cycl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first cycle, the draft of a lesson plan was discussed between the two
teachers and the EDB officer in a co-planning meeting. Matter discussed
in the meeting included the objectives of the lesson, strategies to cater for
learner diversity, the teaching steps and evidence of learning obtainable
at each stage of the lesson. The lesson was then conducted in one of the
classes. Observation of the lesson was discussed in a post-lesson meeting
and suggestions were given to amend the lesson plan.
In the second cycle, the amended lesson plan was conducted in the other
class by the other teacher. In the post-lesson meeting, the teachers and the
EDB officer reflect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running the lessons.
During the post-lesson meeting, problems were raised by the EDB officer.
The suggested criteria for voting for the best presenter could be better
conveyed to students so that they would not choose the best presenter
randomly. With reference to handling students’ questions during individual
work, it was suggested more frequent feedback could be given to the whole
class after the individual work.
In the second cycle, the lesson plan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suggestions. When students were working on the worksheet individually,
Kim, H., & Cha, K. (2015). Korean Learners’ Metacognition in Reading Using Think-Aloud
Procedures with a Focus on Regulation of Cogniti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8(6), 178-193. doi:10.5539/elt.v8n6p178
Reading Tough Texts through Speaking and Wri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10(1). doi:10.20429/ijsotl.2016.100105
Thompson, C. L., & Kleine, M. (2016). Varied Responses as a Means to the Richness of
Discourse: Weir, C., & Khalifa, H. (2008). A cognitive processing approach towards
def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 ESOL: Research Notes, 31, 2-10.
Problem Clarification
Catering for learner diversity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of our school.
At Form three, students’ abilities in learning Chemistry vary greatly.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a Form three weaker class. Even
though the size of this class is a bit smaller than the other three classes,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help them learn Chemistry due to students’ diverse
educational needs. On the one hand, students were not motivated to learn
Chemistry, which only counted one-third of the Science examination
marks. On the other hand, most of the students were weak at English.
Therefore, they did not have the confidence in learning an abstract
science subject in English.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scaffolding
can help weaker students learn ionic bonding more effectively and in
turn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
Plann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School-based supporting service (catering for
learner diversity supporting service) from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and lesson observation are selected as tool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stated above.
Firstly, a simplified note about ionic bonding with some single-word gaps
was distributed to students (Appendix 1). They were required to watch a very
short video clip about the formation of ionic bond from metal to non-metal
atoms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provided by the teacher.
Third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draw
an electron diagram of sodium chloride (a very simple example – NaCl). In
the electron diagram, students must show how sodium and chlorine atoms
tend to react by transferring electron from sodium to chlorine atom in
order to form sodium chloride – ionic compound.
After that, students were given another example of ionic compound, lithium
fluoride, and they were required to draw an electron diagram to represent
the formation of that particular ionic compound. It was followed by the
explanation of the attractive forces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d
ions, ionic bonding.
• Not all the video clips prepared were used in the lesson due to the
time constraint.
• Most students were able to finish drawing the electron diagram after
learning it from a similar example.
• Several students were eag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they were
able to express the idea of formation of ionic bond.
• Most students were capable of completing the task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 There was not enough time for the final conclusion and elaboration.
• Some students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just an hour after the lesson.
• The scaffolding tasks were generally effective in helping students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ionic bonding. Therefore, this scaffolding
approach would be continued in the next school year in all the Form
three classes.
• Some gifts could be us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g9pq3Whm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udaqeTyt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00dXBWgx3Y
Metals (金屬 ):
The atoms of Group I, II and III elements (metals) will lose their outermost
shell electrons to obtain a noble gas electronic arrangement.
e.g. Sodium atom with electronic arrangement of (2, 8, 1) loses one outermost
shell electron to form sodium ion (Na+) with electronic arrangement of (2,
8) which is the same electronic arrangement of neon atom.
Na Na + e-
Cl + e- C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07-8Jhhp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g-FUHp6y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JqPU11n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adD1ari-o
A metal and a non-metal can react together because the electrons lost by
atoms of the metal can be taken up by atoms of the non-metal.
This transfer of electrons results in an ionic bond.
**(electrons transfer from metal to non-metal to form ionic
compounds)
+ +
Na CI Na Cl
Li F Li F
There are strong attraction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This
attraction, which holds the ions together, is a chemical bond called an
ionic bond.
Li
2
lithium atom
O Li O
lithium atom
摘要
本行動研究旨在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並配合教師的指導,藉以提升學
生的閱讀能力,並有助於他們日後的學習。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本校全級
共91位中三級學生,通過教學設計、實踐、反思及學生前測、後測,探
討「自設問題」的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學生中文閱讀能力之影響。研究結
果顯示,「自設問題」的閱讀法能提升學生歸納篇章內容的能力,學生在
後測中的成績較前測有所進步。而根據課堂觀察,「自設問題」亦能提升
能力稍遜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更主動參與課堂,在課堂中更積極參與討
論,回應問題時亦漸見自信。學生於面談訪問中亦表示,透過追問過程,
自己能更深入了解文章,並能自行歸納文章內容大意。
目的
課程發展議會在《中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試用)》(2007)指
出,閱讀能力包括認讀文字、理解(理解段意和內容層次、理解作品的
主旨、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分析和綜合(分析寫作目的、作者的
觀點;分析作品結構、寫作技巧)、感受和鑒賞、探究和創新、掌握視
聽資訊等重點。在中文科閱讀範疇的教學上,教師多把重點放在指導學
生對篇章或教材的理解,而較少以閱讀理解策略為切入點。認識及運用
閱讀理解策略能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閱讀理解,而且學生能把所掌握的
閱讀理解策略,甚至應用於課堂以外的閱讀上,提升學習效能。
根據學生能力國際評估(2015)的報告顯示,香港學生的閱讀素養綜合
分數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於新加坡,可見香港學生在閱讀方面有一定
能力。然而,過去數年,香港中學生在中學文憑試中文閱讀卷一的表現
卻未如人意。本校學生於校內閱讀能力考核中表現尚可,唯大部分學生
均著重背誦課文問答,於課外閱讀篇章部分,從學生的答題表現可見,
他們理解能力仍有待提升,尤其在歸納段意、主旨方面,有很大改善空
間。是故,是次行動研究在第三學習階段的後段(即中三級)施行,學
生已具備一定能力去理解篇章的結構和內容、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思想
文獻綜述
1. 閱讀理解的複雜性
不少研究指出,閱讀理解過程有其複雜性。Gagné ( 1998)認為,閱讀的
認知歷程隱含著文字解碼和閱讀理解兩項主要的過程,並且把閱讀理解
歷程分為「解碼」、「文意的理解」、「推論的理解」和「理解監控」
四個階段。所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若有某一個階段無法順利進行,將
對於文章的理解產生困難(Gagne, Yekovich, Yekovich, 1998)。香
港大學教育學院的 PIRLS 2006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計劃中亦指
出,閱讀理解的過程包括了能尋找明確的資料、直接推斷、解釋篇章及
發表意見、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要點四項(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比較
教育研究中心,2008)。由此可見,閱讀理解過程有其複雜性,可預期
學生對文章或篇章進行理解時,會遇到不少困難。要讓學生閱讀理解能
力提升,教師就必須善用日常的教學機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和
有效的運用閱讀理解策略,讓學生有更明確方法進行閱讀理解。
2. 閱讀策略— 自設問題
Dole, Duffy & Pearson(1991)指出閱讀理解教學應教授一套學生
在閱讀文章時可用的策略,目的是發展學生自覺控制的意識,使學生在
閱讀時可以運用一系列策略來理解文章。Dole等人綜合有關閱讀理解
教學和閱讀理解策略的研究,將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歸納為五項:決定
文章重要訊息、撮寫資料、作出推論、自行擬寫問題和監控理解。就自
行擬寫問題方面,Singer & Donlan(1982)嘗試教中學生閱讀故事
時按照故事的結構形式自己擬寫題目,例如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故事
主角如何帶動情節發展等。結果發現學生訓練「自設問題」較只回答問
題,更能改善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深入程度,並促使學生主動閱讀。Cook
及Mayer(1983)指出,自設問題能帶動學生四個編碼過程,分別為「
選取」(專注選取資訊的過程)、「獲取」(將資訊轉移到長期記憶的過
程)女、「建構」(連繫文章中不同的資訊)和「綜合」(把已有知識
與文章得到的資訊建立內在的連繫)。因此,「自設問題」能促進學生
綜觀以上的研究發現,「自設問題」能提高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及參與
度,並藉著追問的過程,讓學生思考文章的深層意思,加深學生對文章
理解及記憶;而透過概括問題的答案,從中整理文章的重要信息,「自
設問題」亦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因此,探究「自設問題」方法對學
生中文閱讀能力之影響實在有其研究價值。
研究對象及方法
是次研究以中文科閱讀教學為重心,目的是讓學生從「自設問題」方式
掌握對文本的理解。研究對象為中三級學生,研究員將他們分為實驗
組及控制組。控制組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即教師設問題,學生作
出回應。此外,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指導學生對篇章的理解。實驗組的教
學方式是由學生掌握學習主導權,學生運用「自設問題」的方式理解篇
章,教師擔當輔助學生的角色,如適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或引導學生如
何設問、追問等,讓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中三級四班學生(共91人)為是次研究對象。其中3A及3C班為實驗組,
另外3B及3D班為控制組;實驗組有學生48人,控制組有學生43人。由
於中三級的編班原則以A班為精英班,B、C及D班則以混合能力來編
班,因此,實驗組以3A班學生的能力比3C班學生的能力高。
在研究方法方面,是次研究運用李子建的「4-P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
展(2004)。4-P是指澄清問題、計劃、計劃行動及進展評鑑。於澄清問
題階段,研究員應確定研究問題及尋找相關的理論。在計劃階段,研究
員應解決問題或計劃改善情境的具體行動步驟。實行計劃後,研究員可
作進展評鑑。
研究計劃
為了瞭解教學策略的成效及學生的學習狀况,研究員按李子建的「4-P
模式」制定計劃,有助教師因應施教的情況而調適教學策略,包括於
第一階段訂定行動研究題目、初步構思學習重點及選取「前測」內容。
於第二階段,研究員為學生進行「前測」、分析學生「前測」成績、設
計「自設問題」工作紙、進行教學、同儕觀課及檢視教學成效。於第三
階段,研究員修訂教學內容及調適教學策略。於第四階段,研究員分析
學生「後測」的成績及各項數據資料、並檢討研究成效,最後撰寫研究
報告及後續計劃。
研究員參考蘇月華、余婉兒和文英玲的《中文閱讀理解能力訓
練》(1998)及西方文獻(Cook, & Mayer, 1983; Rosenshine,
Meister & Chapma, 1996)。其中以蘇月華、余婉兒和文英玲所提
出的「問題五指關」讓學生較易掌握提問方向,故以此作為自設問題的
基礎。研究員認為中三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能力,不一定以「表面說」作
為自設問題的起點,可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再作調適。另外,研
究員亦認為可在自設問題中加入追問元素,使各問題之間有連貫性,能
讓學生逐步深入了解文章,並訓練學生整理各題答案,提升他們的歸納
能力。
在教學方面,研究員選取幾篇課文(以記 敍 文 及議論文為主),結合所選
用的閱讀理解策略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此外,本研究亦參考「全港性
系統評估」(TSA)的閱讀評估設計理念,認為與「自設問題」的理念
吻合。
在選材方面,研究員在行動研究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分別採用記敘文及
議論文。第二階段所選用的教學篇章是<目送>、<風箏>、<孩子,
我為甚麼打你>及<秋燈>。第三階段所選用的教學篇章是<最苦與最
樂>、<不完滿才是人生>及<幽默的境界(節錄)>。學生在記敍 敘 文
的篇章所提問的方向主要分幾類:人物之間的關係;敍 敘 述了甚麼事件;
事件與主題的關係;透過事件表達了甚麼感情;人物之間的感情等。另
外,學生在論說文的篇章所提問的方向則主要圍繞論點、論據、論證而
展開提問。
研究員在教授<目送>後便召開檢討會議,在討論過程中發現無論3A還
是3C的學生的設題深度均比預期高,與會者均認為工作紙可減少指引,
把設題及答題的主導權完全交予學生,故此修訂了工作紙的設計(見附
件三、四)。研究員及後便利用這份工作紙教授餘下的課文,並逐漸由
學生主導設題、答題與追問,透過互相質詢及修訂,最終由學生自行歸
納各題答案及段旨。研究員期望學生透過反覆的追問與回答,在過程中
不斷思考文章內容,從而發掘出文章的深層意思。而在最後歸納各項答
案的過程中,亦有助提升他們歸納文章信息能力。
前後測平均分與及格率統計:
基本能力 前測 後測 前後測比較 P值#
測BR3.3能歸納篇章的內 平均分 及格率 平均分 及格率 平均分 及格率
容要點(10分) (+) (+)
(標準差)
7.55 7.55 7.65 80.00% +0.1 +5.00% 0.03
(1.53) (1.53) (1.74)
P值<0.05,統計學上證明教學法有效提升歸納能力。
數據可見,學生的平均分與及格率皆有提升。在平均分方面,後測較前
測提升0.1分。在及格率方面,後測較前測提升5%。由此可見,自設問
題的閱讀法能提升學生歸納篇章內容的能力。
在教學完成後,研究員以面談方式揀選兩位學生訪問,希望了解學生
對「自設問題」閱讀方法的觀感,並探討教學法與歸納與深層理解能
力的關係。訪問內容主要包括「自設問題」閱讀方法對「課堂學習趣
味」、「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影響。另外,訪
問內容亦會包括「自設問題」閱讀方法對理解文章及追問內容的影響。
兩位學生皆在後測中分數有所提升,學生表現如下:
學生甲及學生乙在前測中取得6分,屬班中表現一般的學生。至於後測,
學生甲取得8分。學生甲表示:「在『自設問題』閱讀方法下,我會更主
動參與課堂,也更深入思考課文內容。」、「另外,在追問的過程中,
我會更容易歸納課文內容要點。」學生乙在前測中取得6分,屬班中表現
一般的學生。至於後測,學生乙從6分進步至9分。學生乙表示:「在自
設問題的課堂內,我會更有更大主動性去回答問題。」、「在自設問題
的閱讀方法下,我能夠更詳細探討課文內容,也能運用於平日的
閱讀上。」
李子建(2004)。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知識管理的觀點。《香港教師中心
學報》,3,15-27。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研究中心、香港國際教育成績評估(IEA)中心
(2008)。〈PIRLS 2006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計劃〉。取自
http://www.chineseedu.hku.hk/ChineseTeachingMethod/PIRLS/P06/
Background/index.htm#1。
考試及評核局(2016)。〈2016年全港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力報告〉。取自
http://www.bca.hkeaa.edu.hk/web/TSA/zh/2016tsaReport/chi/Ch6c_
S3_Chinese_TSA2016C.pdf
課程發展議會、考試及評核局(2007)。《中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試
用)》。香港:政府印務局。
蘇月華、余婉兒、文英玲 (1998)。《中文閱讀理解能力訓練》,香港,香港中
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
附件二:學生乙習作樣本(一)
研究目標
多項式因式分解為新高中數學教材之一,是學生學習如何求方程式的解
的先備知識,因此這個主題相當重要(課程發展議會,2015)。學生對
於沒有提供因式的題目,有時會不知如何思考,或是不知該選用何種方
法較合適而快速,因此本研究將對單變數多項式因式分解進行整理及探
討。周亭吟(2016)於《國高中因式分解方法論》指出,關於因式分解
的方法論,除了運用基本乘法公式以外,還有十字相乘法、牛頓一次因
式檢查法、長除法、恆等式、因式定理與餘式定理等。
本研究運用反覆試驗法(Trial-and-error method)及小組協作,促進
學生學好數學;學生經過不斷的練習讓他們熟悉當中的技巧,以便內化
成為 他 們 的 「 功 力 」 。 今 次 嘗 試 以 此 方 法 在 「 多 項 式 的 因 式 分 解 」 處
理「多項式」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在同類題型的學習效能。
研究計劃
高中學生在第三學習階段已學會多項式的加法、減法、乘法和簡易多
項式的因式分解,亦掌握了分母為一次式的分式運算(課程發展議
會,2015)。在本學習單元,學生將進一步學習多項式的除法及較複雜
的因式分解問題。長除法是進行多項式除法的一個標準程序。學生應能
理解除法算式 f(x) = g(x)Q(x) + R(x) 的意義,及於 g(x) = ax + b 時
如何推導出餘式定理。進一步而言,因式定理可視為餘式定理的一個特
殊情況。在應用因式定理分解多項式時,教師會引導學生欣賞其功能(
例如,解二次以上方程)及了解其局限性(例如,不是所有二次以上的
方程 都 能 有 效 地 利 用 這 個 方 法 求 解 ) 。 吳 成 龍 ( 2 0 0 9 ) 指 出 , 綜 合 除
法(長除法)雖然可以分解出一元多項式的整因式,但是有時需要試
驗的因子(式)很多,而對每個因式都要做一次相應的綜合除法(長除
法),這給計算增加了一些麻煩。
完成此計劃後,我們期望學生能運用餘式定理/因式定理找出一個三次
多項式的第一個有提示的因式,然後利用長除法和除法算式把該多式因
式分解成一次乘二次的連乘式。對於學能較高的學生,其學習目標還包
括運用「十字相乘法」把二次多項式因式分解。另外,我們亦期望學生
能應用反覆試驗法找出一個三次多項式的第一個(沒有提示的)因式,
然後繼續進行因式分解的步驟。
計劃行動
本研究對象取自三位老師任教的三班中四級班別之學生,其中一班(4B)
的數學能力較佳,學習情況亦較積極;其餘兩班(4C及4D)為常態編班
的班級,共計96名學生。三個班級各接受一節「多項式因式分解」的教學
活動,並透過課堂學習、堂課及家課等蒐集資料。
課前教授:多項式的加法、減法、乘法、長除法和除法算式,以及餘式
定理因式定理,學生已經完成以上課題的家課。在課堂上,學生於早段
重溫温餘式定理、長除法、除法算式等。然後學生透過課堂練習如何配
合運用以上的三個重要技巧。此習題較易掌握,給予學生第一個因式,
讓同學了解當中的過程。完成後,老師以兩人一組(以強帶弱),提出
沒有給予第一個因式的習題,讓同學互相討論,以反覆試驗法找出第一
個因式。同學從討論當中互相提醒,亦可合作以餘式定理試出第一個因
式,然後把整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接着,個人自行練習此類習題,即時
應用剛學到的技巧。在部分進度理想的班別,老師給予進階題,讓同學
從討論當中建構知識和熟習技巧。於課節尾段,老師跟同學作出總結,
提醒同學當中要注意的地方,更以課本練習作鞏固,使同學在面對不同
的處境下,仍能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
1. 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情形方面:
學生學習「多項式因式分解」教學模組後,在多項式因式分解的計算方
面,普遍能達到預設之教學目標,但個別4C和4D班學生在以上課題的表
現則不理想。家課習作的內容顯示,個別學生未能掌握到課堂所學到的
技巧,如餘式定理、長除法、除法算式。為照顧學習差異,4C班的習作
紙會有步驟提示,4D班於課堂中則有老師提示(附件一)。
經過數次利用餘式定理的嘗試來找出多項式的第一個因式後,學生普遍能
掌握如何快捷地找出第一個因式的方法,而且可以在草稿紙上完成試算的
步驟。部分同學甚至能以心算找出第一個因式,大大減少了運算時間。
2. 在學生的學習感受方面:
就觀察所得,大多數學生喜歡互動及討論的學習方式,並希望能再多做
類似的活動。學生最熟習的部份是「十字相乘法」,感到最困難的部份
則為「長除法」。大多數學生肯定「多項式因式分解」課程及老師的上
課方式,也希望老師日後於合適的課堂再次讓他們有討論和互相合作的
機會。
反思與展望
4C班和4D班學生的學習差異很大,個別同學熟習「餘式定理」、「長除
法」、「除法算式」及「十字相乘法」,但有部份同學則未能掌握以上
技巧,我們需要增加時間去給予提示和支援。個別學生於反覆試驗法的
部份很快能找出第一個因式,而且能繼續餘下的解題,但其他學生卻需
要額外時間完成延伸習作。
由於4B班學生的基本能力較其餘兩班為佳及平均,學習差異相對較少,
而且學習態度亦較認真,所以老師修改了工作紙的內容,以配合4B班的
情況,題目減少了提示,亦加入了較深的題目,讓同學討論及推論出
結果。
對於學習差異較大的班別,我們將會多一點使用「以強帶弱」的分組策
略,讓能力較佳的同學協助同儕,以達「教學相長」的效果。對於學習
差異較小和能力普遍較佳的班別,我們可以用較短的時間講解教學內容
及技巧,然後利用餘下課堂時間進行練習,令學生熟練相關技巧。
吳成龍(2009)。〈一元多項式的因式分解探討〉。《現代商貿工業》,1, 277-
278。
周亭吟(2016)。〈國高中因式分解方法論〉(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取
自︰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
=U0017-0905201619004100
周瑞進(2007)。〈台南地區高一學生多項式題材錯誤類型之調查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取自︰http://ir.nknu.edu.tw/ir/
handle/987654321/1591。
4B 習作 4C習作
4D習作
研究目標
生物科性質為描述性為主,傳統的生物課堂及生物課老師習慣以傳統的
講授方法上課。如何在課堂滲入互動、合作學習的元素,以符合現代課
堂的要求,正是今次研究的目標。透過網上學習、口頭匯報和互評,學
生能主動建構知識。
生物科課程宗旨
在策劃課程前,教師應對課程理念、宗旨及學習目標有透徹的認識和全
面的理解,認定發展方向,不時反思自己所教或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否實
現本課程及初中教育的宗旨。本人於設計課程時,首先了解學生在認
知、心理和社交方面的發展,並考慮下列因素:
1. 照顧學習差異
2. 照顧不同性向的學生
3. 令學習更具意義
4. 應用所學
5. 結合學習與評估
計劃行動
在課堂一,老師以一食物金字塔模型讓學生可以學習有關金字塔內各種
食物比例。老師講解有關均衡飲食的定義和好處。學生在課堂內利用網
上計算個人每日營養攝取量,分析個人飲食習慣是否健康及均衡(附錄
一)。學生尋找、選擇資料、及組織數據後,在課堂二,以每人每日所
需要的能量和均衡膳食作準則,匯報結果和同儕互評。最後,擬訂實際
計畫,並在下周堂上付諸實踐(附錄二)。
進展評鑑
口頭匯報能補足傳統的學習方法,除能訓練學生的溝通能力之外,其重
點在於有效地向特定的對象傳達信息或展示資料,交流及回應他們所提
出的問題(如朋輩、教師),這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其一策略。學生
在堂上表現積極,投入課堂,並能主動地互相交流意見及觀點。在下一
周上課時間,學生更能運用所學,認真擬訂健康飲食的計劃,且有部分
學生會與家人商討,在家中實踐均衡膳食計劃。教師亦可與其他學科合
作,進行跨科研習,讓學生把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
1. 認識維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養成個人及家庭的良好及有規律的
飲食習慣,建立身心健康的生活模式
2. 在消費時從多角度考慮,並作出明智的抉擇
3. 加強獨立生活及自我管理能力,以銜接成人生活,提升生活質素
Breakfast:
Lunch:
Breakfast:
Lunch:
摘要
為配合電子學習的趨勢,本校地理科於本學年中四級,以「透過 3D VR
虛擬實體眼鏡,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科的效能」為研究題目,希望強化教
學效能。研究結果顯示,應用「3D VR虛擬實體眼鏡」教學策略能提升
學生的學習態度,而學生的學業成績亦有上升的趨勢。此外,以教師學
習圈方式來推行課堂研究,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技巧和專業水平。
研究背景
傳統上,地理科教師利用黑板及講授的課堂教學模式,嘗試解構地理科
課程(古鈞元、吳正己、李忠謀,2002)。但地理是探究地球及其特
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重點是要尋求理解空間,並研究眾多現象、過
程、特徵與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在時空上的分佈。所以,在傳
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地理科多變知識的掌控能力有極大的差
異(課程發展議會,2007)。
多年前興起的多媒體教學(劉明洲,2009)是一種嘗試利用教學軟體(
多媒體電子教室系統)及多媒體具有圖、文、聲並茂的特點,提供最理
想的教學環境,傳遞更深一層的意念。教師通常集中於事前準備教材或
投影片,希望能令教學流程更加順暢。但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由
老師「統治」課室,限制了學生的想像與體驗。因此,尋求新變化,使
不同學習動機或能力的學生,都能在地理科學有所成,是地理科教師的
巨大挑戰。
甚麼是虛擬實境(VR)?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縮寫為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
維空間的虛擬世界,讓使用者感覺彷彿身歷其境,可以及時、沒有限制
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使用者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
運算,將精確的三維影像傳回產生臨場感(吳佩樺,2016)。
有報道指合適的教學工具往往令學習事半功倍(魏綺婷,2016)。天
水圍伯裘書院打造「虛擬教室」,主要供全校學生上地理課,同學可利
用虛擬實景(VR)學習配件,到不同自然生態地方拍攝全景三百六十
度影片,回校後可不斷重溫。室內又放置擴增實境技術沙箱,可堆砌不
同沙丘,投射器會即時計算沙丘高度和深度,投影相對應不同顏色及等
高線。虛擬實境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探究及學習自然生態(Parkinson,
2017)。因此,本校地理科老師嘗試以行動研究探討虛擬實體眼鏡對教
授地理科的效能。
研究目的
本行動研究由課堂觀察、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數據,
以驗證實施效果。研究問題如下:
1. 地理科在教學上引入「3D VR虛擬實體眼鏡」對高中學生有什麼影響?
2. 就高中學生在地理科學習上而言,運用「3D VR虛擬實體眼鏡」是否較
傳統黑板或電腦簡報方式的效果更好?
於是次研究中,地理科主任帶領兩名老師組成學習圈。2017年2月開始至
2017年5月期間,中四級科任老師共同設計教案,並由老師輪流試教,再
由第三位同一學習圈的科任老師進行觀課。
2. 研究大綱
本研究是教育行動研究。研究小組基於規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的行動
研究精神進行。同時,該研究亦可分為質化和量化兩研究部分,分別會
透過課堂觀察、訪問和問卷調查來分析參與研究的學生在表現上是否有
所改善。
由於受到人力資源及時間所限,是次的研究對象只聚焦於中四級兩班共
35位學生。至於搜集資料的方法,則是採取質化與量化相結合的研究方
法,包括:1.透過量化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本行動研究前後,在課堂參
與及學習動機上的轉變;2.對學生的個別質化訪談,深入了解引入「3D
VR虛擬實體眼鏡」對學生的課堂參與及學習動機所帶來的影響;3.教師
量化問卷調查和質化訪談,了解教師對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的評
價、觀感、觀察及意見;4.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和課堂實地觀察,以互相
印證從學生問卷調查、老師意見調查、老師訪談、學生訪談及文件分析(
包括教案、教材及考試成績)所得的研究資料。
地理科任教老師,會先共同備課,然後分別在中、英文組進行試教,第
三位老師則參與觀課,並於課後進行同儕評課,除了肯定教師的良好教
學實踐之外,亦力求改善課程內容、教學的安排及合作學習的教學策
略,以便實施第二輪教學。為使教師改變教學策略的觀念,教育局的研
究報告建議「學習圈」模式來支援,以學校內的不同科組分享教學經
驗,每次共同探討某一特定教學課題,讓教師互相觀摩、評鑑課堂教學
和策略運用,提升參與教師的專業水平(教育局,2010)。
2017年2月是研究的計劃期;2017年3月至5月是實施期,過程中會有系
3. 研究階段
本研究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以傳統黑板或電腦簡報方式進行課堂教
學,分別於中四地理的中、英文課節進行,都是關於中四必修單元︰管
理河流和海岸環境,同學於課堂後掌握「在不同河段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在運作」。課堂由第三方老師作課堂觀察,加上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
來收集相關資料/數據。
而第二階段以「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同樣於中四
地理的中、英文課節進行,都是關於中四必修單元:管理河流和海岸環
境:一個持續的挑戰,同學於課堂後掌握「管理策略:「硬」策略和「
軟」策略,例如建造堤壩和防波堤、海灘保育、土地利用分區」。由老
師作課堂觀察,加上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數據,以驗
證實施效果,包括有助於提升同學的認知,確定同學的能力,加強評估
的客觀性和準確度。
學習圈內的
同儕觀課及備課
教師甲 教師乙
第一輪課堂 第一輪課堂
第二輪課堂 第二輪課堂
第一輪同儕觀課、備課及教學
第二輪同儕觀課、備課及教學
對地理科的喜歡程度方面,以「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教學之後,
中四級學生對「我對地理科的喜歡程度」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百
分比(非常喜歡及喜歡)由前測的77.13%大幅上升至後測的97.14%,
不喜歡的百分比(不喜歡及非常不喜歡)則由25.7%大幅下降至2.86%。
由此可見,在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教學之後,學生問
卷的分析結果與學生訪談的結果脗合(附件二),同學1、3、5、6、7及
8在訪談中都認為上課是一件有趣的事,並進而樂意參與老師要同學進行
的課堂活動,可見「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能有效地提升學生
的學習動機。
專心上課方面,實施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之後,中四級學生對「地理科
的課堂,我專心上課」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百分比前測的80%大
幅上升至後測的91.4%,不喜歡的百分比則由19.99%大幅下降至8.6%。
由此可見,在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教學之後,學生問
卷的分析結果與學生訪談的結果脗合(附件二),同學5、9及11在訪談
中都認為課堂變得真實,是一個好的體驗,並專心參與老師要同學進行
的課堂活動。同學2更希望長期維持「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
教學。學生問卷的分析結果與學生訪談的結果脗合,「3D VR虛擬實體
眼鏡」方式課堂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動腦筋解決學習上的疑難方面,實施了「3D VR虛擬實體眼鏡」教學之後,
中四級學生對「在地理科的課堂,我愛動腦部筋解決學習上的疑難」
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百分比由前測的77.16%大幅上升至後測的
96.66%,不喜歡的百分比則由34.28%大幅下降至3.4%。由此可見,在
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教學之後,大部分中四級學生都認
為可在課堂探究尋源,動腦筋解決學習上的疑難,並專心參與老師要同
學進行的課堂活動。學生問卷的分析結果與學生訪談的結果脗合,「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主動學習方面,實施了「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教學之後,中
四級學生對「我積極參與地理科的學習活動,例如:答問、小組討論及
匯報等」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百分比由前測的49.39%大幅上升至
後測的94.3%,不喜歡的百分比則由50.61%大幅下降至5.7%。再者,
對「在課堂內,我會協助我班的同學學習」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
百分比由前測的59.99%大幅上升至後測的97.14%,不喜歡的百分比則
由40.01%大幅下降至2.86%。而且,對「在課堂內,我班同學會協助我
學習」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百分比由前測的49.39%大幅上升至
後測的100%,不喜歡的百分比則由50.61%大幅下降至0%。對「我班
同學能互相幫助,互相勉勵」認同感大幅提升。喜歡的百分比由前測的
65.71%大幅上升至後測的100%,不喜歡的百分比則由34.29%大幅下
降至0%。由此可見,在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教學之
後,大部分中四級學生都認為能有助主動學習,並專心參與老師要同學
進行的課堂活動。學生問卷的分析結果與學生訪談的結果脗合,「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2017年2月初從中四地理科同學中,抽取高、中及低學業成績水平學生各
一名,共三名學生所進行的先導訪談中,學生表示教學以「傳統」及「多
媒體教學」為主導,教師多數依據教科書教學,而以抄筆記及直接講授為
主。學生甚少有課堂參與的機會。更有同學表示由於「對老師及學校都欠
歸屬感,以致降低學習動機和課堂參與意欲」,即使有課堂參與的機會
在2017年5月初再訪談同一批學生,在後續訪談中發現,教師在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之後,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本,受訪學生表
示在課堂中「協作是常態」,同學亦已「習慣小組教學」。在課堂參與方
面,同學認為「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能促使組員「更重視完
成學習任務,同學之間會互相合作支援,以參與及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亦認為這種學習模式「較適合」,並引用例子指出「覺得進行模擬考察時
有機會多與同學交談,同學亦已經習慣互相支援」。在學習動機方面,同
學表示「很喜歡3D VR虛擬實體眼鏡的教學活動」,並對模擬考察活動
留下深刻印象。在學習成效方面,同學表示經歷合作學習活動之外,「對
本科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所以,學習能提升學習興趣,亦令學生的學
業成績有增長的趨勢。
從學生訪談結果分析,實施「3D VR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能鼓勵教師推
動教學範式的轉移,令學生角色由「被動的聆聽者」轉化為「主動的學
習者」。受訪同學亦認為合作學習能促進課堂參與和提升學習動機,並
對提升學習有一定的成效。
課堂觀察
觀課者總共觀察了四節地理課,透過4節課堂觀察所得,教師所採用
的策略主要視乎教學目標和策略的配合而靈活調配。在課堂裡,教師
的角色由以往的「知識直接灌輸者」逐漸改變為「輔助學習的促導
員」(facilitator),而學生的角色亦漸由被動的接受者(passive
learner)逐漸改變為主動學習參與者(active learner)。整體而言,
課堂的教學效果良佳,教師的教學設計大都能提供充足的課堂參與、師
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機會。
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生訪談、學生問卷及教師問卷的結果脗合。自透過
以「3D VR虛擬實體眼鏡」上課之後,學生在上課時偏離學習的行為
減少,而「課前預習」、「小組討論」和「回答問題」,甚至「主動提
出問題」的行為有所提升。整體而言,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態度有明顯的
改善。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本小組發現「3D VR虛擬實體眼鏡」教學有五大
成效。首先,虛擬實景可減少實地考察的時間及人力成本的限制。學生
透過眼鏡可走入虛擬世界進行考察,運用這套教材,教師只需到實地拍
攝,便可製作出虛擬學習場景短片,並因應教學進度,在不同場景加插
問題,讓學生思考,提升教學效能。另外,虛擬實景可增加體驗式學習
的機會,使用該教材可增加同學的學習動機,令他們更投入課堂中。再
者,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增強學生意願及學習效率。VR技術不僅
可以更高效地輔助教師進行教學,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增
強學生意願及學習效率從而達到學習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上透過VR旅
程,隨時可前往世界各地,尤如身歷其境,例如在是次研究中,同學可
突破時空限制,透過虛擬探索,前往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海岸環境,擴
闊學生的世界觀。其次,VR能讓教學從單向到互動學習。使用VR可增
加師生互動,激發同學對新技術及題目的學習興趣與研究,從而認識不
同景觀,或探究遙遠的人文活動。VR能補多媒體課室的不足,包括增
加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機會及推動發現、探究、認識精神。此教學策
略亦能達到「教學相長」。VR在「教」過程中的最大作用是輔助教師
對於知識和難點的講解,亦令講授範圍得以擴大,不再局限於平面上。
最後,在「學」中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程度,讓學生更主動地
學習吸收知識,亦有學生提出更深入的問題。
當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本研究小組亦面對不少的困難和挑戰,包括:
1. 研究小組需要在學校忙碌的工作之中抽時間收集、整理及分析研究數
據和撰寫研究報告,這是相當奢侈的行為,故建議學校盡可能在人力
資源方面作出支援,例如調動教學助理協助收集研究資料及處理研究
數據。
教師意見
綜合教師意見調查結果(附件四),可見於課堂應用「3D VR虛擬實體
眼鏡」教學策略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投入程度。原因可能是老師
在設計應用「3D VR虛擬實體眼鏡」教學策略的活動時,能打破一般課
堂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轉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透
過互動進行學習。此舉不但為學生提供較生動的學習情景,同學亦可透
過以「互動」原則設計的課堂活動,激發同學主動學習,間接提升學生
的學習興趣和投入感。
建議
綜合能否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科的效能,成敗建基於教學模式的轉變,學
生能提升其學習效能,但不能忽略支持課程的資料供應。於3D VR虛擬
世界,老師不能「自由」增添虛擬考察,或只能依舊使用現有的選擇,
是否能滿足本地課程的需要。
若老師/學生能掌握技術,自行根據課程需求,訂制適用於「3D VR虛
擬實體眼鏡」的教材,在那裡可以使用自己的360圖像(或其他人拍攝
的圖像),將它們合併,並使用簡單工具 — 3D VR虛擬實體眼鏡。同
時,「3D VR虛擬實體眼鏡」可大量使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習
效能。這便是VR課堂技術的關鍵優勢。
古鈞元、吳正己、李忠謀(2001)。〈教師教學信念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國中
地理教師個案研究〉(學位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資訊。1-70。
吳佩樺(2016)。〈「VR 虛擬實境」是什麼?3件你該知道的事!〉。《自由時
報》。取自:http://3c.ltn.com.tw/news/23232
課程發展議會、考試及評核局(2007)。《地理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
香港:政府印務局。
魏綺婷(2016)。〈伯裘打造虛擬教室活學地理〉。《星島日報》,頁4。
教育局(2010)。《小班教學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edb.gov.hk/
attachment/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
small-class-teaching/ed0513cb2-1484-6-c.pdf
劉明洲、周慧蘭、楊倍箕(2005)。《數位典藏融入九年一貫課程學習網站之發
展與應用》。花蓮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1,99-118。
地理科行動研究2017
問卷調查
中四級 中 / 英 日期:
1 我喜歡地理科
2 在地理科的課堂,我專心上課
3 在地理科的課堂,我愛動腦部筋解
決學習上的疑難
4 在地理科的課堂,我能了解有哪些
主要作用在運作
5 在地理科的課堂,我能辨別主要形
貌
6 在地理科的課堂,我能了解主要形
貌
7 我積極參與地理科的學習活動,例
如:答問、小組討論及匯報等
8 在課堂內,我會協助我班的同學學
習
9 在課堂內,我班同學會協助我學習
10 我班同學能互相幫助,互相勉勵
其他意見:
目的︰ 了解中四級同學在地理科的學習現況
(1) 同學對地理科的喜歡程度
(2) 同學對專心上課方面
(3) 同學動腦筋解決學習上的疑難方面
(4) 同學了解本科知識方面
(5) 同學在主動學習方面
訪問安排: 從中四地理科同學中,抽取高、中及
低學業成績水平學生各一名,共三名
學生所進行的先導訪談
主要問題:
1. 現時的地理課堂的上課情況是怎麼樣的?
2. 現時的地理課堂環境是怎麼樣的?
3. 現時的老師通常是使用甚麼教學策略?
4. 現時的地理課堂有沒有小組討論?
5. 現時的地理課堂有讓你們每個人都參與課堂活動?
6. 現時的地理課堂中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是甚麼?
7. 現時地理課堂學習的觀感(1 – 5 分)以5分為最高?
8. 有多大的盼望想參與地理課堂活動?
9. 有甚麼具體活動建議給老師去改善同學的課堂參與?
同學1
同學2
同學3
同學4
同學6
同學7
同學8
同學10
同學11
同學12
一、教學成效評估
同意 不同意
採用「3D VR 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之後,
學生的課堂參與有提升。
採用「3D VR 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之後,
學生學習動機有提升。
採用「3D VR 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之後,學
生的整體學習成效有提升。
二、對「3D VR 虛擬實體眼鏡」方式課堂的觀感
我的觀感是:
我覺得有困難/需要學校支援的是:
摘要
香港近年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態度為主要趨勢(課
程發展議會,2002)。通識教育科的發展,正是配合現今社會學習的需
求。通識教育科嶄新學習方法,就正讓年輕一代學會怎樣面對這個日新
月異社會中的各種挑戰。通識教育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以及評核的機
制,均對現今中學的課程架構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為更深入了解通識
教育科的課程特色,就此,本研究旨在透過研究通識教育科着重的教學
策略—議題探究法,是否能夠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
鑑於現時學生慣於單向性的學習模式,難以把學會的能力遷移到其他學
習層面上,令學習效果降低。有見及此,是次研究就是透過中二通識課
程中一個單元—中國社會,當中一項具爭議性的議題讓學生進行分析、
討論,最後得出結論。探究議題就是「應否全面取消中國計劃生育政
策?」,期望學生能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
簡介
不少學者認為,以往香港學生的學習模式都是欠靈活、單向式,學生都
是被動知識接收者。趙志成及麥君榮(2006)表示:「香港的學生一直
受總結性考試主導,填鴨式教育的薰陶,其學習習慣及學習意識(多做
抄寫式家課及選擇填充及短答式考試)等與課程文件要求學生有自主學
習、有批判式思維的建構觀念相差極遠」(頁6)。學生面對千篇一律的
模式,面對不同的困難,實難以解決。故此,學生應透過一些能力導向
的訓練,建構不同的學習能力,以及培養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成為自
主學習者。
根據生活與社會課程指引(2010),初中人文學科提供基礎知識、概念
和視角,來幫助學生達成本學習領域課程指引中列明的學習目標。本校
為加強初中人文學科與高中通識教育科之銜接,特設初中通識教育科,
並採用議題探究的學與教模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探求知識,讓學生
本校學生過去習慣於單向性的學習模式,依賴性強,教師講解的知識,
學生多是生吞活剝,強記硬背,未能融會貫通。有違現今學會學習、
終身學習的理念。因此,這次研究就是嘗試運用新穎的教與學方法,讓
學生建構有助他們學習的能力。本研究透過探討相關社會議題(中國計
劃生育的人口政策應否全面取消),提升學生對此議的解難能力。課堂
上讓學生探討不同的社會處境—中國人口趨勢以及計劃生育有關問題,
從這次議題探究學習經驗培養他們成為具備解難能力的人。於實驗課
堂中,研究員先幫助學生回顧已有知識,然後要求學生探究問題、考慮
正反利弊、表明立場及理據。而是此研究將透過同儕觀課、學生課堂表
現、學生問卷及研究員會議去評價研究成效。
研究背景
是次研究透過議題探究的方式作切入點,讓學生於特定的社會情景,要
他們討論有關的議題,即於中國於現今人口問題下,探討中國計劃生育
的人口政策應否全面取消。教學中加入議題探究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
握議題探究的特點,勇於表達意見,並了解、分析及衡量當中建議的優
缺點,從而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藉以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
是次研究對象為中二級兩班學生(2A及2B),共55人。中二級的編
班制度中,2A班為精英班,為全級考試成績首29名,能力較佳,共29
人。2B班為普通班,以混合能力分班,共26人,當中有一名有特殊學習
需要的學生。因此,2A班於各範疇的能力表現,理應比其他班別突出。
是次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是2A班的通識科任老師及初中通識科老師,其中
一名研究員則是2B班的科任老師,另一名研究員是另一班普通班的科任
老師。首席研究員負責計劃、統籌及分析整個計劃。另外兩名研究員負
責數據收集、實行及分析計劃。
這次議題探究共需要每班各兩課節,兩班都會於同一星期進行。為照顧
學習多樣性及預計實行時遇到的困難,2A班先進行議題探究的教學,讓
普通班的研究員能參考及以此調適課程。2A班開展課堂時,2B班科任教
師及其餘一位同級通識教師會作為課堂觀察者。當2B開始課堂,其餘教
師則作為觀察者。因為2A班會先進行並完成課堂教學,一發現教學設計
有何不足,教師會作出修訂,再於2B班進行教學,因此,當中的教學設
計可能會有少許不同。
研究方法及問題
是次研究運用李子建(2008)的「4-P模式」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4-P
是指澄清問題、計劃、計劃行動及進展評鑑。於澄清問題階段,研究員
應明確理論及確定研究問題。在計劃階段,研究員應解決問題或改善情
境的具體行動步驟。實行計劃後,研究員可作進展評鑑。
澄清問題
是次研究的問題如下:
1. 議題探究是否能於初中通識教育課堂中引起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
興趣?
2. 議題探究是否能於初中通識教育課堂中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
議題探究很大程度上建基於活動為本的教學模式。Hahn(1996)指出,
議題探究中的知識是不斷變更,這是由於社會上的議題日新月異,所以
在建構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建立有利於學生探究的真實情境任
務及問題為本的設計。假如欠缺了這個學習情境,偏離現實情況,不管
教學步驟有多仔細,學習成效都會事倍功半。要有效實踐議題探究,需
要一個具探究性、開放討論和意見表達的環境。議題探究必須建基於師
生間互動的基礎,由教師規劃搭建鷹架,讓學生從活動、交流、探究中
掌握基本技能及知識,引發學生自主建構學習的動機、信心與情緒。而
且,實踐議題探究亦需要真實的議題情境,而情境本身往往涉及不同的
層面或系統,所以學生必須運用跨系統思考,才能宏觀地審視整個社會
生態環境,多角度地掌握議題的核心或爭議點。
課程發展議會指出議題探究在通識教育科上是十分重要的。通識教育科
旨在透過探究各類議題以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的社會觸覺(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採用議題探究的教與學
方法,鼓勵學生獨立學習以追求知識。透過探究與本課程主題相關的議
題,學生可學習找出不同主題和學科之間的聯繫,以及了解知識的複雜
內涵和組織。議題探究的教學是讓學生發展解難能力不可或缺的一個教
學策略。要培育學生的解難能力,就要從新思維模式出發,讓學生勤
於思考、用想像力去踏進另一領域。這正就是要透過議題探究的學習環
研究設計
評估課堂效能方面,是次行動研究運用了多方面的評核方法,包括:課堂
觀察、問卷調查、習作評核,讓議題探究教學有較客觀的檢討。進行議題
探究課堂之前,參與研究員先進行課前會議,確保兩班學生的教學進度一
致,並同意及澄清研究問題,亦討論及確立研究課教案。課堂進行時,教
師會對教學的流程、學生的反應多加留意。完成課堂後,研究員會分析學
生作品(附件一),而學生亦會完成一份課堂問卷(附件二),從中可得
知學生對運用議題探究的方法對他們是否有效,是否喜歡這種教學策略,
並且可以知悉議題探究能否協助學生建構他們的解難能力。另外,研究員
於每次研究課後亦會進行課後會議,檢討課堂成效。
兩班學生於研究前已初步了解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完成兩節議題
探究課堂後,學生應該能夠分辨到計劃生育所引起的社會問題,以及應
否全面放寬計劃生育政策這個具爭議性的議題。第一節課堂開展,教師
會引導學生運用圖片,找出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引起的社會問題。當中透
過小組討論,學生進行判斷、篩選,明白到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種種問
題。第二節課堂開展,學生就着這些問題,再進行討論—應否全面取消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學生要思考及分析計劃生育政策的理念,探討這個
解決人口增長方法的好處及壞處,與組員討論及互相聽取意見,最後得
出結論,再把組內意見向全班滙報。當各組進行滙報時,班內各組亦會
把自己及其他組別的意見作分析、比較,鞏固自己所學。這就是建立高
層次思維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劃行動及成效
2A及2B班的討論活動因應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作出調整。2A班進行議題
探究課堂時,不同的組別會根據不同的持份者進行討論,因此對應否全
面取消計劃生育政策的理據都是從既有的持份者角度作分析。教師觀察
於課後會議期間,研究員都認為2A班能力比較高的學生討論時尚且遇到
困難,當2B班同樣進行時,困難就更加大了。於是,研究員決定不需要
2B班學生就不同持份者意見進行分析,只就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即可。
學生於課堂中的反應顯示,其實兩種學習過程都不太會影響訓練學生的
解難能力。
完成兩節議題探究課堂後,學生填寫有關問卷。問卷回收率達100%,結果
分析參考附件二。比較2A班及2B班學生對議題探究教學法的觀感,可見
2A班所顯示的百分比較2B班為高。超過70%2A班學生喜歡於通識課堂使
用議題探究法(題1)、議題探究法令他們學懂怎樣運用解難能力(題2)、
議題探究中的議題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題3)、議題探究創造了一個靈活
的學習環境,可幫助他們學習怎樣運用解難能力(題4)、議題探究中鼓勵
多角度思考,能令他們全面掌握問題,有效解決困難(題6)、透過運用議
題探究的教學方法,能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題8)。由此可以證明,大部
份2A班學生都認為議題探究這課堂策略,能幫助他們學會解難能力。2B
班學生對這次議題探究教學的觀感,超過70%的只有兩項。議題探究創造
了一個活動的學習環境,可幫助他們學習怎樣運用解難能力(題4)、透過
議題探究的教學策略,幫助他們理解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題7)
都可看出,運用議題探究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解決困難。
相對來說,2A班學生對議題探究的觀感,其中有兩項選擇不同意的百分
比較高。他們認為議題探究課堂中,分析及討論同學的意見並未能幫助
他們理解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題7)、運用議題探究法不能幫助他們提
升解難能力(題8)。這可以反應出,2A班討論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
持份者表達特定的建議,是他們困惑的地方,在這種概念並不清晰的環
境下,向組員作出提問及回應是很艱鉅的工作。2B班學生回答此題目
3(未能令他們學習如何回應及提問),表示不同意的人數百分比反而較
2A低。因為當2B班進行議題探究討論時,不需要有持份者身份限制,不
研究員隨堂觀察,以及問卷調查得出結論均認為,是次議題探究能訓練
學生的解難能力。研究員觀察課堂進行時,學生能辨別問題的重點,明
白要討論應否全面取消中國計劃生育,探索可行的策略,若果取消計劃
生育會帶來的好、壞處,保留政策的優、缺點,評估和回顧策略的推行
和效能。學生要向全班同學滙報,同學都留心聆聽匯報組別的立場,以
及其理據。學生向滙報組別發問,當中可見思維建構的過程。學生討論
的過程和結果,展示於課堂討論工作紙上。當中就爭議性情境,激發學
生好奇和探新的動機,激活他們的思維,開闊思路。由教師提出多項有
創意的問題,然後師生協力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從而培養創新解
難能力。
進展評鑑
議題探究是新穎的方法,讓學生建構解難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員
選取一些具爭議性的社會議題為課程的教學探究內容,要求學生分析及
評論有關議題。課程並不着重有對或錯的答案,而是處理這個議題當中
的過程。透過這種有意義的學習經歷,學生判別當中的自信,了解其因
果關係,評估有關方法的成效,引導學生思考解決議題方法的可行性,
經過深思熟慮的考量,最後得出有充分理由的解決方案,整個過程都是
能夠令到學生促進其解難及決策能力的發展。楊思賢、林德成、梁偉
倫、羅耀珍(2013)引述杜威於1916年所述,認為現實環境不斷改變,
指着眼於一套固定的知識,用處不大。杜威認為,學校是一個民主社會
的縮影,學生應在當中學習來日生活所需的所有技能,包括解難能力、
科學化的學習方法及與人合作的技巧等。
通識科課堂會多運用小組討論作課題探究的教學方法,以學習者為中
心,教師協助學生建構各種技能。「在很多班級裏,同伴關係強烈支持
用一種創造性的氣氛去提升教與學的效果。」(Schmuck R. & Schmuck
P.,2001;廖珊、郭建鵬譯,2006,頁31)因此,小組討論進行時,各
組員共同解決不同的議題,互相交流、互相提點,都是有效提升學生發
展解難能力的效果。楊思賢、林德成、梁偉倫、羅耀珍(2013)表示:
在議題探究的學與教模式中,探討議題往往是取材自生活化的例子,讓
學生更投入為這些社會議題提供建議及解決方法。議題為本的課堂設
計,並不是紙上談兵,要給予學生特定的情景,才能讓他們容易訓練各
種思維。因此,是次議題探究需要學生探討中國計劃生育的意義,都是
一個特設的社會環境,讓學生更能投入這種設置的體驗,發揮他們的解
難技巧。「學生們通過問題情境探究並學習如何處理人類關係問題。通
過這種途徑,學生們可以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及解決問題的策
略」(Joyce,Weil and Calhoun,2000;荊建華譯,2002,頁69)。
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解難能力,首要條件是先要有基礎概念知識。鄭
漢文(2004)認為通識教育科可分為態度(Attitude)、能力(Skill)
及知識(Knowledge)三種取向。當這次議題探究課堂進行時,學生
多集中進行分析討論,但基礎知識如不同持份者特有的概念往往被受忽
略。造成了2A班未能明白不同持份者的特質,未能確切分析他們的想
法。正如曾榮光(2006)所言,「堅實的相關知識是任何『議題探究』
教學以致通識教育的必要條件。因此,應為高中通識教育及有關的『探
究議題』建構堅實的知識基礎,使議題探究與討論不致於泛泛而談」(
頁17)。建構解難能力,知識的累積、概念的澄清,都是一個先決條
件。由此可見,初中通識既然是作為高中通識科的準備,那就先要加強
知識的傳授及建構,才能作一連串能力的培訓。
楊思賢、林德成、梁偉倫、羅耀珍(2013)。《課程改革與創新》。香港:香港
大學出版社。
趙志成、麥君榮(2006)。〈香港通識教育教育發展評析〉。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改進夥伴協作」兩岸三地研討會。
曾榮光(2006)。 《尋 找 香 港 高 中 通 識 教 育 的 意 義》。香港:香港教育研究
所 「教育政策系列」。
鄭漢文(2004)。〈新高中通識教育課三前景—壞版拼湊、好版拼盤、優版拼
圖〉。載於《文匯報》(2004年12月9日及12日)。
課程發展議會(2002)。《生活與社會課程指引–中一至中三》。香港:香港政
府印務局。
課程發展議會、考試及評核局(2007)。《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
中六)》。香港:香港政府印務局。
今日校園(2014)185期,教育發展新方向培育學生解難能力
http://www.ecampustoday.com.hk/book-detail.php?id=2105
2A班問卷分析
你有多認同以下各項是你在通識課 同意程度%
堂運用議題探究的情況? 非常不 不同 中立 同意 非常
同意 意 同意
1 我喜歡於通識課堂使用議題探 0 3.5 13.8 41.4 41.4
究法。
2 議題探究法令我學懂怎樣運用 0 3.5 17.2 51.7 27.6
解難能力。
3 議題探究中的議題引起我的學 0 6.9 20.7 55.2 17.2
習興趣。
4 議題探究創造了一個互動的學 0 3.5 17.2 44.8 34.5
習環境,可幫助我學習怎樣運
用解難能力。
5 議題探究中的情景,令我更能 0 3.5 20.7 34.5 41.4
專注投入解決當中出現的問
題。
6 議題探究中鼓勵多角度思考, 6.9 0 24.1 44.8 24.1
能令我更全面掌握問題,有效
解決困難。
7 透過議題探究的教學策略,幫 3.5 6.9 27.6 41.4 20.7
助我理解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
策的意義。
8 透過運用議題探究的教學方 3.5 6.9 17.2 37.9 34.5
法,能幫助我提升解難能力。
你有多認同以下各項是你在通識課 同意程度%
堂運用議題探究的情況? 非常不 不同 中立 同意 非常
同意 意 同意
1 我喜歡於通識課堂使用議題探 7.7 11.5 26.9 30.8 23.1
究法。
2 議題探究法令我學懂怎樣運用 11.5 7.7 30.8 26.9 23.1
解難能力。
3 議題探究中的議題引起我的學 7.7 7.7 23.1 38.5 23.1
習興趣。
4 議題探究創造了一個互動的學 3.9 7.7 19.2 46.2 23.1
習環境,可幫助我學習怎樣運
用解難能力。
5 議題探究中的情景,令我更能 3.9 7.7 23.1 30.8 34.6
專注投入解決當中出現的問
題。
6 議題探究中鼓勵多角度思考, 7.7 7.7 26.9 30.8 26.9
能令我更全面掌握問題,有效
解決困難。
7 透過議題探究的教學策略,幫 3.9 3.9 19.2 34.6 38.5
助我理解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
策的意義。
8 透過運用議題探究的教學方 11.5 7.7 30.8 30.8 19.2
法,能幫助我提升解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