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

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王朝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後,統治實權一直在霸府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之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宇文邕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滅北齊,統一北朝。但他死後三年,北周便被楊堅所取代,後由隋滅陳統一中國

557年—581年
橙色部份為北周疆域
京城長安
国君姓氏宇文
君主5
• 557
孝闵帝宇文覺(開國)
• 579-581
靜帝宇文衍(亡國)
兴衰
• 557年2月15日
宇文護迫使拓跋廓讓位予宇文覺
• 581年3月4日
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面积150萬平方公里(577年)
前身
继承
西魏
北齊
中國歷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国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纪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东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齐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辽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歷史

编辑

北周由宇文泰奠定根基。北魏六鎮之亂時,宇文泰投靠權臣爾朱榮,隨其入關中討伐叛逆,後來投于以關中隴西為根據地的大將賀拔岳的麾下,並漸漸受重用。贺拔岳拥兵关陇,与高欢并为北魏两大军事集团首领,两人争锋相对,相互猜忌,最终贺拔岳被高欢收买的侯莫陈悦所杀[1]。賀拔岳所屬將領在賀遇刺後,擁立宇文泰為統帥。宇文泰击败侯莫陈悦,实际控制關隴。

北魏孝武帝在討伐高歡失敗後,逃奔關中。宇文泰雖收容了他。但不久就將孝武帝殺害,改擁立西魏文帝建立西魏(535年)。而東方的高歡在孝武帝逃入關中後擁立東魏孝靜帝,把朝廷遷到河北鄴城,建立東魏(534年)。

西魏建立後,宇文泰成為大丞相。宇文泰在三次戰役中大敗東魏,奠定宇文氏在關中的基礎。宇文泰任用蘇綽等人改革,使西魏進一步強盛。進而攻入南梁成都,奪取西川地盤。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嫡长子宇文觉承袭为安定郡公、太师大冢宰。次年,宇文泰之侄宇文護迫西魏恭帝禪讓,由宇文覺即位天王,建立北周,建都長安(即今陝西西安)。

宇文护不久杀魏恭帝及其弟、子及其他西魏宗室。宇文覺不滿宇文護專權,企圖剷除宇文護,但反被其所殺。宇文護擁立宇文覺庶兄宇文毓,是為北周明帝。明帝赦免被牵连获罪的西魏宗室,封元罗为韩国公奉祀西魏。幾年後,宇文护又杀明帝,但仍按明帝遗命,擁立明帝異母弟宇文邕為北周武帝。宇文護執掌政權十五年,成為北周實際上的主宰。他承繼宇文泰、蘇綽的政策,消滅威脅政權的軍閥,使北周政權更鞏固。北周武帝年間,宇文護的兒子亂政害民,宇文護的威望大降。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北周武帝乘機刺殺了宇文護,重奪政權。

北周武帝執政後,積極推廣漢化並勵精圖治。575年發兵征北齊,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華北,仅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未降,奉逃奔突厥的皇子高绍义为帝。北周統一華北後國力一度興盛,北周武帝英年早逝,北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周宣帝生前即传位年幼的儿子北周靜帝宇文闡。580年6月8日宣帝病死,外戚楊堅以大丞相身份輔政,乘機將北周重臣外遣,進而把持朝政。相州總管尉遲迥、鄖州總管司馬消難與益州總管王謙等人不滿楊堅專權,聯合叛變反抗楊堅,爆發尉遲迥之亂,但被楊堅所派的韋孝寬王誼高熲等人平定。期间杨坚亦诛杀北周明帝长子太师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尚在人世的宇文泰五子,并与突厥通好,突厥他钵可汗遂将高绍义交给北周。581年3月4日,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受禅称帝,改國號,北周享國二十四年而亡。杨坚建国不久,就将北周近支宗室诛杀殆尽,将宇文洛封为介国公作为北周奉祀。

政府行政

编辑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仿照《周礼》描述的六卿(六官),建立起独特的六官制度。当年,北周建立,仍然沿用这一制度[2]:85

大冢宰

编辑

大冢宰为北周六官之首,相当于丞相。

文化

编辑

此時期佛教藝術創作,大多數位於長安。印度笈多王朝雕像為許多大型佛像的原型。在敦煌千佛洞則有一些北周風格的壁畫,在這些壁畫中,山水畫固然重要,不過仍遜於人物畫。[3]

北周一反北魏孝文帝後的漢化風,重新提倡鮮卑文化,以鮮卑語為公家語言,也重新恢復鮮卑姓氏和向漢人賜鮮卑姓氏。

儒学

北周统治者总体崇尚儒学,依靠儒家经典《周官》制定官僚制度,依靠儒家经典规范官员礼仪言行,优待儒士,建立学院宣扬儒学并搜罗和编修儒家典籍。由于北周帝王的倡导,儒学在北周时期得以广泛传播,儒家典籍也不至于毁于战火之中[4]

人口

编辑

北周周静帝大象时期(580年)北周三百多万户,人口九百多万人[5]

北周人口盛时约1250万。

君主

编辑
南北朝·北朝·北周君主年号  编辑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寝
追尊周皇帝
德皇帝
(明帝宇文毓追谥)
宇文肱 ?-526年
安定郡文公
(西魏恭帝拓跋廓谥)
宇文泰 507年556年 成陵
太祖
(孝闵帝宇文觉追尊)
文王
(孝闵帝宇文觉追谥)
文皇帝
(明帝宇文毓追谥)
周天王
孝闵皇帝
(武帝宇文邕追谥)
宇文觉 542年557年 557年 静陵
世宗 明皇帝 宇文毓 534年560年 557年559年 昭陵
周皇帝
世宗 明皇帝 宇文毓 534年560年 559年560年 武成 559年560年 昭陵
高祖 武皇帝 宇文邕 543年578年 560年578年 保定 561年565年 孝陵
天和 566年572年
建德 572年578年
宣政 578年
宣皇帝 宇文赟 559年580年 579年 大成 579年 定陵
静皇帝
(隋文帝杨坚谥)
宇文阐
(原名衍)
(禅位于隋文帝杨坚,降封介国公)
573年581年 579年581年 大象 579年580年 恭陵
大定 581年

藩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书·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永熙三年正月,岳召悦共讨灵州。悦诱岳斩之。
  2. ^ 焦培民. 《略论北周司会的地位与职掌》. 北方论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2016年第02期): 85–88. ISSN 1000-35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5) (简体中文). 
  3.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北周[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4. ^ 王勇,《试论北周儒学思想的发展》
  5. ^ 《通典 · 卷七》,按大象中,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九百万九千六百四。

外部链接

编辑
前朝
西魏
中国朝代 后朝
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