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夏禮
夏利·斯密·巴夏礼爵士,KCB,GCMG(英語:Sir Harry Smith Parkes;1828年—1885年),19世纪英国外交家,主要在中国与日本工作。
巴夏礼爵士 Sir Harry Parkes | |
---|---|
第二任 英国驻日本公使 | |
任期 1865年—1883年 | |
君主 | 维多利亚 |
前任 | 阿礼国 |
继任 | 弗兰西斯·理查·韦布斯特 |
第十五任 英国驻大清国公使 | |
任期 1883年9月28日—1885年3月22日 | |
君主 | 维多利亚 |
前任 | 格维纳 |
继任 | 欧格讷爵士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28年2月24日 英国斯塔福德郡布洛克斯威奇 |
逝世 | 1885年3月25日 大清北京 |
国籍 | 英国 |
配偶 | 范妮·米尔士(Fanny Plumer) |
早年
编辑巴夏礼,1828年生于英格兰斯塔福德郡布洛克斯威奇(Bloxwich)。父亲哈里·巴克斯(Harry Parkes)是炼铁公司巴夏礼与奥特韦公司(Parkes, Otway & Co.)的创办人。他的母親和父親分別在他四岁和五歲时去世,父亲因交通意外而去世。亦因為如此,他成为了孤儿。而住在伯明翰的、曾是海军军官的伯父收留了他。他在Balsall Heath的一所寄宿学校中接受教育,后来在1838年5月,升读英皇爱德华文法学校(King Edward's Grammer School)。
清國
编辑第一次鸦片战争
编辑1841年6月,巴夏礼乘船航往中国,居住于表姐玛丽(Mary Wanstall Gützlaff)的住所中。1841年10月,巴夏礼抵达澳门,准备接替马儒翰的职位,担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及商務總監砵甸乍爵士的翻译、秘书。在习得基础中文后,巴夏礼在1842年5月到香港与马儒翰会合。
此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1842年6月13日,砵甸乍沿长江进攻,巴夏礼在远征中作为砵甸乍的随从。在7月21日,镇江被英军攻占。8月29日,在英军战舰康沃利斯號,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根据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港口开放为通商口岸。
外交工作
编辑在英军占领舟山后,郭士立被任命为地方知府。1842年9月开始,巴夏礼在舟山政府处任职。1843年8月,巴夏礼通过了英国领事馆在香港举办的中文水平测验,在9月被任命为福州的翻译。但是,在他赶到福州时发现他的职位已经被人代替了,就改任驻广领事、香港华人部助手。
1844年6月,他被任命为厦门的翻译。1845年3月,他和领事阿礼国一起前往福州,他担任翻译。10月4日,两人在福州受到清军掷石。1846年6月,他和阿礼国一起押运46,163英镑赔款。
1846年8月,阿礼国与巴夏礼被派往上海,巴夏礼再次担任翻译。1847年,他开始学习日文。1848年3月,他跟随一个副领事,与中方交涉,要求处罚在青浦袭击英国传教士的中国人。1848年4月9日,他被任命为上海的翻译。1850年至1851年间,他离开了中国,回到欧洲。1851年,他返华出任厦门的翻译。
1851年11月21日,他被任命为广州的翻译,1852年2月抵达广州任职。他在此代替寶寧出任领事。1853年8月又被暂时调职为广州副领事。
1854年,他被任命为厦门领事。1855年,他作为秘书,随寶寧往暹罗,缔结商业条约。这是暹罗第一次与西方国家缔结条约。5月18日,条约于曼谷签署,在条约签署后,他返回英格兰。他在7月1日抵达英格兰,并在7月9日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接见。在1855年后半年中,他都在帮助外交部处理中国、暹罗事务。
婚姻
编辑在英格兰时,他在朋友家中遇到了范妮·米尔士小姐(Miss Fanny Plumer),她是第一位副大法官托马斯·米尔士爵士(Sir Thomas Plumer)的孙女。“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她,“高挑,匀称而優美,她肤色浓厚而柔和。她深棕色的眼睛充满智慧,说话又语重深长。她充满魅力,而家人都十分优秀。”经过六个星期的追求,他们在1856年元旦在伦敦小斯坦莫尔(Little Stanmore)的圣劳伦斯教堂(St. Lawrence's Church)成婚。次年1月9日,夫妇离开英格兰。
第二次鸦片战争
编辑由於担任广州领事这个职位,他再次与欽差大臣、两广总督葉名琛打交道。他们之间的矛盾在不久后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8日,老闸船亞罗号进入珠江后被清水军官员登上。有消息指有几个海盗在英国的保护下登船,所以清军登船抓捕。12名华籍水手被捕,英国国旗被取下。巴夏禮以英国国旗被降下为由,对葉名琛表示抗议。葉名琛辩称亞罗号由中国人水手操纵,又为中国人拥有,而且当时并未升起英国国旗。巴夏禮將其视之为对条约权利的侵犯,向港督寶靈称英国国旗遭到侮辱。
葉名琛碍于颜面,拒绝道歉,只允释放9人。但遭巴夏礼拒绝。寶靈希望进一步扩大英国在广东的特权,将事件升级,引发战争,以移除在广州的贸易、外交障碍。
葉名琛拒绝让步后,皇家海军在10月29日轰破城墙,随后,巴夏礼与海军上将米高·西摩爵士一道进入葉名琛的衙门。但英国部队数量较少,不足以完全占领广州,唯有继续使用战舰、炮兵监视城市。在12月16日,中国部队在城外向欧洲聚居点开火,巴夏礼退到香港,并留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在议会内遭到了猛烈批评。
1857年11月,英国部队从香港来援。額爾金被任命驻华高级专员与全权代表,并与为一被害教士复仇的法军一道行动。巴夏礼加入到邁克爾·西摩爵士的部队中,并在12月12日对叶发出最后通牒。通牒过期后,在12月28日,广州遭到轰击。1858年1月5日,在部队攻入城内后,巴夏礼带一队水兵抓住了葉名琛。
1月9日,廣東巡撫柏貴复职。他任怡和行伍崇曜與巴夏禮交涉。[1]但柏貴只是西方人的一个代表,城市实际上为一委员会所统治。委员会由两个英国人组成,其中一个是巴夏礼。因为巴夏礼通晓中文,所以成为了领袖。委员会建立法庭,组建警察,并在2月10日开放广州港口。在1859年12月6日,巴夏礼获得了巴斯三等勋章。
1860年8月21日,英军突袭大沽炮台,获得成功。巴夏礼参与了随后的劝降。8月24日,他到达天津后调度了联军部队,又与大臣进行了谈话。在发现大臣并非预期中的全权代表后,盟军继续向通州行进。
巴夏礼行先一步,在通州时,分别在9月14日与9月17日,两次利用通州政府,获准将军队前进至距城市5英里(8公里)处。9月18日,他离开了通州。在他发现了中国军队正在集结后,他准备回到通州通知委员会,却被清军俘虏。
巴夏礼、羅亨利、捺·辛格(Nal Singh)与两个法国士兵,被僧格林沁俘获。巴夏礼与羅亨利被送交刑部,关押于普通牢房,并饱受折磨。
9月29日,奉奕䜣之命,巴夏礼与尼斯被移到一座寺庙中关押。在10月8日,七人获释。在众人获释后,皇帝要求处决他们的命令抵达,众人逃过一劫。英國談判全權代表額爾金以「對外交人員實施虐待」為由,於10月18日下令放火燒圆明园,以作為對清廷的報復。[2][3]
11月28日,他航往上海并在次年1月回到广州担任原职,处理接收九龙的事宜。根据天津条约,扬子江上的三个口岸开放。在1861年2月至4月,巴夏礼随海军中将何伯爵士沿江而行,在镇江、九江与汉口设立领事馆,并尝试与南京的太平天国军订立协议。
1861年4月,他回到北京,并在6月到南京,准备与太平天国领导会面。在1861年10月21日,联军向清廷归还广东,因此巴夏礼不再担任专员。在11月,他前往上海,在同月内,再次与太平天国领袖会面,但这次会面的地点是在宁波。
巴夏礼向洪秀全提出協助太平天國軍打敗清朝,以分享中國的商业利益,但洪秀全欲擁有全中國而拒絕巴夏礼。
1862年1月,他回到英格兰,他曾被囚一事使他变得知名。在1862年5月19日,他获得了巴斯爵级司令勋章。
1864年11月,他离开英格兰,在3月3日抵达上海,在1858年12月21日被任命为领事。
日本
编辑1865年5月,正在前往扬子江港口的巴夏礼收到通知,他被任命为驻日特命全權公使与领事,而上一任特命全权公使与领事是阿礼国。
这个职位他担任了18年,在任内,他不断使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支持日本的自由派。他向幕府的对手示好,所以对明治政府有影响力。因为他支持改革派,所以他成为了守旧派的目标,守旧派三次试图刺杀他。他鼓励低级成员深入研究日本:萨道义与威廉·乔治·阿斯顿(William George Aston)获益良多,后来成为日本学学者。但是,总体来说,为巴夏礼工作并不简单,他也不为日本官员、民众所知。
巴夏礼夫人因为在1867年攀登富士山而变得知名,这是第一次有非日本妇女攀登富士山。1879年11月,巴夏礼夫人在英格兰病逝,当时她正在为巴夏礼归来做准备。四日后,巴夏礼通过电报得到噩耗。
和纸汇报与收集
编辑1869年,后来的首相,威廉·格萊斯頓,要求英国驻日代表团提交一份对和纸与制纸的报告。巴夏礼与他的团队在日本不同城镇作出了深入调查,出版了一份政府报告,“对日本制纸的报告”,收集了超过400张手制纸张。大部分收藏品现在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Paper Conservation Laboratory与邱园Economic Botany Collection展览。1879年,邱园向格拉斯哥、悉尼、墨尔本与阿德莱德送出复样,但都遗失了。巴夏礼收藏的纸张原始、价值高,造纸方法与每张纸的功能都详细记录下来。
朝鮮王朝
编辑他是1883年至1884年间驻朝鲜國公使。他代表英国与朝鮮國谈判,于1883年签署了朝英通商条约(United Kingdom-Korea Treaty of 1883)。条约生效后,他成为了第一个驻朝外交代表。
逝世、纪念
编辑1883年,巴夏礼到了北京。在北京时,他的健康变差,在1885年3月21日因疟疾发热病逝。1890年4月8日,干诺公爵(Duke of Connaught)为他竖立纪念碑。
家庭
编辑巴夏禮的次女,梅布尔(Mabel Desborough Parkes),嫁给了皇家海军中尉埃格顿·斯科维那(Egerton Bagot Byrd Levett-Scrivener)。梅布尔在1890年策马时堕下身亡。长女马里昂(Marion)嫁给了凱瑟克家族的J.J.凯瑟克。
作品
编辑据统计,巴夏礼的作品大约有20部。
- File concerning Harry Parkes' mission to Bangkok in 1856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London.
- Papers, 1853-1872.
關連項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胡述兆.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台灣: 漢美出版社. 1995-01-01. ISBN 9789579005777 (中文(繁體)).
- ^ The palace of shame that makes China angry. 英國廣播公司. 2015-02-02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英文)
- ^ The loot from China's old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 that still rankles. Oxford Today. 2016-03-07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7).(英文)
參考
编辑- Daniels, Gordon. Sir Harry Parkes: British representative in Japan 1865-8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6, Folkestone: Japan Library. ISBN 1-873410-36-0
- Lane-Poole, Stanley and Frederick Victor Dickins, Life of Sir Harry Parkes, 1894, London: 由香港大學圖書館掃描,HKUL Digital Initiat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ina Through Western Eyes." extract, volume 1, chapters XV-XVII
- Ian Nish, British Envoys in Japan 1859-1972, 2004, Folkestone, Kent: Global Oriental. ISBN 1901903516/ISBN 9781901903515
- Parkes, Harry. "Reports on the manufacture of paper in Japan"[永久失效連結], 1871, Japan, No. 4.
- Wells, John. Parkes, Sir Harry Smith (1828–1885).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doi:10.1093/ref:odnb/21353.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 Wong, J.Y.; Patrick Hannan, Denis Twitchett. Deadly Dreams: Opium and the Arrow War (1856-1860)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3–66. ISBN 0521526191.
外部連結
编辑- 駐日英國大使館,Chronology of Heads of Miss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邱园,Economic Botany Collection,藏有巴夏禮收集的和紙
政府职务 | ||
---|---|---|
前任: 阿礼国 |
英国驻日本国公使 1865年–1883年 |
繼任: 弗兰西斯·理查·韦布斯特 |
前任: 格维纳 |
英国驻大清国公使 1883年–1885年 |
繼任: 欧格讷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