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 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 ░聽友來信 ☀FaceBook▸央廣粵語 ☀聽眾信箱▸[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郵寄地址▸台灣104237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中央廣播電臺粵語節目 ☀微信WeChat▸ rti0228856168(北安小姐姐) 🔊中短波收聽報告▸ https://reurl.cc/NXkVe
  continue reading
 
启迪、启发、充满悬疑,各种有趣的视频来自于那些曾前往TED大会、TEDx活动以及其他合作项目的世界顶尖思考者与行动者。在TED.com网站上,你可以免费下载这些视频。视频包含了可以互动的英文讲稿以及多达80语种的字幕。TED是一个致力于传播创意的非盈利组织。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English You 自己說英文

用英文點滴你的日常‧Kay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月
 
就站在英文的肩膀上說英文吧! 獨創「高效自言自語法」 英文不只是生活+旅遊+考試 多一點想法+多一點表達 一段英文激創你的思維 來點‘’說英文+多思考‘’的片刻 點滴英文灌溉你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All roads lead to Rome." Just take the first step, and the rest will follow. 「條條大路通羅馬。」先邁出第一步,接下來就會水到渠成了。 Yeah, that makes sense. 也是,這說得通。 Don’t sweat it, everything will work out. 別擔心,一切都會好的。 And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而且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What’s with you today? You’re full of clichés! 你今天怎麼了?滿嘴都是陳腔濫調! It’s cliché but fair enough. 是有點老套,但說得也沒錯。 Than…
  continue reading
 
***下集會是強化記憶版,間隔固化學習,幫你安排有效的輸入*** I know... It's been a whole year since I last updated my podcast. 距離上次我更新podcast已經整整一年了 Last year was crazy busy, I was juggling too many things at once. 去年太爆忙,同時有太多事情要處理 I have to juggle too many things. 要處理太多事情 No excuses! 沒有理由! Let's get back on track! 讓我們回到軌道上吧! Gosh, that's so cliché. For God's sake, that's so …
  continue reading
 
受訪者:衞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教授 從今年520賴清德總統就職以來,行政部門便積極地推動「國家希望工程」,以有效落實到各部會施政計劃中,並融入2025年的國家總預算。本集節目特別邀請衞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教授,針對未來長照政策的擘劃,加以介紹說明。 呂次長指出,賴總統過去所推動的「長照2.0」政策廣受社會好評,未來將啓動「長照3.0」,並提出五大策略:1. 據點整合·社區共生;2. 普及照護·優質服務;3. 專業銜接·長照復能;4. 充實人力·質量兼具;5. 家庭支持·減輕負荷。 明年政府總預算將有突破性成長,歲入編列3兆1534億元,較今年度增加4282 億元,約增 15.7%;歲出共編列3兆1325億元,較今年增加2806億元,約增 9.8%,雙雙迭創新高,其中社福支出占8000多億…
  continue reading
 
每年11月17日是國際學生日,為紀念二次大戰期間,德軍入侵捷克,並槍殺布拉格大學2位教授和9名學生的暴力事件,1942年11月17日世界各國學生代表在美國華府集會哀悼,不僅訂定該日子為世界學生節,也提出和平、民主、反戰等口號。 說到台港兩地大學生,先比較兩地進入大學的難易程度,以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共有42391名學校考生及6371名自修生,若以1.3萬個聯招資助學額計算,占全體考生的27%;而112學年度台灣高中職畢業生約為17.9萬人,而大專院校則提供19.1萬學額,如果不考慮學生個人的學習興趣和升學志願,所有台灣高中職畢業生幾乎都能升讀大學。至於兩地的大學校園生活,香港的大學生有所謂「大學五件事」,就是 : 讀書、上莊、住hall、拍拖、part-time。除了讀書…
  continue reading
 
2000年陳水扁競選總統時,一則醒目的廣告極具震撼力,一個包青天扮相的人用衛生紙擦掉臉上的妝扮,卸妝後露出原本的面貌竟是陳水扁。陳水扁當初刻意營造的「公正廉明」,在他執政八年後,卻因貪腐鋃鐺入獄。陳水扁親手毀了自己苦心經營的人設,雖曾貴為元首,但在人設崩塌後,他的影響力也跟著蕩然無存了。 我們不能奢望政治人物都是聖人,但老百姓總想看到政治人物扮演稱職的角色。在台灣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這把尺因人而異。劉泰英在酒店「坐禪」,吳乃仁挽著豪乳妹在夜店研究「宇宙大爆炸」,王世堅在摩鐵進行「選民服務」,我們雖然覺得可笑,卻不覺得奇怪,因為大家自然而然地認為他們出現在那樣的場合是理所當然的!京劇泰斗梅蘭芳最喜愛的對聯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本節目主持人Pat和朱S…
  continue reading
 
愛國主義乃指一種對祖國熱愛的情感,同時也表示一種基於歷史、語言和文化等因素的國民身分認同,進而強調對同胞和祖國福祉關注的價值情懷。作為一種政治主張,愛國主義往往要求個體必須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在有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和權利。18世紀Samuel Johnson曾經說過:「愛國是惡棍的最後避難所」。近代以來民族國家當道,不僅積極地建構民族主義,形塑同質、統一的國民身分,更用各種方法激發國民的情感認同,動員民眾向國家效忠。由於民族國家特別重視愛國主義的培育與灌輸,愛國主義也就經常被看成國家所發動、操縱的群眾狂熱,成為政府利用的工具。愛國主義似乎注定是一種「官方民族主義」的平民版,容易流於不問是非,盲目崇拜自己國家的刻板印象。 本節目主持人朱 Sir 主張愛國主義是現代公民素養不可或缺的要素,但…
  continue reading
 
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示威抗議此起彼落,五大訴求不絕於耳。2020年北京主導並推動港版《國安法》立法通過,引發香港大規模移民潮。2024 年基本法第 23 條國安條文快速通過後,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建構國家安全體系,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政策,促使數以十萬計的香港人出走移居於世界各地,方興未艾,勢不可擋。未來仍然留港生活的數以百萬計香港人,和幾十萬離散於海外的港人,彼此於日後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勢必因應「美麗新香港」的新形勢而變得極具挑戰,從而讓「香港人」這個身分認同產生分歧異見,以及香港人世代間的文化傳承遭到不少困難與阻礙。 展望未來,香港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實在有賴於散居全球各地的香港人共同努力,將其核心價值繼續傳遞下去,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以期「獅子山下」的傳奇故事和港人拼搏精神,…
  continue reading
 
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示威抗議此起彼落,五大訴求不絕於耳。2020年北京主導並推動港版《國安法》立法通過,引發香港大規模移民潮。2024 年基本法第 23 條國安條文快速通過後,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建構國家安全體系,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政策,促使數以十萬計的香港人出走移居於世界各地,方興未艾,勢不可擋。未來仍然留港生活的數以百萬計香港人,和幾十萬離散於海外的港人,彼此於日後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勢必因應「美麗新香港」的新形勢而變得極具挑戰,從而讓「香港人」這個身分認同產生分歧異見,以及香港人世代間的文化傳承遭到不少困難與阻礙。 展望未來,香港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實在有賴於散居全球各地的香港人共同努力,將其核心價值繼續傳遞下去,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以期「獅子山下」的傳奇故事和港人拼搏精神,…
  continue reading
 
每年10月我們總是歡欣鼓舞地迎接中華民國國慶的到來,大家相聚在總統府前,共同慶祝這片土地的成就與團結。 遙想民國元年,由中華民國參議會通過決議,以武昌起義日,即國曆10月10日為國慶日,並交由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於9月29日頒布命令:「參議院議決國慶紀念日案。茲公布之,此令。應舉行之事如左:一放假休息、二懸旗結綵、三大閱、四追祭、五賞功、六停刑、七卹貧、八宴會。」 大家還記得去年國慶的盛況嗎?那時我們見證了「翡翠騎士」的震撼表演、史上最巨幅的國旗飄揚、威武的三軍儀隊展示、以及來自不同表演團體所帶來的感動。今年我們再度向世界展示台灣豐富的文化與捍衛家園的決心!113年國慶籌備委員會不僅為大家準備了更加精彩的演出,還有「國慶晚會、國慶焰火」等一系列活動,與國人及海內外僑胞一同見證這光輝的時刻!…
  continue reading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於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向以色列發射至少3,000餘枚火箭彈,並派遣約3,000名武裝分子襲擊猶太平民社區和以軍軍事基地,至少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國公民在該次襲擊中遇害,200多名以色列平民和戰俘被劫持至加薩作為人質。以色列國防軍隨即於同月8日對哈瑪斯宣戰,並發動「鐵劍行動」,空襲加薩走廊。10月27日,以色列對加薩北部地區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聯合國和人權監察組織率皆指控以色列和哈瑪斯都犯下戰爭罪,約有230萬巴勒斯坦人在加薩境內流離失所,20多萬以色列人在以色列境內也被迫搬遷。自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已在加薩走廊投下了7萬噸炸彈,並造成加薩走廊35,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過去一年來,世界各地都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
  continue reading
 
每年九月,又到了台港兩地各自慶祝的教師節,香港自回歸以來,便追隨中國將教師節定於9月10日,而台灣自1952年起就以孔子誕辰紀念日(9月28日)為教師節。 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會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並選拔各級學校的模範教師加以表揚。各級學校通常也舉辦校內活動,來引導學生向老師獻上感恩祝福。本集節目除了向天下的教師們致敬之外,也順帶提到目前台港兩地教師的工作場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種種挑戰。歡迎大家一起來關心兩地的教育工作環境!
  continue reading
 
今年秋分落在國曆的9月22日星期天,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180度。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可以明顯感受到氣溫涼爽,日夜溫差漸漸變大。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古語云:「夜從今夜長」就是說過了秋分後,北半球漸漸晝短夜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的習俗,不外乎就是祭月亮和放風箏。秋分在古代是「祭月節」,周朝就有記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但後來因為秋分每年日期不同,不一定能遇到月圓,後來才將祭月節改為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在現代若想於秋分時祭月,可準備圓形的水果於晚上向天祭拜「太陰娘娘」,祈求事事圓滿。秋分天氣秋高氣爽,加上陰氣開始旺盛,不太會再出現打雷閃電,正適合放風箏,有些地區還有在秋分當天進行風箏比賽的傳統,風箏放得越高表示運勢能夠青…
  continue reading
 
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先生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總統,8月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訪問香港,10月民進黨籍高雄市市長陳菊獲准入境香港,得以推銷觀光旅遊業。同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兩岸直航和常態包機,諸如上海至台北航班最快只要82分鐘就可完成整個飛行,為首條使用北航線的航班。2011年7月15日起,「中華旅行社」改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香港與澳門兩地特區政府也在台灣設立「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在在顯示台港澳三地關係踏上新的台階。 然而2016年蔡英文執政以後,先有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繼之以新冠疫情肆虐,加上2020年港版國安法強行通過,陸委會組成「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並成立專責辦公室「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加以運作,台港澳三地關係全面急凍。2020年7月,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香港辦事處代理…
  continue reading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 成立於2020年6月,是一個由41個國家、逾250位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民主聯盟。其宗旨是促進理念相近國家的民意代表合作,共同改革民主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互動方式,包括通過立法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範、全球安全及普世人權等,在國際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今年七月底在臺北舉行的第四屆峰會以「臺海和平與穩定」為主題,邀請總統賴清德和副總統蕭美琴發表演說,並設有「台灣場次」(Taiwan session),針對北京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進行反制。峰會的標語「團結一致,捍衛自由,當仁不讓」(United, Protect, Lead)彰顯了IPAC全球會員對維護民主自由價值的堅定決心。 在IPAC主席暨德國綠黨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主…
  continue reading
 
1997年後出生的Z世代,已有超過150萬人踏入職場,他們顛覆X、Y世代工作觀,甚至引發上世代主管們的集體焦慮。Z世代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勇於表達自我,不畏權威,加班先問意義,拒絕爆肝,不談愚忠憨誠,福利要有心理諮商⋯⋯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資料,台灣2023年下半年職缺率是5.42%,創下歷史新高,好讓Z世代掌握人力市場供需的有利高點。本集節目將探討Z世代的工作觀,進而勾勒未來的職場生態,Z世代積極發聲,和對於工作態樣的重新想像,正一步步挑戰舊有的勞動思維,改革根深蒂固的職場管理陋習。
  continue reading
 
自2019年以來,香港社會遭到來自內外因素所逼迫,外部環境計有:中美貿易大戰、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烏俄戰爭、中東地區衝突加劇、世界性通貨膨脹⋯⋯等,而內部因素則是反修例運動爆發、港版國安法實施、外國移民潮湧現、基本法第23條立法⋯⋯等。 究竟香港能否維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還是淪為大灣區經濟圈的一分子?新加坡是否能夠後來居上,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業務?還是國內外的資金終將回流香江?且聽節目主持人深入淺出的論述吧!
  continue reading
 
台灣民間常稱農曆七月為「鬼月」,而關於鬼月的由來有多種傳說:一、傳統道教信仰中,三界公的中元地官大帝誕生於農曆七月十五,為了讓在地府受苦的孤魂野鬼能享受一個月的香火、賜食與接受超渡,七月初一開啟地獄門,至月底三十方休,靈體才返回地府。為呼應地官的慈悲之心,道教信眾廣設香火、祭典,並舉辦法會,以誦經、作法,來超渡各方好兄弟。二、佛教釋迦牟尼的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以神通能力到達餓鬼道,見母親身受餓鬼之苦,最終借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使母親解脫。漢傳《目連救母》故事最早起源於《盂蘭盆經》,七月半遂成為盂蘭盆節,鬼月普渡餓鬼,以消災避禍。三、遠古時代,每到農曆四、五、六月時天氣濕熱,病毒滋生、蚊蚋蟲蠅肆虐,當時衛生條件不佳,百病叢生,傳染病橫行,夏天染病的人多撐不過七月,致使死亡者眾,七月遂成為最受敬畏月份…
  continue reading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發源於西周,最早可能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在古代七夕並非情人節,而是古代女子為了祈求智慧的日子!古代女子會在七夕這天祈求獲得出色的手藝,希望能夠找到理想中的伴侶。而眾所周知的「牛郎織女」傳說,更是賦予七夕浪漫色彩的故事。牛郎與織女彼此深愛卻無法相見,只能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而這個故事將七夕昇華為現在的東方情人節。 節目主持人Pat和朱 Sir帶聽友們弄清楚七夕在華人社會和亞洲各國的習俗,以及七夕當天的8大禁忌,最後並闡明七夕在現代社會的意義,歡迎大家準時收聽喔!
  continue reading
 
台灣乳業起源於 1896 年,日本人引進了洋種乳牛,所生產的鮮乳主要供應給日籍傷兵作為補充營養之用。二次大戰後,政府為了振興農村經濟,選定土地貧瘠的區域,輔導成立酪農專業區,但當時因乳牛飼育的專業技術不足,年產乳量較少。為了加速台灣乳業的發展,1972 年從紐西蘭優質荷蘭種乳牛分配到各酪農專業區,導入人工授精與平衡日糧等技術,輔導民間乳廠提升乳品加工技術,並由政府輔導牧場與乳品加工廠訂定供應契約,以穩定乳業產銷。在政策推動與酪農傳承下,酪農戶逐漸因聚集經濟而座落於特定的區域,形成了「四大酪農區」,分別為:雲林崙背區、彰化福寶區、台南柳營區、屏東萬丹區,每個酪農區皆有其發展歷史與特色。 然而近年來新冠疫情造成全球航運一度停擺,更令運費一飛沖天;俄烏戰爭的爆發使得油電價格飆漲,飼料和穀物的價格狂…
  continue reading
 
每年6-8月畢業季,又是應屆社會新鮮人求職季的到來,準備離開大專院校的九年級生,該如何在人浮於事的求職潮中脫穎而出呢? 本集節目主持人Pat和朱 Sir將分享個人職涯的求職經驗心得,並進而分享一些應付面試的技巧,諸如:面試前相關資料的準備、服裝的選擇、把握自身的履歷亮點、得體的臨場反應、誠實與自信的態度、禮貌和機智的回答等。歡迎有志求職的九年級生們準時收聽喔!
  continue reading
 
第33屆夏季奧運會將於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預計超過兩百個國家或地區,派出一萬多名選手,競逐32個大項、48個分項、329個小項等賽事項目。 我們中華台北代表隊將派出60名國手,分別參與網球、舉重、射箭、拳擊、羽球、田徑、桌球、游泳、射擊、柔道、輕艇、體操、擊劍、高爾夫、跆拳道、霹靂舞等16個大項的競賽,而中國香港代表隊將派出33名選手,分別參與划船、帆船、游泳、自由車、羽球、擊劍、柔道、體操、鐵人三項等9個大項的競賽。 此外,節目主持人朱 Sir也會分享在1936年柏林奧運和1960年羅馬奧運會場上,香港足球員效力中華民國國家隊參賽的往事,敬請聽友們準時收聽喔!
  continue reading
 
本節目主持人朱Sir兩週前返港省親數天,並利用6月30日(星期日)前往新界西貢遊玩,午飯後更搭船到附近離島逛逛,在鹽田梓島上,不僅是參觀幾百年來設田曬鹽的民生活動遺址,也竟然發現一段天主教在港的傳教史,甚至影響日後天主教在華的傳教發展。 鹽田梓全島居民早於1875年全部領受聖洗,因而有「教友村」之稱,也被喻為天主教在香港的發源地之一。四年後,出生於奧地利帝國的聖言會神父聖福若瑟來到中國傳教,他先行在香港學習中文,其後來到鹽田梓服務,與米蘭外方傳教會的神父一起從事傳教工作。1881年,聖福若瑟也正式前往山東南部陽穀縣坡里莊,該地是教廷新劃給聖言會所傳教的責任,其後27年間,從一個158人的小教會,擴展到20萬教友的大教區,他被稱為「魯南傳教區之父」。1975年,福若瑟神父被列入真福品,而200…
  continue reading
 
每年七月七日,難免會讓人想到過往百多年來,中華民國跟日本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當中夾雜著許多硝煙彈雨、國仇家恨的歲月,但是也有無數友好互助、共享共榮的時刻。 本集節目將從清廷甲午戰敗、台澎割日說起,儘管政治上兩國關係曾因領土爭議而緊張衝突,不過在社會、經濟和文化上民間交流始終是密切熱絡的。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日本終究是華人社會現代化的效法對象!
  continue reading
 
國際技能競賽係1950年由西班牙發起舉辦,目前國際技能組織(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會員國早已超過80個國家(地區)。該國際組織之宗旨藉由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及研討會等活動,增進各國青年技術人員之相互觀摩、瞭解與切磋,加強國際間職業訓練與職業教育資訊與經驗之交流,進而促進各國職業訓練與職業教育之發展。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每2年舉辦一次,由各會員國分別申請主辦,迄今已舉辦46屆,目前正式之競賽職類超過50種。 我國自1970年起參加該組織,自第20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起,每屆均派選手參加,成績表現優異,深獲國際間之重視。本集節目將訪問健康照顧類國手賴欣儀同學,目前在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系二技就讀的她,將會分享當年唸五專護…
  continue reading
 
無論妳是生活在台灣,抑或是在世界各地,請問你對寶島的自然生態、特色地標、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社會情況、經濟科技、隱形冠軍等領域的認識有多少呢?節目主持人Pat和朱Sir將要告訴大家有關台灣的12個冷知識,不說也許大家還不知道的。 碰上外國朋友時,保證你能馬上分享與台灣相關的小知識和故事,透過本集節目中冷知識的認證,正港「臺客」即刻養成!
  continue reading
 
受訪者:彩虹平權大平台國際倡議經理 Manyee 台灣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但同志平權仍是漫漫長路。本集節目有幸邀請彩虹平權大平台國際倡議經理Manyee跟聽眾分享她的日常工作,如何走進這個行業,談談港台兩地性別平權。同時,她亦會剖析如何引用過去多年香港NGO的工作經驗,在台灣職場又有何種體驗?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