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麋鹿: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與其餘文獻衝突
第33行: 第33行:


== 历史 ==
== 历史 ==
麋鹿在晚[[上新世]]出现在东亚地区,曾经相当繁盛。其分布东至[[日本]],西至今前苏联地区,南至南海及[[台湾]],北至[[黑龙江]]流域。后来分布因为气候变化而变小,在数千年前仅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而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而麋鹿生活的湿地土地肥沃,是开发的主要对象,从而造成栖息地的丧失与捕猎的增加。本来就很稀少脆弱的麋鹿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ref name=":1" />1866年(清[[同治]]五年),被[[法国]]传教士[[阿曼德·戴维|大衛神父]]“发现”<ref name=":3">{{Cite web|url=http://nongye.cntv.cn/wbj/wfk/S2011/mlhg/index.shtml|title=微·副刊-鹿在旅途|accessdate=2018-01-19|work=nongye.cntv.cn}}</ref>并命[[拉丁种名]],為了紀念大衛神父,{{link-en|阿爾方斯·米爾恩·愛德華茲|Alphonse Milne-Edwards}}將麋鹿命名為所谓“大衛神父鹿”,各国公使也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猎杀<ref name=":3" />;最后的麋鹿被八国联军猎杀,从此在中国消失。<ref name=":1" />
麋鹿在晚[[上新世]]出现在东亚地区,曾经相当繁盛。其分布东至[[日本]],西至今前苏联地区,南至南海及[[台湾]],北至[[黑龙江]]流域。后来分布因为气候变化而变小,在数千年前仅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而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而麋鹿生活的湿地土地肥沃,是开发的主要对象,从而造成栖息地的丧失与捕猎的增加。本来就很稀少脆弱的麋鹿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ref name=":1" />1866年(清[[同治]]五年),被[[法国]]传教士[[阿曼德·戴维|大衛神父]]“发现”<ref name=":3">{{Cite web|url=http://nongye.cntv.cn/wbj/wfk/S2011/mlhg/index.shtml|title=微·副刊-鹿在旅途|accessdate=2018-01-19|work=nongye.cntv.cn}}</ref>并命[[拉丁种名]],為了紀念大衛神父,{{link-en|阿爾方斯·米爾恩·愛德華茲|Alphonse Milne-Edwards}}將麋鹿命名為所谓“大衛神父鹿”,各国公使也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猎杀殆盡<ref name=":3" />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英国]]{{Internal link helper/en|赫布兰德·罗素,第十一代贝德福德公爵|Herbrand Russell, 11th Duke of Bedford|11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将流散到[[巴黎]]、[[安特卫普]]、[[柏林]]和[[科隆]]的18头麋鹿全部购回,放养到倫敦乌邦寺庄园<ref name=":1" />,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为了防止其灭绝,开始向各国动物园疏散。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ref name=":1" />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在2009年1月8日,一隊科學考察團曾於[[洞庭湖]]發現由保護區逃出再經繁衍的27頭野生糜鹿。回归后的麋鹿繁殖相当快,1991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并于1993年和1994年分两次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迁来64只。目前在中国的麋鹿总数已经繁殖达3000多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大约5000头。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英国]]{{Internal link helper/en|赫布兰德·罗素,第十一代贝德福德公爵|Herbrand Russell, 11th Duke of Bedford|11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将流散到[[巴黎]]、[[安特卫普]]、[[柏林]]和[[科隆]]的18头麋鹿全部购回,放养到倫敦乌邦寺庄园<ref name=":1" />,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为了防止其灭绝,开始向各国动物园疏散。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ref name=":1" />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在2009年1月8日,一隊科學考察團曾於[[洞庭湖]]發現由保護區逃出再經繁衍的27頭野生糜鹿。回归后的麋鹿繁殖相当快,1991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并于1993年和1994年分两次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迁来64只。目前在中国的麋鹿总数已经繁殖达3000多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大约5000头。

2019年5月24日 (五) 02:39的版本

麋鹿
化石時期: 3–0 Ma
上新世晚期全新世
英国沃本鹿园中的麋鹿
英国沃本鹿园中的麋鹿
保护状况
科學分類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綱: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亞科: 鹿亞科 Cervinae
屬: 麋鹿属 Elaphurus
種: 麋鹿 E. davidianus
二名法
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 1866
武汉动物园里的一头麋鹿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一種鹿科麋鹿屬的動物,中國古代稱之為zhǔ,別稱四不像,西方也稱之為大衛神父鹿(英語:Père David's deer)。其体长达两米,重300千克。常和馴鹿混淆。[2]

麋鹿原生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以青草或水草为食,有时也到海中衔食海藻。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之后由于饲养的失败,麋鹿数量曾一度减至18头,直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目前世界麋鹿总数在大约5000头,其中中国约有3000头[2]

特征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头脸细长似、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一說為蹄似牛[3])、尾端有黑毛,似[2][4]体长达两米[2],重300千克。雄性有角,且每年会有两双,夏季的较大,并在十一月脱落;冬季长在一月并在数星期后脱落。夏季毛为红棕色,冬季毛较粗浓,呈灰黑色。

麋鹿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多肉,趾间有皮腱膜,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和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5]

历史

麋鹿在晚上新世出现在东亚地区,曾经相当繁盛。其分布东至日本,西至今前苏联地区,南至南海及台湾,北至黑龙江流域。后来分布因为气候变化而变小,在数千年前仅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而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而麋鹿生活的湿地土地肥沃,是开发的主要对象,从而造成栖息地的丧失与捕猎的增加。本来就很稀少脆弱的麋鹿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3]1866年(清同治五年),被法国传教士大衛神父“发现”[6]并命拉丁种名,為了紀念大衛神父,阿爾方斯·米爾恩·愛德華茲英语Alphonse Milne-Edwards將麋鹿命名為所谓“大衛神父鹿”,各国公使也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猎杀殆盡[6]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英国11世贝福特公爵英语Herbrand Russell, 11th Duke of Bedford花重金将流散到巴黎安特卫普柏林科隆的18头麋鹿全部购回,放养到倫敦乌邦寺庄园[3],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为了防止其灭绝,开始向各国动物园疏散。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3]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在2009年1月8日,一隊科學考察團曾於洞庭湖發現由保護區逃出再經繁衍的27頭野生糜鹿。回归后的麋鹿繁殖相当快,1991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并于1993年和1994年分两次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迁来64只。目前在中国的麋鹿总数已经繁殖达3000多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大约5000头。

行為

麋鹿在生殖的生理機制這方面與其他溫帶動物相差無幾,其機制有助於其適應高緯度環境。

誕生與壽命

麋鹿的妊娠期約莫九個月(280天),少有雙胞胎,其妊娠期比起其他鹿類長許多,但獐鹿例外。

其他

麋鹿一詞在大眾媒體中經常作為駝鹿的俗稱出現,如麋鹿測試

文化

在中国,因为麋鹿面似马,蹄似牛(一說為颈长似骆驼[4]),角似鹿,尾似驴,所以麋鹿又叫做四不像,被认为是一种靈獸[3]最为著名的形象是古典小說封神演義》裡姜子牙的坐騎四不像,增添了它的神秘。

麋鹿

《白虎通德论·卷四·乡射》:「天子射熊,諸侯射糜……」糜是僅次於熊的高級獵物。

参看

參考文献

  1. ^ Zhigang, J; Harris, RB. Elaphurus davidia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12-05-20]. 
  2. ^ 2.0 2.1 2.2 2.3 余宗翰. 聖誕老人12隻麋鹿都有名字!其中「紅鼻鹿」曾遭霸凌卻救了大家!. 東森新聞. 2016-12-04 [2018-01-19]. 很多人會把馴鹿跟糜鹿搞混,此二者可是差很多的。糜鹿曾廣泛分佈於東亞大地,包括台灣與日本,古代中國人稱之為「四不像」,認為牠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糜鹿體長可達兩米,身型巨大。糜鹿因為氣候的變遷與人類的捕殺一度在中國絕跡,但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流入歐洲,經過英國的復育恢復了一定的數量,1983年將部份個體送回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復育,目前全球約有5000頭糜鹿,中國有3000頭。 
  3. ^ 3.0 3.1 3.2 3.3 3.4 韩加君. 传奇麋鹿之兴,“活的”自然文化遗产. 中国网;南方網轉載. 2018-01-01 [2018-01-19]. 面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被称之为“四不像”……到了清朝初年,中国已剩下一群三四百头的麋鹿,它们全部被放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1900年秋,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的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1898年,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用重金将散存在欧洲各国动物园的18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英国伦敦北部的乌邦寺庄园内……1985年,经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中英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22头麋鹿从英国运抵北京,回到了它们最后消失的地方——南海子原皇家猎苑 
  4. ^ 4.0 4.1 紫鷸. 麋鹿、馴鹿分不清!幫聖誕老人拉雪橇的到底是什麼鹿?. ETtoday寵物雲. 2015-12-12 [2018-01-19] (中文(臺灣)). 
  5. ^ 陈纲. 国宝麋鹿再现湘阴横岭湖自然保护区. 湖南频道. 红网. 2018-01-10 [2018-01-19] (中文(中国大陆)). 
  6. ^ 6.0 6.1 微·副刊-鹿在旅途. nongye.cntv.cn. [2018-01-19]. 
  7. ^ 近十年来在喜玛拉雅山脉发现的新物种_环球科学_新浪博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