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a.eduAcademia.edu

談所以者何(正觀雜誌版).pdf

6 談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所以者何 單的主謂結構句 因 和印度源語的對應也有 是整句對應 是 字結構句的對應 種 是簡單主 謂句的對應 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趙淑華 關鍵詞 者何 然者 字結構 者字結構 漢對 摘 文從 要 個角度考察 度源語方面 現有 目 者何 類梵語 首 在印 壹 引言 “tat kasya hetoḥ” 和 論 “tat kasm t hetoḥ” 前者中的 “hetoḥ” 及 注 應解為屬格 注 則應解為從格 的來源 結構及意 來 者何 字結構 溯來源 者何 雖然 的縮略 是 A者 者何 種注解模式看 結構 何 很可能是 2014/6/15 高明 人的責任 細而寶 又 老師悉心指導 字結構 文中 文撰寫期間 在 併 按指導 來源 然 結構及意 叁 叁 結論 或只是簡 修改 蒙中央大學萬金 謝 的來源 結構及意 追 審稿 的建 “tat kasm t hetoḥ” 羅語 ta kis̱ a eḏu 和俗語 tat kisya heto 者何 者何 或來自 犍 是來自 進 對 的印度源語 巴利 taṃ kissa hetu 但仍無法排除是口語的可能 位審查老師 實是 研 現 析的口語 2014/4/16 收稿 謬 種可能的語 者何 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者何 者何 和印度源語的對 可能是 * 感謝 學者的 是簡單主謂句 壹 參考巴利 經 次是討論漢 據唐 有 參考帕尼尼 次 仍有錯 老師及法 者何 和印度源語的對應 梵 談 壹 引 非常多 1 僅數語帶 出 及 甚 那些有意總結 文獻中的 式 者何 的文 2 者何 何 的卻極少 來 就算 及 字結構 也 如 首創的 4 詞 了 劉 永 ...者” 結構研究 “ 可能是 者何” 種特殊的結構 “ 到 者何 斷句研究 語 不用語 團巴蜀 間 頁 28 2012 他說 如 字結構 幹 在 絶不可 帶 ... 甚 省 裏 舉的各種詞語 些詞語都是用來問原因的 者何?水 瀋陽 逝故 寧 呂叔湘 育出 社 2002 頓 都 四 出 也 到 說是 熟語和自 而且往往是自問自答的 類句法多見 經 收 例如 目前 胡遠鵬 狀 “ 謂 ” 字結構 賓 不 字結構 又 靄吉 主±狀±之 補 式之研究 者 中 福建師大福清 古漢語 “ ± ±狀 謂 第2期 頁 70 校學報 中 “ 又 式 和 ” 字結構的 是深層結構必有 而表層結構不 2013 推導出 式及生 原是 1978 之 謂 不可或缺 2004 第1期 機制 ” 和 “謂” 定出現的 羅英風 主 推導出 是必有 經中就 否則就 頁 58 式 ± “主” 省略 文也 字結構 動詞 和結構名稱 雖不是支謙 5 出現 之 第2期 ... 動詞是組 有 繫的 頁 61 缺了必要的 謂語 出現 無 的賓語或 字 也可 因 從 的主 斷 隱去 位學者的 亦即缺動詞 因 式 不算 4 語句的中土文獻是唐 陳子昂 諫 陛 在 五帝之 氏玉璧 維摩 經 何 是支謙首創的 語 5 漢 嚴 安世高 調 曇果共 說 闍世王經 經者都用 何 經初入中土時 謂 每位 漢漢 列 ( 經 文收 起經 中 者何 Chinese Buddhist Texts” Period” 中出現 者何 出現 中 者都會 卷九 次 討生羗 為 者 第 3 期 頁 59 漢 安玄共 然者何 出現 者何 出現 129 次 者何 諫 者何 次 因 並非 用呢?有關 : 邊鄙 誤 校學報 2013 出現四次 者何 但 陳伯玉 ” 字用法比較研究 福建師大福清 孟 討生羗 在養 不在殺 將 見 “ 五陰譬喻經 漢 文 不在 者也 法鏡經 中 讖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 字結構中的 知 休 結合之 當 1993 者何?蓋 漢 2 漢漢 者何 個動詞或動詞短語組 為語法標 者 謂 第九卷 根據的底 3 2 呂叔湘 頁 165 按 中古漢 用 “者” 字 文言虛字 可 實際 因 字結構 山西 而解植永 者何? 看來 語錄中出現 語錄中都有 是主語 29 又 的 頁 15 2010 “...者, ...” 式 詞的無繫詞句 社 者何 中只說 在唐 直到南宋的 ... 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論 語 文只說 在 而且出現頻率不高 研究 韓山師專學報 例如 但是 卻也 句的謂語時 連 1 3 文獻中出現得相當晚 不得漢語研究者青睞 及連詞 也明顯沒有考慮到活躍 之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8 中土非 者 但 字結構 7 言 來討論單字 的文 所以者何 理 個問題 次 漢 支婁迦 幾 每位 的術語 文 為 又 是參考 E. Zürcher, “A New Look at Earliest 文的附錄 “Buddhist Texts of the Later Han From Benares to Beijing: Essays on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Canada : MOSAIC Press, 1991, p. 297) 及 Jan Nattier,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okyo : IRIAB, 2008 談 更是 經者的 經常和 羅語 “ta kis̱ a eḏu” hetoḥ” 語 即使如 及或深入 7 討 何經 犍 梵語 “tat kasya 可能是沒有和印度源語進 原因 源語之 解 字的文 對 樣的句子來 的語 之困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對 的印度源語 者何 和印度源語如何對 貳 本 論 壹 語在中土又如 看來 所以者何 不管研究古 用語 者何 入中土的漢 者何 原是 6 或許漢 果 四 列 含 及 但對照現存的梵語寫 者何 家寧 Jan Nattier 藏 不是直接 自銅鍱部 及漢 的印度源語來說 間的對應關係完 7 五陰譬喻經 中古 是 目了然 經的 字構詞 第 1 期 頁 68-73 西晉漢 詞條類 不 只 方式排列在 中世印度語 如 犍 沒有 在 法鼓 及 學院數位 漢 和 者何 並沒有任何說明 經的 但連結到的經文 字研究 文字學碩論 2006 民出 國 語 9 個詞條 中只說 頁 24 “ 表除了 多含 ...者何” 中 問原因 外 四 而 期傳 9 辛嶋靜志 等學者 羅語 非犍 便 出現 羅語的中世印度語 討目前 知幾種可能的印 “tat kasmāt hetoḥ” 韓燕 林 論梵文 ṭ ḍ 的音 社 1957 學與研究出 收入 社 原載季 季 林 中印文 關係史論叢 人 第 13 卷 學術論著五 外 林 頁 13-58 2010 參見 Seishi Karashima, “Underlying Language of Early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Christoph Anderl and Halvor Eifring eds., Studies 供詞條出處經文連結外 者何 參見季 2005 資料表 http://140.112.26.229/cbetalexicon/termclass.py?dyn=a&cls=11#pin 有列出 林 8 起 古漢語研究 藏組 因 經中就 對 8 文完 漢漢 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傳的巴利 經 將現存各印度語言的表 在 度源語 為是安世高的助手 還是有很多相應之處 尤 所對譯的印度源語 經又可能如季 地域方言流傳 的研究 ? 也不見有 者何 的討論都有待補充 討 者何 的來源 結構及意 當然更無從 及 結構 文獻 對 個角度深入 10 巴利 “taṃ kissa hetu” 6 等印度源 究 析而開展出 文打算從 使用來翻 經 出 漢語 還是研究 語交 9 研究漢 因而也就不知 知古德怎麼會翻 故 俗語 “tat kisya heto” “tat kasm t hetoḥ” 然而 對 何 所以者何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Christoph 漢 大學漢語言 Harbsmeier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 Oslo : Hermes Academic Publishing, 2006, pp. 355-366. 中 經 依據的語言 頁 293-305 辛嶋靜志著 載 漢語史研究 刊 第 文堪 輯 巴蜀 期漢 社 2007 談 者何 的對等梵語 目前 知 所以者何 主要有 11 10 類 “tat kasya hetoḥ” 和 “tat kasm ddhetoḥ” 連音還原是 tat kasm t 外 就是不規則的連音變體 主要是丟失 hetoḥ 的 “ḥ” 只剩 “tat kasya heto” 和 “tat kasm ddheto” 值得注意的是 大 部 的梵 只出現 “tat kasya hetoḥ” 妙法蓮華經 11 千頌般 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14 無量壽經 吒婆樓經 相對地 魏? 土文獻與 含 期 頁 177-204 寫 世紀 文 用香 無量壽經 孝 為 在 者何 的對等梵語 部經中看到 多 11 殘卷 Saddharmapu ḍarīka 見 Vimalakīrtinirdeśa 維摩 經 細情況 勝弥編 者何 見 見 類 但目前只 妙法蓮華經 見香 15 Pañcapāramitānirdeśa 處 “kiṃ k raṇaṃ” 法護 (T09, no. 263, p. 106, a14) 改訂梵文法華經 京 山喜 林 法華經 11 七 參見荻原雲來 頁 226 1994 土 世紀 現和研究 16 第 Conze Edward ed.,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 Roma, Is. M.E.O., 1957. 參見劉震 海古籍出 殘卷 者何 社 蘭 他刊 社 的 而編 京都 同朋社 1983 長 Gilgit 參 頁 55 含 20 修身經 2010 傳原初梵 頁 139 143 含 36 想滅 對等漢 修――關 142 吒婆樓經 長 含 吒婆樓經 28 但從漢 (T01, no. 1, p. 110, a20) 簡稱 D. 9. Poṭṭhapāda-sutta 文 殘卷 梵 Paul Harrison, 更能與漢 Jens-Uwe Hartmann and Kazunobu Matsuda, “Larger Sukhavat vy has tra”, 只能根據越建 in Jens Braavig ed.,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I, 為例 Oslo : Hermes Pub., 2002, p.202 No.3b; folio216r3 約 對應 梵 長 第 237 的段落 出 處雖也 者何? 吒婆樓經 經文 “taṃ kissa hetu? sahet hi poṭṭhap da sappaccay purisassa saññ uppajjanti pi nirujjhanti pi.” 的梵 的 Dīrghāgama saṃjñ ...nirudhyaṃte 梵志!有因緣而想生 有因緣而想滅 看來 巴利 長部 AAA 無量壽經 大學出 主要出自尼泊爾 參校 禪定與 的 長 在談及 次 “tat kasya hetoḥ” 出現 參見 Haribhadra, Abhisamayālaṃ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vyākhyā, ed. by U. Schøyen Collection 中也有 對照研究 半葉的吉爾吉特 同樣是吉爾吉特 Gilgit 36 Pṛṣṭhapāla Wogihara, Tokyo :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1973, p. 29, 38 14 經 與語言――出 Dīrghāgama 20 Kāyabhāvanā 殘卷中 當中有四處 “tat kasaya hetor” 注 現 13 無量壽经の諸 是西元 五波羅蜜 26 12 孝 陳明 文 見 可惜沒有對應的漢 Saddharmapu ḍarīka 有 寶塔品 也是 “kiṃ k raṇaṃ” 者何 Atuuji Ashikaga 為底 SUKH VAT VY HA, Kyoto, 1965 10 梵 是 36 17 悲華經 說無量壽經 中有專文討論 他 含 則只出現 “Why is that” 經比較研究 2013 有些梵 僧鎧 (T12, no. 360, p. 279, a5) 英 長 36 Pṛṣṭhapāla 如 Karu āpu ḍarīka-sūtra 中有“tat kasya hetor” Sukhāvatīvyūha Dīrghāgama, 20. Kāyabhāvanāsūtra 長 殘卷 Dīrghāgama 16 “tat kasm ddhetoḥ” 12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 金剛經 殘卷 15 20 修身經 如 Saddharmapu ḍarīka 13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12 含經 屆梵學與 殘卷尚 梵 巴 有校訂 漢 學研討會 出 之比對 語言 D. vol.1, p. 181 經 比 處資料來源 吒婆樓經 文學與哲學 會 論文 七世紀 17 Yamada, Isshi ed., Mahakarunapundarika Sutra, London : School of Oriental 談 Mahāparinirvā a-sūtra 延經 積經 19 雜 21 殘卷 含 另外 大般涅槃經 18 對應經的殘卷 20 也有 他梵 所以者何 13 迦 Kātyāyanaḥsūtra 大寶 Ratnarāśisūtra 交 使用 種 Kāśyapaparivarta 23 22 Ernst Waldsmidt ed., Mahāparinirvā a Sūtra, Berlin : Academie Verlag, 1950. 19 德國 險 在吐魯番 現的梵 好和 雜 kasm ddhetoḥ” p. 85, c26 對應 不 含 第 經中的 Turfanfunden, iii, p.? 按 kasm ddhetoḥ" 網站 有 處與宋 求那跋 羅 雜 含 21 殘卷是用 期南 覽 婆羅迷 辛嶋靜志並沒有給出 梁 龔 大寶積經 京 山喜 林 2008 Early South Turkestan Br hm 中頁 46 出現 4 營 比丘品 處 "tat 故 的對等漢 有 者何 何 故 的對等漢 有 者何 何 故 種合刊 商 世紀 頁 121 中 “tat kasm ddhetoḥ” 又 同 頁 129 印 “tat kasya heto” 參見鋼和泰 館 名著 及會 大寶 刻 1977 品 又 羅 維摩 “kiṃ k raṇaṃ punaḥ s ryo jaṃb dv pe udayate” 陽為何在閻浮 玄奘 經 頁 449 升起? 中 “kiṃ k raṇaṃ” 支謙 奚 藏 ི འི ་ ི ་ ། 又 梵 第 品 “kiṃ 何故 k raṇaṃ tath hy et ni puṣp ṇi na kalpayanti na vikalpayanti” 頁 272 中 為 頁 316 319 麼呢? 之 如 是因為 中 “kiṃ k raṇaṃ” 是獨立句 者何 字體抄寫 研究 24 對應 梵語 京 — (T11, no. 310, “Some Buddhist Sanskrit Fragments from the St. 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約九到 抄 Gupta Script 使用 “tat kasya hetoḥ” 和 “tat kasm ddhetoḥ” 外 第 故 , A Survey p. 644, a18) 參見 Seishi Karashima and Margarita I. Vorobyov-Desyatovskaya, 笈多字體 參見 M. I. Vorobyova-Desyatovskaya, The Kāśyapaparivarta 除了交 中 次完整的 “tat kasm d dhetor” 何 疆于闐 梵 of the Sanskrit Frag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inese Saṃyuktāgama―雜 含經相當梵文斷 述 殘卷 Buddhica V, Tokyo : IRIAB, Soka University, 2002, pp.29-31. 第 15 經的 者何 (T02, no. 99, p. 3, b2) 對應 參見 Chung, Jin-il 鄭鎮 頁 VII 經 24 (Romanized Text and Facsimiles), in Bibliotheca Philologica et Philosophica 23 中出現 五波羅蜜多 出土 又 載經文亦無出處頁碼 編號 Or. 8212 / 103A+B 的殘卷 序言 維摩 Vimalakīrtinirdeśa 寫的梵 T02, no. 99, Sanskrittexte aus den 無緣得見 根據鋼和泰在 積經迦葉品梵藏漢 參見 C. Trip ṭh : Fünfundzwanzig Sūtras des Nidānasaṃyukta, Berlin 1962 大英博物館收藏 者何 次 “tat 巴利 相應部 Kaccāyanagottasuttaṃ S. 12. 15 中並沒有可對應的 “taṃ kissa hetu” 20 中出現了 Kātyāyanaḥsūtra 22 迦葉品 Pañcapāramitānirdeśa 如 and African Studies, 1968. 18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14 藏 研究會編 大 大学出 支謙 些花既不妄想 羅 無對應 玄奘 出處參見大 ེ་ ི འི་ ི ་ཞེ་ ། 梵文維摩經—ポタラ宮 会 也不 則 和 大學綜合 藏寫 に づく校訂 2006 Seishi Karashima, “Sanskrit Fragments of the K yapapaivarta and the Pañcap ramit nirde a in the Mannerheim Collection” 頁 112, 7. Reu. 及 SK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1) ”, Annual “tat kasm d dheto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者何” Soka University (=ARIRIAB), vol. 10, 2007, pp. 45-6. 10. 玄奘 T07, no. 220, p. 1015, b19 Reu. 及 “ 者何” SK 大般 藏 波羅蜜多經 卷 583 ེ ་ ི འི ་ ་ ་ཞེ ་ ། 又 同 “kiṃ (atra)k raṇaṃ” T07, no. 220, p. 1015, b27 藏 ེ ་ ི འི ་ ི “ 文 頁 113, 疑對應玄奘 參見 Annual Report of 談 關 “tat kasya hetoḥ” 的語法 析 所以者何 目前 知 有 15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16 種解 法 “tat kasya hetoḥ” 非常簡短 定哪種語法 tat : (tat) 指示 名詞 kasya : (kim) 疑問 飾 hetos (tad) 單數 詞 中 (kim)疑問 詞 hetoḥ (hetu)名詞 陽 種解法的差異在 27 主格 P ṇini 尼 那 單數 屬格 修 屬格 彼 中 單數 屬格 單數 麼 何 名詞 形容詞 屬格 genitive 疑問 從格 ablative 1995 學研究室編 金剛般 頁 95 又 陳明 文 解法略有不同 屬格 單數 大學出 26 瀋陽 2013 27 塔翻 詞 tat : 搭配 hetu “ 名詞 體格 ” “原因 單數 理 ” 期 屬格 hetu 也 社 經比較研究 單數 對 金剛經梵文注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 都將 ka 視為疑問 Dictionary of Pāli, Part I pronoun. 元 意思是說 當意味 來表 原因 的語尾變 他住 指對象是同 原因 的 時 Kāśikāvṛtti 並舉 例中 anna 食 的原因 anna 用第 者 Rama Nath Sharma 指出 個 亦即 者是同位語關係 格變 2.3.27 說 “sarvan mnas tṛt ya ca” 中 名詞而言 者 學研究中心 為在 關係 及字 第 撰 也可用第 格 對 經文 Kāśikāvṛtti 注解 蘭 頁 24 雖然梵語文法 經文 中 “hetu abdasya prayoge hetau 的英 次 麼的” kasya: “ 2.3.26 及 2.3.27 論及了 對 原因 指出 vasati hetu 和 anna 如實出 格 即屬格 格 annasya 對 帕尼 頁 197-8 2013 小組 台 與語言――出土文獻與 hetor : hetu-, 陽 社 波羅蜜經 格 文 好 “ṣaṣṭh hetuprayoge” Kāśikāvṛtti 注解 搭配 “hetu” 擇 例 “annasya hetor vasati” 他為了食物而住 University (ARIRIAB), vol. 7, 2004 參見如實 要用第 個名詞要用第 物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25 參考 身或 28 dyotye ṣaṣṭh vibhaktir bhavati” 從格 疑問 “kasya” “hetoḥ” 七世紀的注 體格 他資料來 2.3.26 說 當搭配 hetu 時 單數 從句子 Aṣṭādhyāyī 首 原因 只能藉 的 或許可 “hetoḥ” 麼 kasya 名 詞 單數 詞→形容詞 陽 hetos: (hetu) 陽 tat 中 析較對 很 或 疑問形容詞 指出 詞 interrog. adjective 名 詞 筆 是有必要的 因為句子中 不是像有財 形容詞修飾關係需彼 個緊鄰名詞間的 之形容詞修飾關係 數格 那麼 而同位語關係 則僅需格 interrog. P.T.S., 2001, p. 600 者的 名詞視同名詞 就應是同位語關係 但根據 Margaret Cone, A 巴利 ka 是疑問 疑問 強調 28 參見 Sharma R.N., The Aṣṭādhyāyī of Pā ini, Part III, New Delhi, 2002, pp. 131-133 談 所以者何 17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18 “sarvan mno hetu abdasya prayoge hetau dyotye tṛt y vibhaktir bhavati” 意思是說 “hetu” 來表 詞也可用第 對 麼 原因 格 即 格 時 的語尾變 kena hetun vasati 意思同 yasya hetor vasati 他住的理 yena hetun vasati 意思同 格 第 原因 的 它的語尾變 名詞 大疏 像 k raṇa, nimitta, prayojana 等等 他為 kena nimittena vasati 外 漢 撰 都可 原 29 他為 麼住? kasya nimittasya vasati 他為 麼住? 麼住? 麼 的 , 單數, 屬格, “ 名詞, 中 麼的” , 單數, 從格, “ 麼” , 單數, 屬格或從格, “原因” 者何” “何 的出處很多 例如 : “ 緣故?” , 單數, 主格, “那” 名詞, 中 何 故 no. 225, p. 489, b24) 又 有 種 元魏 何 故” 29 “彼何 因”30 彼何 ) 般 故 因 因 僅 有 (如 笈多 彼何 (如 處 經 經 德 3 大明度經 8 悉持品 (T08, 姚秦 鳩摩羅 者何? (如 T08, no. 235, p. 749, b15-18) 何 者何? 但考察笈多 誤 國吳 支謙 故?... “tat kasya hetoḥ” : 處 支婁迦讖 (如 陳 T08, no. 236a, p. 753, a6) 故 (如 T08, no. 237, p. 762, b7) 唐 故?... 蜜經 漢 “tat kasya hetoḥ” 金剛經 流支 何 何 30 法 菩 諦 麼住? kasm n nimitt d vasati 析如 麼緣故?” 品 (T08, no. 224, p. 431, c1) 類句子中 格到第七格的語尾變 麼住? 中 kasya 和 kasm t 實 而且任何 hetu 的同 他為 他為 hetoḥ: (hetu) 陽 必須和 kiṃ 同 更指出 kasmai nimitt ya vasati kasmin nimitte vasati kasm t: (ka) 疑問 對象 格 細 名詞, 中 第 麼住? 他為 者都是從格 kasya: (ka) 疑問 格 看來 “kasm t hetoḥ” 中的 kasm t 和 hetoḥ 也是 述例句中 kiṃ 句用 注 “ kasya hetoḥ” 中的 kasya 和 hetoḥ 是同位語 tat kasm t hetoḥ: “那是 II 詞 例句 nimitta 使用了第 名詞 和 個都是屬格 搭配 hetu 來表 是任何 是疑問 的對應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和 “tat 自 kasm t hetoḥ” 同位語 格 “hetun ” 時 kiṃ nimittaṃ vasati 名 者何 tat : (tad) 指示 因 的 hetu 如 可 個 有關 tat kasya hetoḥ: “那是 句用屬格 用屬格 “hetor” 和 當意味 格外 搭配 ... hetu 和 kiṃ 指同 世紀的 Mahābhāṣya 名詞 麼住? 者 Rama Nath Sharma 指出 在 搭配 “hetu”使用 的 Kāśikāvṛtti 並舉例 他為 instrumental 元前 原因 除了第 kasya hetor vasati 英 誰 當意味 淨也有 T08, no. 239, p. 772, a17-20 種 法 ) 金剛能斷般 Skt. Dharmagupta 真 波羅 T08, no. 238, p. 767, a15 按 經有 58 彼何 雖然 者語 (p. 769, c23) 僅 例 因 相 極可能是形近而 談 ེ་ ིའི་ ི ་ཞེ་ ། 31 藏 不 人的看法 他 從格 因是 經解決 述語法 比起 較疏遠 但是 析 便可 對照 原 維摩 32 但解 從格 也不是沒有根據的 種 迂說法 同理 hetoḥ 來表示 periphrase 中的 hetoḥ 應 看來 J. S. Speijer 中 對等的拉 大學綜合 經 京 大 頁 101 支謙 無對應句 34 論證並不算充 原 研究 大学出 梵語 会 研究会編 無對應句 支謙 玄奘 鳩摩羅 玄奘 梵藏漢 頁 40, 100 2004 tat 又 經 為帕尼尼等語法學家 定錯 便考察巴利的情況 聽 頁 76, 86 處支謙 鳩摩羅 是對 者 藏 中說 任何回答 者藉 用主要是說 為何 引出進 36 立的理 說明的問句 者 也就 並非要 例如 Yassa kho panassa, v seṭṭha, tath gate saddh niviṭṭh 者何 玄奘 及巴利 自問自答有關前面談及之 是說 則 則 35 “taṃ kissa hetu” m laj t patiṭṭhit daḷh asaṃh riy samaṇena v br hmaṇena ེ ་ ི འི ་ ་ ་ཞེ་ ། 也對 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或 tat kasm d dhetor 參見 梵藏漢 維摩 實也支持 J. S. Speijer 巴利 taṃ kissa hetu 語 “cujus ེ ་ ི འི ་ ི ་ཞེ ་ ། 既對 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也對 參見大 語和梵語的關係畢 “tat kasya hetoḥ” 中的 hetoḥ 亦應解 鳩摩羅 對照 注 雖然不能據 頁 41 的對等漢 者何 及 因 經 kasm d dhetoḥ 經 的看法 儘管 維摩 現巴利 用 意味原因之詞的屬格 拉 考察 “tat kasya hetoḥ” 的對等巴利 “taṃ kissa 為 啟 在藏 利安語來說 hetu” rei causa” 說明主張 從格 的理 31 他印度 梵語學者 J. S. Speijer 卻不贊同帕尼尼等 33 從格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20 現 原因 解 19 ེ་ ིའི་ ་ ་ཞེ་ །32 看來帕尼尼等梵語語法學家 的問題 所以者何 v devena v m rena v brahmun v kenaci v lokasmiṃ, 個 者何 33 按梵語及巴利語法 因之詞 原因 單獨 從格 就可 從格表示原因 之詞來表示原因 種表 表示 原因 如 反而還要搭配像 “hetu” 等字 方式 迂 是屬格 對應 “kasya” 35 巴利 支部 第 3 第 100 經 Lo akapallasuttaṃ (P.T.S., A., vol.1, p. 249) 複合 中的 “taṃ kissa hetu” 對應 中 詞 那麼就得用屬格搭配 “hetu” 的從格 亦即 意味原因之詞 (gen.) hetoḥ 26, p. 433, a24) periphrase (abl.) 參見 J. S. Speijer, Sanskrit Syntax, Leyden: E. J. Brill, 1886,§102, pp. 74-75 §193, pp. 137-140 J. S. Speijer 為 “kasya hetoḥ” 的對等拉 36 沈林林 魏晉南 何 語是 “cujus rei causa” 中 “causa” 則是從格 對應 “hetoḥ” 參見 J. S. Speijer, Sanskrit Syntax, Leyden: E. J. Brill, 1886, p. 138 注 1 為 梵語學者 J. S. Speijer 稱為 Speijer 並指出 意味原因之詞 “cujus rei” 意味原 不和 “hetu”併 說法 34 不自 名詞的 句式 的句子中 對 件或 且獨立 語言文字學碩論 朝 經疑問 含 11 鹽喻經 的 詞研究 指出 為的原因進 句 2006 位 問 經大量地 種用法......均用 表因和表果的句子之間 頁 20 者何 (T01, no. 用 者 自問自答 南京師範大學漢 談 所以者何 21 tassetaṃ kallaṃ vacan ya– ‘bhagavatomhi putto oraso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22 句是 “kissa hetu mus bhaṇe” 他為何會說謊? mukhato j to dhammajo dhammanimmito dhammad y do’ti. 給了 樣的解 說 Taṃ kissa hetu? Tath gatassa hetaṃ, v seṭṭha, adhivacanaṃ “Kissa hetūti kissa hetu kiṃhetu kiṃk raṇ kiṃnid n ‘dhammak yo’ itipi, ‘brahmak yo’ itipi, ‘dhammabh to’ itipi, ‘brahmabh to’ itipi. 悉吒!哪個人他對如來的信心是 固 是沙門 中 D. 27 Aggañña-Suttantaṃ 婆羅門 神 都不能破壞 那麼對他而言 建立 魔 紮根 梵 如 或世 確立 任何眾生 樣說是適當的 是世尊的親生孩子 是從 世尊的 嘴巴出生 是法 法 造 法的繼 是因為 稱號 人 如來有 也有 是 法身 生 慣用 可 得知 kiṃnid n 個稱號 也有 梵 也有 身 40 kiṃpaccay 為梵 經文中 “taṃ kissa hetu” 的 taṃ 就是指前面 淨信者可自稱是 是 為了進 子 解 便自 麼原因? 然 41 的注解 個稱 小 說 如來 為何 解說 如來 如 世紀 不 Pārāyanavaggo 品 37 39 些同 語 的理 如何解析呢?在 第 1137 部都是 經 Suttanipāta 並且慣用 系列同 為是西元 詞來解 經 中的語詞 世紀 K. R. Norman 則 有關 為不應晚 的 西元前 參見 Oskar Von Hinüber, A Handbook of Pāli Literature, New Delhi : 38 kiṃhetu : (kiṃ-hetu) m. sg. abl. 39 “k raṇa : n. cause, reason; ground; motive; means;...—abl. k raṇ , because of; 小部 “kiṃ-k raṇaṃ, kiṃ-k raṇ , adv. for what reason? why?” (見 Margaret Cone, A Dictionary of Pāli, Part I, P.T.S., 2001, Khuddakanikāye Cūḷaniddesapāḷi 中 對 經 kiṃk raṇ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97, pp. 58-9 不壞 出問題 “taṃ kissa hetu” 又自答之 巴利 “taṃ kissa hetu” 彼岸 句 的注解方法 經常是套用經藏中常用的慣用詞構或句構來 for the sake of (+gen. or ifc).” 又 那麼 詞或 38 而且 kissa hetu 的 Mahāniddesa 和 Cūḷaniddesa S. Lévi 子 詞來解 kissa hetu 意思等同 kiṃhetu 部 個 號 壞淨信者可自稱是 系列同 麼原因? 婆悉吒! 個稱號 為法 kiṃpaccay ti – kissa hetu.” 婆 pp.603, 674) 又 “kiṃk raṇ : (Abl. of k raṇa) by reason of what, i. e. why?” 見 T.W. Rhys Davids &William Stede e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T.S., 中的 kissa hetu 原 1993, p.211 又 Buddhadatta 解 “kiṃk raṇ : adv. by reason of what ?” (見 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 1957, p. 37 Cūḷaniddesapāḷi 引 小 小 經文出自 的 文 觀研究 即 Cūḷaniddesa CSCD 碟 小 4.0 85 ) 又 小部 中有 40 kiṃnid n : (kiṃ-nid na) n. sg. abl. 參見 nid na : n., cause, ground; underlying and determining factor; antecedent; occassion. (Margaret Cone, A 談 從格變 意思都是 實 有 表示 巴利 hetu 3 目前 paccay 原因 的 k raṇ 的從格 知 23 24 麼緣故 都是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他人 迂說法 periphrase 巴利也 可用複合詞表示原因 或需搭配名詞屬格 如 4 所以者何 例 1 和 2 42 複合詞的形式出現 如 4 例 例 ahaṃ pitaraṃ dhammikaṃ dhammar j naṃ 中 為了王權 5 idhekacco puttad rassa hetu adhammac r visamac r assa. M. 97. Dhanañjānisuttaṃ., P.T.S., M. vol.2, p. 186. 中 在 者 不 2 的緣故 財產 比丘 麼 !諸 P.T.S., A. vol.1, p.128. 中 像 樣 為了自 或為了 paccaya : m. reason, cause, ground, motive, means, condition. -- Abl. paccay as adv. by means of, through, by reason of, caused by. (T.W. Rhys & Davids 是 麼?諸 麼為因 起源 是 麼 根源 無明為因 起源 無明 比丘 !如 述 無明 根源 無 無明的緣故而有 諸 misakiñcikkhahetu v Dictionary of Pāli, Part II, P.T.S., 2001, p.561) 41 中 明 來源 A. 3. 28. Gūthabhā īsuttaṃ., M. 38. Mahāta hāsa khayasuttaṃ., P.T.S., M., vol.1, p. 67. 來源 他殺了哥哥的獨生子 sampaj namus bh sit hoti. ‘‘Saṅkh r avijj nid n bhikkhave, avijj paccay saṅkh r ,...” 者 Iti attahetu v parahetu v “Saṅkh r cime, bhikkhave, kiṃnid n kiṃsamuday avijj samuday avijj j tik avijj pabhav . Iti kho, 為非法 S. 3.19., P.T.S., S. vol.1, p.92. 中 43 殺了如法的法王——父親 kiṃj tik kiṃpabhav ?” Bh tu ca pana ekaputtakaṃ s pateyyassa k raṇ j vit voropesi. 3 個人因為妻兒的緣故而 為故意妄語者 5 1 可能有 他 issariyak raṇ j vit voropesiṃ. D. 2. Sāmaññaphalasuttaṃ. 而 nid n 如 或為了蠅頭小利 因 從 述 小 的解說 paccay 的慣用句型看來 及 hetu 可 k raṇ nid n 斷定 “taṃ kissa hetu” 中的 kissa 的確是屬格 hetu 則是從格 那麼 怎麼理解 kissa hetu 間的屬格關係呢?考察 維摩 “tat kasya hetoḥ” 和 連音還原 “tat kasm ddhetoḥ” 用 44 而 世紀 師子賢 經 梵 經常交 使 現觀莊嚴論 明 tat kasm t hetoḥ Haribhadra 的 &William Stede e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T.S., 1993, p. 384) 42 參見 O.H.de A. Wijesekera, Syntax of The Cases in the Pāli Nikāyas, Published by the 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Pali and Buddhist Studies, 43 處 列是 觀研究 CSCD “issariyassa k raṇ ” University of Kelaniya, Sri Lanka, 1993, §122.d, §146, pp. 152-3, 183 44 參見大 大學綜合 研究 碟 4.0 的經文 “issariyak raṇ ” P.T.S. D. vol.1, p. 85 梵語 研究会編 梵藏漢對照 維摩 談 般 波羅蜜多 vyākhyā 中 也有 45 處 對 “tat kasm d dhetoḥ” 注解梵語 “tat 現象 尼尼等學者的梵語解說 或許可 kasm d dhetoḥ” 則是同 按巴利注 是 語 可 梵 經 的交 是被理解為 kasm t 疑問 問詞 即梵語 ka Pr krit 來無疑是被當 時 疑問 就 為注解 Kaṃsav. 49,6 相當 47 不管是 還是 是 從格 少覺音從 是屬格 出來 在注解 中部 第 M. 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ṃ., P.T.S., M. 段經文時 vol.1., p. 85. Ayampi, bhikkhave, k m naṃ d navo sandiṭṭhiko dukkhakkhandho k mahetu k manid naṃ k m dhikaraṇaṃ 實 k m nameva hetu. 是 46 ki a 沒有在巴利文獻中反 用 kasm hetu 或 kamh hetu 解說 kissa hetu 不 蘊經 13 中 比丘 ! 就是諸欲的 輩子看得到的 緣 Pischel 在討論俗語的疑 M gadh 屬格 相關的同位語解說也不是沒有出現 亦即 kasya 和 hetoḥ 俗語 k sa 然而 k sa 原 而推論巴利 kissa hetu 間的屬格關係應也是同位語關係 有趣的 便指出 屬格 而是從格的同位語關係 種現象 說 名詞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26 與 從格 如 M gadh 語中 ki a k laṇ do = kasm t k raṇ t 因 也有 使用 或 使用和師子賢的注 名詞 從格 並非表面的屬格關係 俗語 按帕 “kasya hetoḥ” 中的 hetoḥ 是 了梵語 “kasya hetoḥ” 中的 kasya 實 種理解 “tat kasya hetoḥ” 和 “tat 傳統理解 維摩 有 “kasya hetoḥ” 中的 hetoḥ 是屬格 kasya 和 hetoḥ 是同位語 的關係 25 Abhisamayālaṃ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 kasya hetoḥ” 從格 所以者何 欲為緣 患 欲為因 就是 欲為 諸欲 覺音就說 Kāmahetūti- d su paccayaṭṭhena k m assa het ti k mahetu. 和巴利 kissa M laṭṭhena k m nid namass ti 48 kāmanidāno. 都可參考梵語 Liṅgavipall sena pana k manid nanti vutto. K raṇaṭṭhena k m adhikaraṇaṃ ass ti kāmādhikaraṇo. 經 45 2004 Liṅgavipall seneva 49 pana k m dhikaraṇanti vutto. 50 頁 40, 100 參見 Haribhadra, Abhisamayālaṃ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vyākhyā, ed. by U. Wogihara, Tokyo :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1973, p. 29, 38. 46 47 對照藏 ེ་ ིའི་ ི ་ཞེ ་ ། 和 ེ་ ིའི་ ་ ་ཞེ ་ ། 中的屬格助詞 འི 也證明了藏 文的屬格助詞 確實有表示 名詞間是同位語的用法 參見廖 聖 實用 西藏語文法 台 法鼓文 2002 頁 367 同位關係 ed. by Dvived , Durg pras da [Hrsg.] , 1888. 按 Kaṃsavadha 是 名稱 48 Motilal Banarsidass, 1981, p. 357. 按 Kaṃsav. = Kaṃsavadha, eṣa r kṛṣṇa, 49 部劇 nid namass ti nid naṃ assa ti. assa R. Pischel, A Grammar of the Prākrit Languages, tr. by Subhadra Jh , Delhi : 者 eṣa r kṛṣṇa imaṃ-, 保留了中古印度的 M gadh 語 nid naṃ : nid na-, 原因 理 , n.sg.nom. (/它), m.sg.Gen. 指 dukkhakkhandho Liṅgavipall seneva liṅga-vipall sa-, 部戲劇的 liṅgavipall sena eva. 方面的訛誤, m.sg.instr. liṅgavipall sena 方面的訛誤 liṅga- : n. 談 所以者何 27 28 Kāmānameva hetūti idaṃ niyamavacanaṃ, k mapaccay 中 uppajjatiyev ti attho. 助緣的意思而言 關 說 欲為因 就根源的意思而言 諸欲是它的緣 k mahetu 欲為緣 k manid no 中 k manid no 不 不 說 的訛誤 述 意思是 欲為緣 k m dhikaraṇo 經文中 k m dhikaraṇo 段 文中 就是 可 小 的模式 得知 裏的 hetu 是從格 k m dhikaraṇaṃ” 時 被說為 看到的 可 也可 但注解 “k mahetu k manid naṃ 他很善 nid naṃ 地說 “k m assa hetu” 因為 疏 調 50 生殖器 意思是 特徵 [文法] 都視為受格 但 疏 同 注 的解 有關 “kissa hetu” 的巴利 注 副詞用 顯然也 的解說模式 大家法護 的注解 不 因為 hetu 是主格 是陽 中他直接改 中 語尾變 因 不 被說為 k ma-adhikaraṇaṃ 的訛誤 : 按 注解者或許 小部 注 而去 ? 名詞 中 你夜裡為了 單數 述帕尼尼 名詞 中 中 的另 餓鬼 注 注 卻出現 次不同 你夜裡去哪裏?又為了 麼緣故而去了哪裏? “kissa hetu” 受格 之 nimittaṃ vasati” 的例子 疑問 覺音都是遵 解說的經文是 “rattiṃ kuhiṃ gacchasi Petavatthu no.246. 中 麼緣故 知 注 連音還原是 Kissa hetu ti “Kissahetūti kinnimittaṃ.” kissa hetu” 就是 疏 並沒有反駁 與覺音大約同時 在 Dhammap la kiṃ nimittaṃ 是 是 也就是說 目前 Khuddakanikāye Petavatthu-aṭṭhakathā 參考 經文中 k m dhikaraṇo 應 eva : 表強 就是 “Liṅgavipall seneva pana k m dhikaraṇanti vutto” 為 m. 訛誤 vipall sa- 句經文還 引經文 k mahetu 時 “kiṃ nimittaṃ” 是用來解 特徵 實 連音還原是 k mahetuṃ ti 為同位語之解說 還是 因 諸欲是它的因 是 “k mahetuṃ k manid naṃ k m dhikaraṇaṃ” 小 “k m nam hetu” 時 他就視 k ma 是 hetu 的可能 “k mahetunti” 是明確肯定 用從格的 k ma-paccay adhikaraṇaṃ 等詞的同位語 有另種解 諸欲是它的緣 “k m nid naṃ assa” “k m adhikaraṇaṃ assa” 諸欲的緣故而產生 現覺音注 遵 經文 因的意思而言 k ma-adhikaraṇaṃ “K m nameva hetu” 的 說 的訛誤 被說為 k ma-nid naṃ 諸欲是它的因 在 諸欲是它的因 “K mahetu” 等等 諸欲是它的因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才能 注 因 nimittaṃ 須 51 副詞用 Mahābhāṣya kiṃ 大疏 “kiṃ kiṃ 和 nimittaṃ 應是同位語關係 單數 受格 巴利 注 常會 而且 k ma-nid na- 要與 dukkhakkhandho 配合 在 文 “M laṭṭhena k m nid namass ti k manid no” k manid no 並接著指出經文中的 k ma-nid naṃ (n.sg.nom.) 是錯的 51 nimitta, n. --ground, reason, condition, in nimittena (Instr.) and nimittaṃ (Acc.) as adv.=by means of, on account of DhA.III,175 (Instr.) PvA.8, 97 (j ti-nimittaṃ), 106 (kiṃ nimittaṃ=kissa hetu), 242. (T.W. Rhys Davids &William Stede e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T.S., 1993, p. 367.) 也 談 用 字 法 解說語 所以者何 29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30 法護用 “kiṃ nimittaṃ” 注解 巴利 “kissa hetu” 或許可視為用 kiṃ 解 kissa 用 nimittaṃ 解 hetu taṃ : (tad) 指示 也就是說 kiṃ 和 nimittaṃ 的同位語關係就是 kissa 和 hetu 的 關係 而 Rhys Davids 等 是受格 或許 法護不是用 編之 巴英字 是根據 字 注的 nimittaṃ 法 來注 52 之 會 不 也有可能 只是用同 hetu : (hetu) 陽 考察對 等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那麼 Geiger 的主張或許才是 確的 處 hetu 獨特的語尾 -u 受格 而是來自古老的屬格及從格語尾 -os 在前面音節時 o 變為 u hetos 而來 確 會導 可 立的 且 根據巴利 實 文 因 和 者何 犍 也不是 語詞 犍 在出土的 Ca gīsūtra 殘卷中 hetos 也的 長期 來 Geiger 的看法 “hetu < heto < hetos” 是 元 1965 應是從格 總結 討論 析 54 直沒有 實 羅語佉盧文寫 大進展 甚 極少 有學者 犍 需修 並沒有很多實質資料可供證明的 出的 John Brough 犍 巴利 kissa 可能是 m./ n., sg., dat./ gen. 部 餓鬼 及 hetu “hetu, -- Acc. hetu (-°) (elliptically as adv.) on account of, for the sake of (with Gen.); e. g. d sa-kammakara-porisassa hetu M.II,187; kissa hetu why? 55 A.III,303; IV,393; Sn.1131; Pv.II,81 (=kiṃ nimittaṃ PvA.106);” (T.W. Rhys 注 參見 k raṇ 秦 羅語 設 實四部 者何 Language, New Delhi :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96, §22, §83, pp. 56 參見 晉 可知 處的 kissa 是中 nid n 念 43 次 秦 何 始 瞿曇僧 長 晉 瞿曇僧 者何 含 婆 西 ―― 期 根據 1次 之 “Kissa hetūti 小 故 中 壹 念 含 kissa 應是屬格 故 故 含 的解說 (T01, 含 (T01, no. 26, p. 570, a29) 何 何 小 Dhammap la T01, no. 1, p. 90, a12 中 者何 耶舍共 婆 又 paccay 的慣用句型看來 含都有出現 現 316 次 參見 Wilhelm Geiger, tr. by Batakrishna Ghosh, Pāli Literature and 但根據法護 Khuddakanikāye Petavatthu-aṭṭhakathā 耶舍共 no. 1, p. 37, b3) Davids &William Stede e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T.S., 1993, p. 733) 72, 123 The Gāndhārī Dharmapada 犍 沿用 kiṃ nimittaṃ” 53 故 56 何 而 “taṃ kissa hetu” 的語法如 52 麼的” , 單數, 從格, “原因” 55 羅語法句經 經的研究 注 , 單數, 屬格,54 “ 名詞, 中 John Brough 出 羅語 *heto = , 單數, 羅語 ta kis̱ a eḏu 和俗語 tat kisya heto 自 1962 音落 “kissa hetu” 中的 hetu 應是屬格或從格 經 漢 音音節的長元音變為短元音 在 “kissa hetu” 中的 hetu 便是經 53 heto 詞尾非 並不是主格語尾變 kissa : (ka) 疑問 語 因而也就不能依據 nimittaṃ 而說 hetu 是受格 而且 亦即 名詞 demonstrative pron. , 中 主格, “那” 為 hetu 語解 麼原因?” taṃ kissa hetu : “那是 壹 例如 含 也出現 10 次 長 含 雜 含 出現 11 次 何 故 (T01, no. 1, p. 61, b28) (T02, no. 125, p. 573, c20) 出 談 漢 經的原 大部 是 西 1994 大英圖 館獲贈 批 富汗 土 西元 羅語 頓大學 設 世紀的犍 但情勢 瑞祺 印度的犍 大為改觀 Richard Salomon 31 地 Haḍḍa 雖不足 出 證 犍 館委托美國華盛 1996 等學者進 58 研究 32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57 羅語寫 部醯羅 羅語文獻 所以者何 與 同 時也另有幾批包含犍 語 經的面貌越來越清楚 中的 研究 富汗巴 西元 世紀 奧 出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8,no. 4, 頁 471-506 吉 犍 收 羅語與 期漢 朱慶之編 58 京 商 薩爾 妙法蓮華經 為個案 經的再思考―― 漢語研究 中 印 館 頁 113-195 2009 世紀間 Richard Salomon 出 1999 Ancient 紹大英圖 Seattle: University Washington Press, 1999 批寫卷 又 續為 斷定 西元 研究出 中除了大英圖 世紀 系列的犍 館的 批寫卷 之 羅語 出土地點應 也是 富汗 西元 140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59 還包含 Senior Collection, Schøyen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等收藏品中的犍 另外 寫卷及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Vol. 1-6 的中文 頁 13-20 收 2013 文 現的佉盧文 及陳明 經卷 出犍 羅語 與語言――出土文獻與 頁 23-120 中華 羅語殘卷 情可連結 有關大英圖 館的 館藏 Pelliot 表 羅語 批寫 印度 梵語 的研究 經原 部醯羅 巴 坦 地 Haḍḍa 研究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系列 的犍 果 指出 並非使用純粹單 Senior Collection 中的 3 瑞祺等學者進 出土 梵語 61 經殘卷 有些 目前 果 4 Bajaur Collection 部 Bajaur 地 約第 學學報 經比較研究 第 13 期 漢 Hermes Pub., 2010 60 大學出 按 Traces of Gandhāran Buddhism 是前 冊的選輯 Richard Salomon, “Kharoṣṭh Manuscripts Fragments in the Pelliot Collection,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Bulletin d’Etudes Indiennes 16, 2000 1998, pp. 123-160. 的對比研究 蘭 Jens Braarvig eds.,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II, exhibition of ancient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Oslo : 批 紹 亦可參考王邦維 論 寫卷及 期 授主持 III, Oslo : Hermes Pub., 2000-2006. 及 Traces of Gandhāran Buddhism : an Collection, the Hirayama Collection, the Hayashidera Collection 及 the 富汗 有些 University Washington Press 羅語文獻 研究計劃的網站(http://www.ebmp.org/ ) 瑞祺 的梵語或犍 經殘卷 地 法國國家圖 使用的語言包含犍 實 中的 館的 Schøyen Collection 大學的 Jens Braarvig 2 羅 件佉盧文殘卷 出土地點是敦煌藏經洞 60 續出 Buddhist Scrolls from Gandhāra : The British Library Kharoṣṭhī Fragments 1 從而使得犍 Bamiyan 59 果 些寫卷揭示了 研究計劃 名稱是 The British Library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Early Buddhist Manuscripts Project 冊 羅語等等 1998 translations reconsidered : the case of the Saddharmapuṇḍar kas tra”, Journal 主要有四 出土 目前 約 參見 Daniel Boucher 1998 : “G ndh r and the early Chinese buddhist 的研究問世 經殘卷 Collection 中的 57 羅語寫 社 61 2003 Richard Salomon 表 “The Senior Manuscripts : Another Collection of Gandh ran Buddhist Scrol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3.1, 2003, pp. 73-92 初 紹 收藏 談 世紀 半到第 世紀前半 大學學者合 在 研究 的犍 霜 即西元 140 羅 雜 文獻 64 62 2007-8 不 據 瑞祺 王朝的迦膩色迦王 63 失字首的 h- 中有 析 的大約 Kaniṣka 時 亦 部 atuspahu-sutra 的殘卷 與 相應部 第 22 相應第 33 經 次 者何 的犍 Andrew Glass 也指出 個寫 manuscripts 2009 果 述 外 對照 他 為 個 eḏu 是 他印度語言的對應句 陽 單數 語法 析 屬格或從格 尤 便 麼原因?” , 單數, 主格,66 “那” 名詞, 中 名詞, 中 , 單數, 屬格或從格,67 “ 麼 的” eḏu : (eḏu, =Skt. hetu) 陽 , 單數,屬格或從格, “原因” http://gandhari.org/a_manuscript.php?catid=CKM0237 及 Andrew Glass, Four Gāndhārī Saṃyuktāgama sutras : Senior Kharoṣṭhi fragment 5 The Bajaur collection: A new collection of Kharoṣṭhī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4),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表初 p. 140. (2008), pp. 103–36 2010 研究 “The Bajaur collection of Kharoṣṭh 再 表有關 閦 國經 的文 65 “More missing Abhirati in an early Mah y na s tra from Gandh ra, ” Eastern Buddhist. The Press, 2007, p. 128, p. 129 “6.1.3.3. Stems in Original -u” 66 Eastern Buddhist 41, pp.23-66. 參見 Andrew Glass, Four Gandhari Samyuktagama Sutras: Senior Kharosthi Fragment 5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4), Seattle : University Washington 另參見 Mark Allon, “Introduction: The Senior Manuscripts”, in Andrew Glass, Four Gandhari Samyuktagama Sutras: Senior Kharosthi Fragment 5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4), Seattle : University Washington Press, 2007, pp. 3-25. 出自 Senior Fragment 5, r19, v37 參見 Andrew Glass, Four Gandhari Samyuktagama Sutras: Senior Kharosthi Fragment 5 (Gandharan Buddhist Texts 4), Seattle : University Washington pieces of Early Pure Land Buddhism: New evidence for Akṣobhya and 64 然而 或許 eḏu 應解 kis̱ a: (Skt. ka) 疑問 的抄寫者經常丟 manuscripts – a preliminary survey, ” Studien zur Indologie und Iranistik 25 63 主格 ta: (Skt. tad) 指示 Strauch, Ingo.在網站 目錄及概述 65 ta kis̱ a eḏu : “那是 http://www.geschkult.fu-berlin.de/e/indologie/bajaur/publication/index.html 初 如 eḏu = Skt. /P. hetu 根據學者的研究 及宋 羅語對應句 ta kis̱ a 單數 是巴利 少 41 部寫在 含 第 269 經 T2, no. 99, p. 70b7 相當 經文中就出現了 eḏu Senior Collection 包含 羅語 巴利 Natumhāka-sutta 求那跋 林自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34 陽 Kuṣ ṇa 前 沙瓦大學考古系和 33 62 四批研究當中 皮 抄寫 目前 所以者何 Press, 2007, p.131 “6.2.2. Third-Person / Demonstrative Pronouns” 67 Andrew Glass 指出 的元音-i- 和巴利 如單數屬格 kis̱ a 樣 斜格 oblique case 中繼續存在著語 參見 Andrew Glass, Four Gandhari Samyuktagama Sutras: Senior Kharosthi Fragment 5 (Gandharan Buddhist 參見 Texts 4), Seattle : University Washington Press, 2007, p.132 “6.2.4.1. kad-” 談 求那跋 羅 外 雜 含 68 text 俗語 梵 當中也出現了 “tat kisya heto” “tat kisya hetu” 69 及 就尼泊爾出土的 Viśuddhi-Parivarta 經 千頌般 秦 鳩摩羅 支謙 而對等漢 前秦 曇摩蜱共 小品般 大明度經 Lore Sander 指出 措詞和 中 梵 漢 念 72 經編輯出 的 關 期漢 般 就 再者 個寫 點也意謂著 經有 只有些微不同 個 “tat kisya heto” 也出現 世紀的尼泊爾 世紀 千頌 Torkel Brekke 和 解讀的 Ca gīsūtra 殘卷 Sander 的古文字鑑定結果 人驚訝 73 個殘卷 而 故 74 根據 Lore 75 約四世紀 可惜 中並無對應的巴利 “taṃ kissa hetu” 又 據 Torkel Brekke 言 個寫 部 Ca gīsūtra 展現 例如 梵語文獻 俗語特點 prakritic features 型的俗語屬格語尾 -sya dhetos” 的對等俗語 “kisya heto” 則 68 和 在西元 的傳 Jens-Uwe Hartmann 而且 Ca gīsūtra 的對等經 目前只有巴利 中部 第 95 經 Ca kīsuttaṃ 鈔經 何 然者 清 相較 明顯接近 來 支婁迦讖 摩訶般 波羅蜜經 則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的是 霜 prakritized Sanskrit 般 71 也有 句對應的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主要出現在第 淨品 及 千頌般 70 36 Buddhist Sanskrit Text 用語 梵 “tat kisya hetur” 說 與 35 者何 在 Schøyen Collection 中 Kuṣ ṇa 王朝的 所以者何 Jens Braarvig eds.,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為 保險的 prakritize 因 76 法是既不梵語 份寫 77 參考 它有梵語 “kasm d 不 Jens-Uwe Hartmann 也不俗語 sanskritize 他語言來 析 語法 Oslo : Hermes Pub., 2000, p. 3. note 10. 69 “tat kisya heto” 和 “tat kisya hetu” 出現在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pp. 12-13, 15-16 次 70 “tat kisya hetu” 出現 + t / p~ “tat kisya hetur” 只出現 次 中 “tat kisya heto” 出現七 次(+ y / v~) 73 參見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p. 1 74 出自 SC 2376/1/5/r5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p.59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參見 般 鈔經 參見 5 泥犁品 5 地獄品 羅蜜經 72 經 (T08, no. 224, pp. 441c25) (T08, no. 226, p. 523, b19) 8 泥犁品 大明度經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p.6 Collection, vol. I, p. 19 71 / MS 2376/1/12b, 1/11b, 1/13a, 1/5, 181a: r5 卷3 鳩摩羅 摩訶般 小品般 波 75 參見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pp. 288-290. 76 參見 Jens Braarvig ed.,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T08, no. 227, p. 551, b11) I, Oslo : Hermes Pub., 2006, p.54 6 地獄品 hetoḥ” 的對等俗語較好 (T08, no. 225, p. 488, b8) 77 按 筆者 為 或許應 說 是 “kasya 參見 Jens Braarvig ed.,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談 所以者何 37 麼原因?” tat kisya heto: “那是 tat: (Skt. tad) 指示 名詞, 中 kisya: (Skt. ka) 疑問 自 , 單數, 主格, “那” 名詞, 中 , 單數, 屬格, 78 “ 麼 的” heto: (Skt. hetu) 陽 漢 者何 綜合 節 , 單數, 屬格或從格, 何 故 可 79 表示之 俗語 犍 羅語 tat kasya tat kisya ta kis̱ a eḏu hetoḥ heto 或語法 對應 要 羅語 巴利 完 taṃ kissa ེ་ ིའི་ ི ་ཞེ་ ། ེ་ ིའི་ ་ ་ཞེ་ ། 字直 tat tat ta taṃ ེ། kasya kisya kisa kissa ིའི། heto eḏu hetu ི ། 俗語 heto 的存在 丟失 ḥ 而只 80 因 目前尚 在 語型也顯露語音 取語 ka 的屬 屬格語尾 -sya 而 hetu 實 梵語寫 也有 利證明 演變途 應如 仍保存的古老的屬格和從格語尾 亦即 hetos > heto > hetu 格 四種語言有如 的梵語 巴利而推論俗語及犍 從而得 確 hetu 是屬格或從 的對應關係 之處 可 羅語的格變 再者 為主語的 ེ 和屬格助詞 འི 也 從而如 和藏 有助 知 對 文 藏 中 肯定 tat 是主格 kasya 是屬格 對源語有 II, Oslo : Hermes Pub., 2006, p. 2 出來的? 參見 Fr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Vol. I,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53, p.116 §21.46 Fr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從而得 是來自梵語 述指出學者可能有誤 ་ ། 同 失誤 詞 ka 在俗語 犍 只有梵語是 獨特的語尾 -u 言 語序 且能 遺憾的是 ki 的屬格變 但是 不管如何 四者都 Geiger hetu 而不會造 外 句中疑問 取語 heto 者 不管在語詞 方式都相當 及的印度用語 到對應句 巴利都是 格變 藏 -os Lore Sander 參考 四種語言的表 的音變關係 kisya > kissa > kisa kasm t 79 就印度源語來說 可 外文獻中 hetoḥ hetoḥ 看出 個句子可能是相當 如 梵語 表可 句構 “原因” 然者 tat kasm t 78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38 是立 了解 般來說 接著便要問 藉 者何 和印度源語對 澄清漢 經的語言現象 了解 在 者能建立對應關係的前 是怎麼翻 大多能有效幫助 背 因 亦即須 但是 對 對 經的源 館 1977 and Dictionary, Vol. I,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116 §12.37 u-stem : “ Gen. sg. -o, Mindic for -os, -oḥ” 文的討論 處也可能是從格 他 為 heto 是屬格 但參考 80 例如 鋼和泰 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 第 129 頁的 “tat kasya heto” 種合刊 商 印 談 頭語 和目的語 source language 所以者何 有 target language 定程度的解析 次須能 確建立對應關係 察研究 者何 要和印度源語進 原因是 它包含了決非會說華語就能 而 人 入焦著狀態 辨 用法及意 字結構 的 字和 從而也就 嘗試 他途 對 貳 所以者何 晚 因 然 及澄清 對 首 考 就 的 而 要考察 言 者何 者何 者何 語的注解 例 結構及意義 南 81 不管如何 或者 例 實是當時 從漢語的角度來說 經疑問 詞研究 者模仿生造出來的固定句式 頁 32 2008 者何 許理和 龍國富 出現 E. Zürcher 京 為 者何 商 印 為 也 館 者何 漢的口語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s” 應當 何 者何 和中古 為 樣的推斷 用 來的 等 期的口語中的詞語 者和 可能是外 為是翻 句尾的 故 汝 等 樣 當它 從口語中 者有意識地繼續使用 和 他 失 慧沼 品 經 金 明 唐 例 他說 者 (ZW08, no. 67, p. 20, a15) 勝王經疏 之 卷3 贊 身 3 曰 者何謂也 或 有何 御注金剛般 唐 經特有的用語 參見蔣紹 者何 者何? 耶 名非住 徵也 聞經 (T39, no. 1788, x 耶 或 x 演 有何 波羅蜜經宣演 曰 第 徵 經 既名心住 ? (T85, no. 2733, p. 38, b24-25) 邑 唯識論 徵受生 終證有第 蘊 者何 者 有何 耶? 者 (CBETA, 漢 娟 仍 的 京商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12 (3), 1977, p.191 中 中土學者有關 83 華嚴略疏 唐 例 在 “Late Han 在很長時間 種模式 疏 何 導 雖然在開始時都是來自 之前 注 x 是句子或動詞短語 者何? 文中 中土 因 者何謂也 頁 是 主要有 古 握中古漢語 p. 232, c11) 南京師範大學 漢語言文字學碩論 妙法蓮華經語法研究 在宋 能信解 能除 古德 結構 種得益者何? x 有何 鳩摩羅 的語 朝寫 x 之 文獻中出現得相當 經才有的句子 有時自然更能 x 者何 因 有 在中土非 經時 應是必要且值得參考的資料 而且它也不是常見的 詞對 終究較接近 者何 的來源 結構及意 的來源 它很可能是源自 李建生 來翻 82 才可進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40 語言現象 中土文獻失錄的口語 81 字 而進 來了解 便進 如前 者 39 吳 83 印 經 館 個模式是 次檢查 文中的 的結論 漢口語 收 朱慶之編 漢語研究 頁 法 研 高明 老師 納出來的珍 結果為 礎 經再 談 所以者何 41 X49, no. 814, p. 432, a6 // Z 1:78, p. 432, d13 // R78, p. 864, b13) 例 唐 窺 說無垢稱經疏 2 顯不思 經 者何? 顯 贊 徵詞也 有何 曰 方便善 示相勸 品 初徵 厭如是身 欣如來身? 志福 摩訶 有 次 論 玄鈔 動則有 何 意 何因 徵 纔動即 複 省略 移位 或許可 推論 第 x 者何 的省略 再對照 靄吉推導出來的 謂 ? 語 文 處出現 何 即x 者何 而 在解析 式 種模式 問 者何 卻也多少 有 共 的用意 點 亦即注解者想 者何 因 身的句構或句 露出注解者對 體指出 實注解者 但是考察 者何 是第 對 的方 說 x 者何 句式 古 注疏也會 析和 寫 根據孫良明 不是靠 中國古 84 而是在 關係 文中 式 ±主±狀±之 ± 種解說模式添入的位置是在 者何 可能是省略 注解者利用還原被省略了的 謂 種注解模式 定語 定語 x 孫良明 中國古 注解者沒有變動 然 便表示 者何 利用助詞 之 字 在 定語 x 再補 和 動詞 謂 中心語 間 及表示疑問語 的 靄吉 古漢語“ ±狀 第2期 2013 只是 ± 深層結構必有 究 種 86 說明和 究 訂 京 商 式及生 ”字結構的 謂 中 “ 而表層結構不 機制 印 館 2005 字連接 如 羽 古漢語語法及 對照 靄吉推導出來的 因 處缺 式 是必有 定出現的 ±主± “主” 是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 頁 70 樂士的 少謂語 文推導出 ” 和 “謂” 古漢語中動詞 動詞短語 主謂短語可 之 87 語法學 81 狀±之 中土常見的 析原文的句法結構和語 麼語法術語 者 語法學 樣插入字句 x 呢?倘 也就是說 的修飾限定關係 頁 64 身的理解 何 的相對位置 而是插入適當語句 x 是 點並不 表 種注解模式 注解者沒有變動 現 第 動詞短語 x 前面補 85 首 字 者何 因 來注解 但 那就是注解者想說明經 為 注解者怎能 字結構 因 次是第 110, c5-8 // R73, p. 220, a5-8) 述 可 謂語 的 (CBETA, X46, no. 775, p. 139, c16-19 // Z 1:73, p. 考察 85 否則 84 排等手段來表現 種注解者可能 字結構中的 謂語 部 者何 者 徵業相依彼無明起之因 語詞之添入 ±狀 (T38, no. 1782, p. 1040, b5) 例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42 個 之 而是連接 紀 展 亡楚之時也 2001 字 式 字不是如 定語 x 定語 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有時 第2 可 何 頁 55-56 現 x之 式之用來連結 和中心語 參見楊伯峻 者何謂也 主語 x 和 又 根據 缺 謂語 瑞琮 古 談 也 形 在漢 就 89 出現 即 謂何 如 中的 因 指 麼? 為 外 也用同 92 者何 是個簡單的主謂結構句 意思是 原因者何? 或 原因是 在 定語 中心語 間表修飾限定的 的 社 頁 88 也 海 和 海古籍出 字用在疑問句尾 為 呢 參見 與疑問 瑞琮 古 詞 何 漢語語法 相 即 意指 原因 自然 有始 序 春秋 莫知 之中 之 字 可 表示疑問語 海古籍出 個動詞 的 高育花 即 頓 四 出 納的 跟 原因 也可能來自表 不說因 有部毘 耶 文子‧ 史 ‧ 字結構及 詞組合時 的名詞 原因 詞 舉 是疑問 社會科學 1998 謂語 詞 社 徙 史 自 社稷者 波 “ 相應 ” 可能來自 詞 頁 28 如 何謂也? 型用例 29 析為 者何 有何 何 注解者 何 藉 修 有何 指 無 93 前 用 “者” 者何? 都 ? 淨 毘 磨 3 唐 理論 淨 時彼苾芻 能斷金剛般 波羅蜜多圓 諸幻等 有 有 要 故 或 有 何 根 說 陳 (T23, 波羅蜜多經論 論 彼諸同等 說不 看 T25, no. 1517, p. 908, b27 邪 種解讀法 那麼 何 只是配合四言格 風‧ 問 丘 何 者何 及同品 何 麼 按 實都等同 也 秦的 何 在 參考唐窺 菩 故 no. 1723, p. 810, a23 與 不 李建生 應是 賓結構 意思是 秦就 解 何 出現的 何 就有 原因 的意思 原因 妙法蓮華經玄贊 贊 曰 者何 何 何 字很 當名詞看 經 和 因 久也?必有 詞研究 頁 33 指出 麼原因 何 即 那是 是主語 有何 唐 4 母般 邪? 何 為例 渭南 唐玄奘 世間 世法不能染故 何 動詞 參見 智 常 論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耶? (T25, no. 1513, p. 882, b3) 護 何 得出來 2 笈多 攝大乘論 1 (T29, no. 1562, p. 486, b3) 文 5 宋 頁 75 “...者, ...” 式 詞的無繫詞句 2012 舍者 而問 者何 五種方式出現 苾芻問曰 何 面總會跟 的 賓語前置的 第4期 斷句研究 中說 不用語 團巴蜀 且言 看來 言如虛空不染? 相當 意思是 為 謂何 解植永 中古漢語 字 當 可 如 經中主要 ? 目前仍無法確定 論衡中的疑問 何謂 指出 個意指 字結構 字結構 師專學報 91 在 何 社 諸侯奔走不得保 據學者 文頁 因 動詞 為 何 可 出現 例如 又 亡國五 失 時研究 就 唯聖人能知 弒君 不可勝數 察 字結構 理 在漢 了 何 93 no. 1442, p. 741, b10) 89 90 何 對何 麼? 頁 的 句 有何 (T31, no. 1596, p. 309, a4) 應 海 等同 種解說模式除了指出 飾名詞 92 漢語語法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44 第 何謂 何 是 謂 推論 注解者 者何 43 原因 即 x 的原因 麼? 主語 何 意指 x 之 看來 或許可 是 A者 者何謂也 意指 說的是 90 的賓語 x 之 所以者何 詩‧ 鳩摩羅 經疑 解 何 8 法師品 何 意思即 經 T34, no. 1723, p. 809, a1 而為開示 贊 單獨 曰 動詞 T34, 的賓語 可 談 出 者何 字 主語 說即 是 是個簡單的主謂結構句── 何 是用來 A 者何 解說 述主語的謂語 根據 何 引 意思是 因 綜 者何 或 也就是說 原因是 麼? 或 的 種模式 的語 那麼 哪 種較可能呢? 考察中土文獻及漢 經 看能否 者何 經疑問 出現在 可見 者何 漢 也 語時 的結構 也常見 錯!類 極富 而且 而為 然者何 的語句 也 在 何也 漢時 6 見 肯定 家 問 子 94 析 外 固定句式 也 的結構 94 的確相當流 然者 訓 者 何也? 序 非千 不 然則暮 然者何也?用心不 也 說苑 雜言 之 江 說苑 出現得更 大臣 主之不 斷 相尊 法 宿 生不為橘 乃為 土地使之然也 厚國 使 如 而不 而信 尊君 ... 為之也 韓非 有度 信 則國國傳送食 不敢留 沒 非出幣帛不得食 尤 必 乃得 8 災 日哭 例如 原 為 然者 不 7 匈奴使持單于 謂 韜 也 淮南子 風雨而 述的 相益 忽得 知應 也 然者何? 然者 A者 表原因 堯者 志遺 霧露 乘 儘管如 古漢語常見 ...者 再者 然者何也? 四 鰍鱣之穴 指出 前中土文獻 何 亂 5 江南有橘 齊王使人取之而 文 文獻語言特色 古漢語中的 何也 ... 者何 是 何也?因 4 騰蛇 實隱含 出答案 詞研究 經中 結構方式與漢語習慣卻比較接近 B 而不 枳 鳩摩羅 治 3 善善而惡惡 人之善 來源 如李建生 虛 小 雜 者何 結構 許 2 有 盈 95 文韜 的 的意思 古德注解 者何 就讓 玄鈔 熙熙 1 句 麼緣故? 述 種 論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46 者 何A 摩訶 意指 45 附 按 志福 何因 因 麼原因? 所以者何 火 然者 ... 欲 然 畏匈奴 然者 宗廟 得無為災 中 遠漢 漢使焉 禮 及 漢使 而漢多財物 史 故 大宛列傳 處 鬼神無形體 曰 ?故哭也 虎 何 者也指出 李建生 語言文字學碩論 2008 者何 可能是外來的翻 鳩摩羅 頁 32 經疑問 詞研究 者 模仿生造出的 南京師範大學 漢 95 1972 韜 五 在山 臨沂銀雀山西漢古墓中 多枚 證明 簡小組編 韜 銀雀山漢墓 現了大批 少在西漢時 簡 文物出 簡 泛流傳 社 中就有 參見銀雀山漢墓 頁 談 從例 6 虛字 96 7 8 可 楊伯峻 的詞彙 的 位置 只是 語 和 者 容 容 99 的結構 吾 間 又 文言 “然” 系詞語 詞 意思是 如 因 不用 那段 容直接置 胡 來回指前 者何? 史 高祖 展 者 的結構 主要用來表 果 句則對 100 個 詞短語 插在 主 的 樣的句型 動詞短語 有 大患者 為 吾 又 有 個 果 說明原因 有些在 紀 指出 動 因 複句中的 果 漢 中也有不少 面的動詞詞組還會出現主語 族姓子出家學 13 身 曇僧 老子 見禽 失 據楊伯峻 何樂士 古漢語語法及 字 然 主語 氏之 12 樣 然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48 例如 蕃祉老壽者 11 吳王 是呂叔湘 及吳凱風 也就是形 47 如 郭店楚簡 10 字 漢中土文獻常見的結構是 動詞短語 9 的 那麼也可 秦 然 97 指出的 是個 主要用來回指前面說 面說 處 古漢語虛詞 98 考察 得知 所以者何 為信君使也 越者 傳 壹 欲修無 含 101 梵 38 力品 晉 瞿 T02, no. 125, p. 721, a4 昭 越近而陵遠也 婆 者 鹽鐵論 備 個句子的巴利對應句是 yassatth ya kulaputt sammadeva ag rasm an g riyaṃ 96 呂叔湘 社 文言虛字 收 頁 213 2002 按 呂叔湘 原 第九卷 瀋陽 寧 育出 是 1978 100 97 98 楊伯峻 古漢語虛詞 吳凱風 “然”系詞語的詞彙 2007 99 考察 局 頁 122 1981 西師範大學 楊伯峻 ” 語法 是 人注目的變 又 的 程考察 漢語言文字碩論 為連詞的條件之 就是 在 到了南 朝 面的動詞詞組可 木族生為灌 顏氏家訓 文指出 證 族亦叢聚也 原大學學報 何樂士的 第2 101 出現了 主語了 江南詩古 第 25 卷第 3 期 如 字 語 家學 個引 46 結禁品 爾 著 願 古漢語語法及 展 京 語文出 社 2001 有多處沒有包含 者 字 頁 968-9 值得注意的是 者 連詞 “ 出現主語 頁 78 中華 頁8 李為 叢 京 壹 的位置不同 法衣 修無 含 定型句 例如 梵 壹 (T02, no. 125, p. 780, b27) 而 沒有 者 字 如 2008 出家學 修 自知不受 有 漢 如果沒有對照原文 經文 梵 雜 47 善惡品 族姓子出 壹 (T02, no. 125, p. 784, c11) 族姓子剃除鬚髮 為叢聚之 含 著 法衣 雜 含 含 105 經 見法自知得證 T02, no. 99, p. 32, b26 實是極 修無 梵 中的 者 盡 梵 很明顯 理解 甚 含 欲昇 個定型句 族姓子剃除鬚髮 生 或 則完 信非家 立 缺 者 可能誤解 字的 段 談 所以者何 49 50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pabbajanti tadanuttaraṃ brahmacariyapariyos naṃ diṭṭheva dhamme sayaṃ abhiññ sacchikatv upasampajja vih si. 86. Aṅgulim lasuttaṃ., P.T.S., vol.2, p.103. 中 生中親自證悟 之 就那個修 ...者 是對 目的... 之 圓滿狀態──良家子 劫將名爲大寶莊嚴 3 應時品 名曰大寶嚴者 諸菩薩眾有無央數 不可思 西晉 102 另外 法護 劫名大寶嚴 謂彼 中 外 信受經 恩 樓 的梵語對應句是 檀 究 ...者 是翻 atth ya... ” 筆者 關係複句 需另文 因 的 “yassa atth ya...tad... ” 實還不敢確定 面討論 經者如何翻 雖然從中文看來 ...者 的句型 但 是來自 atth ya 為了 目的 及 還是僅 實對 與 文 印度源語中的 句也是表 印度源語便可了知 討論的 可惜目前 15 應 個 好者何? 博 慈 支婁迦讖 104 經 有句型 引 前世為人時 說 憙與 善 不貪飲食 彌 耶 薩 T12, no. 362, p. 304, c10 福耳 漢 支婁迦讖 經 29 曇無竭菩薩品 T08, no. 224, p. 476, b21 16 無對應的印度語句可供比較 如果有的 也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句型 列中土用例 果 麼原因 經也出現 像者 但欲使人得 16 “yassa 期 德 漢 度人 般 102 他 與眾共之 T09, no. 263, p. 74, b11 劫被稱為 大寶莊 kena k raṇena 帝王人中獨尊 無能限量 唯有如來乃能知 名曰大寶嚴者 是對 ...者 15 國諸菩薩眾 麼原因 ? 領的疑問句 也有 劫名大寶嚴 數 嚴 引領的關係子句 Mah ratnapratimaṇḍitas iti ucyate. Saddharmapu ḍarīka, 3 Aupamya-parivarto.103 中 中的 “yassa atth ya...” 為了那個 ...的那個目的 法華經 處 k raṇena sa kalpo 在 如法地從俗家出家的那個目的 處的 14 的無 他 Mah ratnapratimaṇḍita ca n ma sa kalpo bhaviṣyati. kena M. 可 得知 而且當表示結果的 漢 13 中 長串 16 對照 文 種因果句實是漢語固 述 說完 要使用 之來自 hetoḥ 原因 並不相同 而且 “tat kasya hetoḥ” 並不是關係複句 即使討論 者 字 也不 者還沒有定論 者何 及關係複句之 tad 的翻 也不 響 文對 和 “tat kasya hetoḥ” 的對 定型句中的 者 字 是否真的對 因 者何 的 讓 反思 雖然 討 處在對 筆 103 1994 反而是 族姓子出家 源語關係複句中的 tad 參見荻原雲來 土 類 104 大 頁 64 藏 期漢 2010 勝弥編 經為支謙 輯 京 山喜 林 23 的語言研究─ 第 改訂梵文法華經 但辛嶋靜志 支婁迦讖的 頁 225-237 為 經是支婁迦讖 經對比為中心 參見 漢語史學報 談 種 前果 因句 帶出原因時 說 的部 即結果 回指 有的 在 然者 只是原 105 交 翻 何 般 故 色無著 無縛 肯定 經 5 泥犁品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如來無 對應 例 19a 何 真 覺 帝 故?用學般 與弟子為諸闓士說智度 問品 T08, no. 225, p. 482, b18 波羅蜜故 般 經 3 德品 T08, no. 224, p. 431, c1) 者何 何 著 大明度經 2 然者 故 和 中有數處 故 然者 19b 如 學明度故 大明度經 ( 3 持品 T08, no. 225, p. 483, c23) 故?色之自然故 現在識無著 無縛 無脫 何 般 者何 然者 何 52 如是 述的 或 中的 無脫 或 51 也經常出現中土 經 中用 何 大明度經 爾 因而漢 疑問句 “tat kasya hetoḥ” 便對應著支謙 17a 然 中土只用 經中卻經常和疑問句 如 支婁迦讖在 可用 所以者何 為色 故?識之自然故 T08, no. 224, p. 441, c25 ... ( 再者 含 也經常出現 到巴利對應句 但有 參見 等同 者何 然者 處可證明 雖然目前還沒 者應 為 然者 如 AAA. 405.18f) 17b 往古來 五陰不著不縛不脫 大明度經 ( 18a 須菩 耶 般 善業 故? 去時怛薩 使諸弟子為諸菩薩說般 經 言 問品 2 當報恩 言非經 非 20 無形 汝 T08, no. 225, p. 488, b7) 當報恩 不得不報恩 何 羅呵 18b 6 地獄品 然者 者 之 然者 言 當語彼言 a10 般 和 般 明度經 經 6 清淨品 中有 千頌般 經 者何 的 tat kasya hetoḥ 對應 8 持品 8 悉持品 處 者何 何 故 T08, no. 224, p. 443, A.A.A. p. 426.24f 又如 (T08, no. 224, p. 444, c6) 大 依法 言依經 依 言是真 說 者何? 言 與法相應 ... . 長 者周那為獲大利 21 初 等無異 如 依諸經 依 ... 依法 汝 念 不說 含 依法 依 秦 經 T01, no. 1, p. 17, c14 何? 105 汝 耶舍共 往 然者 與法相 諸經 依 波羅蜜 T08, no. 224, p. 429, a26 終不敢 彼眾謬聽受耶? 汝 竭 非法者 當語彼言 ... 親從 果報 18, c14 食者 聞 欲自然 臨滅度能 時 即 親從 然者 德 (T08, no. 225, p. 489, b24) 能 ... 死得生 等無異 受 初得 周那設食 食者 彼 者 德 告周那曰 獲大利 得大 能飯食者 及臨滅度能飯食者 長 含 經 T01, no. 1, p. 談 22 大 尊... 言 大王!... 者何? 尊報曰 親 意欲出家 梵童子聞說臭穢 恩 ...求 所以者何 世 53 法服修 心甚惡之 出家修 107 , CBETA, ZW08, no. 67, p. 20, a15 ... 長 含 有歎說獨坐者 能獨坐者 則為歎說 有毀獨坐者 者 則為歎說 則為毀 者何? 辱露坐者 則為毀辱 何 然者 故? 有歎說持 恆歎說持 則為毀辱 壹 衣者 23 者何 和 然者 顯然 者不是 為 外 的第 者同 文 23 就是 及的宋 何 故 還使用 為 者同 者何 者何 者 雖如 只出現 有 然者 就會被標為肯定句 關 然者 的句讀 種得益者何? 華嚴略疏 又沒有印度原文可供對照 只要檢索 CBETA 電子 便可 那麼在漢 現 T37, no. 1753, p. 267, a2 者何 補充的部 容 倘 和 然者 的現象 那麼 再參考 很可能來自中土 也 帶出原因 但畢 略疏 法簡古 高祖李淵之諱 敦 01053 號文 語 的撰寫 前 574 108 考察 然者 法護 鳩摩羅 出現的比例 又有 應在 經多用 然者 而 者便多用 107 然 者何 如前引例 5 屬南 盧舍那者 周明帝建國 故 著 只是 原是肯定句 實 直存在著到底是肯定句還是疑問句的模稜 良 然 何 又因同是四言的 疑問句 “tat kasya hetoḥ” 略疏 者何 然者何 108 卷1 的 類注解模式或許反 容也可從前文得知 故 唐 但插入前面 然者 使用 有句 述 的句型 是 者交 只得縮五言為四言 華嚴略疏卷第 者何? 唐 波羅蜜多經疏 T33, no. 1709, p. 459, c19 回指的 雖可進 須想 淨信持讀勝者何也 的 四言格 之前中土學者對 疏 經文說 者何 106 能 經 是保留 28 容 土不淨者何? 問也 解曰 王護國般 24 指的 語的句讀 可 例 種注解模式 24 106 參考 甚 使用 者何 賁 衣者 交 維摩 T38, no. 1776, p. 438, c10 觀無量壽 28 經 品 T02, no. 125, 都是在同樣的定型句中 20 空便得除罪者何? 不應謂 者何 者 是 善導 衣者 則為歎說 p. 569, c19 維摩 27 言 有毀 有毀辱持 含 12 壹入 慧遠 恆歎說 恆歎說露坐者 直觀 者何 徵前起 26 有歎說露坐 ... 者 T85, no. 2768, p. 329, a17 尊經 T01, no. 1, p. 33, a1 23 者何 25 然者 親從梵童子聞說臭穢 心甚惡之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54 朝寫 題 字回 翻 示 不避唐 周名清淨圓滿智 557 起 周 帝建德 (CBETA, ZW08, no. 67, p. 17, a23-26) 真諦 玄奘 便可得知前者 不空 遠大 經中 者 之 者何 和 談 然者何 調 在 漢 法鏡經 晉 晉 法顯 魔羅經 梁 僧 婆羅 者何 是為了五言 頌而補 然者何 理 有 者 但 考察 外 外 和 建志 如是 則而為與 為 不迷惑 時 能 者何 對應 酒 開士者 如是 ( 志 晉 法護 郁迦羅越問菩薩 經 當使求者滿足 的完整 c22) 30a 使 度無極 (西 品 2 , T12, no. 念 魏 ( 僧鎧 九 T11, no. 310, p. 473, 當自修 都使 無友 亦 無 欲多 調 造有 仇 然者何? 仇 都 欲為惡 法鏡經 , T12, no. 322, p. 18, c2) 無有善知識 亦無惡知識 益 常欲自調 (西晉 法 得 長者會第 有善知識 欲 當攝是人 大寶積經 郁 30b 願 自知 調 智慧意志 故?悉滿他欲是檀波羅蜜 漢安玄共嚴 ( 有人 如 何 彼酒 造有知識 為 異 為眾生周滿 漢安玄共嚴 足 無狂惑 如 從彼 者何?菩薩為 110 應是交 個同 不亂 29c 都對應藏 經文 酒 受者 住 次 中的 僥 願 323, p. 24, c1) 或許可說 度無極 為是時 然者何? 度無極 央掘 都是出現在 長 者 對照 者何 欲 不斷 些經也同時出 法鏡經 法鏡經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中也各出現 然者何 然者何 法護 欲之想 心 無 者何? 有惡知識 著 常 郁迦羅越問菩薩 無 法入 經 5 品 , T12, no. 323, p. 26, b9-15) T12, no. 322, p. 17, a7) 與人酒 參見 羅 然者何 句 者 與人酒 願 109 字 者 109 索 鏡經 求那跋 法鏡經 56 安玄共嚴 華嚴經 頌中的 然 55 大方 羅尼經 羅尼經 從而 然者何 29a 是 29b 舍利 舍利 者何 和 也證實 宋 漢 恐怕就只能說是還原了 ེ་ ིའི་ ི ་ཞེ་ ། 用 而且 羅 中除了 除了 現多次 的 馱跋 然者何 頌 句型 出現 說大般泥洹經 次 五言 前就 所以者何 當 是念 是為 度無極時也 འ གས་ ་ྱིམ་ ག་ ག་ ་ ་ྱི་ ས་ ་ཞེས་ ་ ་ ེག་ ་ ེ ་ ོ འི་མ ོ 問大乘經 no.62 p.321/523(6) 聖郁 v.23, no.760(19), p. 261, shi 302b7 台 京 及 京 p. 264, shi 311b3 台 隨人 長 v.9 p.323/538(2) 綜合 述考察 詞研究 110 Jan Nattier 指出 主張 或許可 間接證明 中的主張 會的翻 魏 泉在 漢魏 者何 應是 然 較像五世紀 會應是四世紀前半葉曇摩密多 右的 品 而 爾 等學者也 參見 The Bodhisattva Path – Based on the Ugraparipṛcchā, a Mahāyāna Sūtra,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s., 2007, p.17 朝稱 談 者何 的縮減式 然者 種形式 在漢人文 自問自答 111 中習用 者何 是 當然 然者 字結構 不 和 是極有可能只是口語 字結構 即使不能直接證明 者何 也因為無法有效證明 是口語 便從 看出 應是源 同類的 來源 結構可能 析 文 字結構角度討論 對完整形式而 析為 是 何 是 然者 112 是謂語 麼 整句 雖然學者 對 然 者 結構的名詞詞組 然 接著再 字結構的名詞詞組 的縮略 何 中 處謂語是疑問 然者何 字 然者何 是 個特指問句 者字的詞類有不同看法 但 是 意思 113 是 名詞 張 昀 再者 用 定的 詞 詞 標 魏 泉 漢魏 頁 262 朝稱 按 是 詞研究 台 者 1989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 的博論 很可惜 2004 者沒有為 主張 出任何證明 112 何樂士 者 主語 有 ...的原因 傳虛詞研究 樂士 113 指出 京 古漢語語法及 之意 館 謂語 的結構 謂語是對原因的述說 中 參見何樂士 印 展 頁 756 指出 者 字結構 詞來表 的 類疑問句 參見劉開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 社 2008 頁 69 2004 疑問語 頁 217 又 楊伯峻 何 主語 文指出 構 者 者 者 用相當語 的構造 而 定是 字 是包含 20 世紀現 社 2001 又 是 有稱 稱 的 字卻可 VP 者 體對象而使用 漢語語法 按 者 結構 文指出 因為 在名詞 不是 個 頭 VP 者 者 又因為 定是表示自指的 大家──朱德熙選 原 韻 自指和轉指──漢語名 能 者 處 詞 只起調節結構語 朱德熙 能和語 頁 526 然 個結構層次 動 指相同 VP 中 字結構中 中 根據 前頭 為 的結構 而關 動 動 之” 的語法 跟 字 的結構中會活用為 116 樣 第四期頁 22-3 在名詞 師範大學出 115 者 結構之中 便造 “的 者 VP 者 ... 商 特指問句是主要依靠疑問 驊 中古漢語疑問句研究 ...者 會 考 動 不是表示轉指的 傳虛詞研究 樣 來為使語意明 VP 者 者 謂詞 者 是形式助詞 1995 形 的結構可再細 謂詞 可表示為 語文研究 都將 字不能 111 詞 字用法 用的結構助詞 流的 然 但在 的複合結構 然者 何 也就是 動詞 意思是 是 那麼可 名詞 然 亦即 然者 根據學者的研究 討論 結構及意 114 析為 114 者何 主語 然者 可能 結構及意 如果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58 者何 還 或者只是簡單的主謂結構 簡單的主謂結構 57 變式還有 然者何 的縮略 那麼也還是可 然者何 來自 常用 所以者何 表 方言 吉林 第 1983 1期 115 謂詞 是朱德熙 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 之” 的語法 能和語 用 動 吉林 116 周崇謙 能 表 師範大學出 文的用語 他並簡稱 20 世紀現 社 標 2001 字詞組的語法特徵 指出 漢語語法 VP “的 者 他學者大多 大家──朱德熙選 頁 519 動詞組 動 談 字 質 學者主要有 目前 標 標 它 處指賓語 種看法 說 取 漸得學者 轉指 使整個 根據標 117 詞 面 說 蔡英 59 名詞 亦即 詞或者動詞的 論元 119 名詞詞組 文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60 標 是名詞 個 ” 句式試 “ 118 助詞 可 字結構變 所以者何 中 墨子 之賓語的情況 第 種不得而知 屬 他句式 主語 大學 1 部 組 職業 究 中 動 術學院學報 也指出 均活用 有 動詞 可能是活用如動詞的名詞 第 1 期頁 17 1999 類 字結構是 意為 是 例如 王力 古 漢語 字是個特 的指示 等編 漢語 的 118 古 詞 稱 詞 京 然 用 指 商 印 何樂士 傳 的 “ 物 詞 動 賓 可 理解為 局 1981 館 質 和 傳虛詞研究 但自 然 0 樣的原因 詞的對象 頁 330 但不能獨立 使它 是 ” 字研 “ 句子 又 稱之為 賓 結構 有名詞的 詞結合 修訂 能 賓 商 印 “的 者 館 S OP 121 在句式 文引例可知 如 許子 鐵耕 ? 甑爨 S 主要變 S 句式 析為主語 者沒有說 孟子 滕文 VP 例 1.2 效社之禮 例 1.3 壽不 修身 例 故士者 為 君也 S VP 者 勇 者 大學 帝也 中 俟之 立 相 嗣也 之 德也 淮 煤師院學報 也 孟子 墨子 用 2 例 2.1 知 名 OP 之者 也 中 頁 2004 取 VP VP 助 組 OP OP 被 定要出現 種 類句式 2 那麼 詞 文只討論前 1 中 1 孝者 用 取 析為謂語 又 雖然 S不 OP 字 按 入 動詞 VP 類 2 對 120 取前的形式是 S 例 1.1 中的 結合 語料 郭錫良 次是組 再和動 京 1 常見的 在 但 設 例 0.1 用 為結構助詞 類句式 賓語 OP 或 納出 在句式 2 中 OP 被 頁 365-7 主張 1999 動 結構 短語 然 之動詞或 用法是與動詞或動詞短語組 詞 詞 文中主張 ” 是改變動詞或動詞結構的 史 張家口 頁 13 2010 京 中華 定的人或 陳經衛 謂詞 樣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論 117 又 形容詞等 孟子 為語料 235 119 參見朱德熙 能和語 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 能 師範大學出 第1期 社 標 20 世紀現 漢語語法 2001 頁 525-9 之” 的語法 大家──朱德熙選 按 原 表 方言 吉林 120 參見蔡英 “ 第 23 卷第 6 期 1983 121 在 VP S OP ” 句式試 頁 21 2002 VP 哲學社會科學 中 OP 是 的賓語 S 憑藉 OP 而 出動 談 例 2.2 心 例 2.3 明王聖人 對照 列句式 的第 類句式 再者 有 合于王者 王 顯然 62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孟子 諸侯者 然者何 61 如 也 例 2.1 字結構 墨子 屬 引 結構中的 ...者 122 指示 123 詞 語 者 字詞 124 助詞 名詞 125 標 不 VP 沒有 S 學者主要 李 生 “者” 字研究綜述 字詞 列諸家看法 大字 古 學學報 123 字 漢語 中華 字的 者 印 館 朱德熙 和語 個 者 表 傳 的 “者” 詞 觀點為 納 甘肅 為的對象 字 者 主語 的 在 他 部關係為 結構中 開來 動賓 和 傳虛詞研究 者 因為 標 VP 者 “的 跟 定是表示自指的 不是表示轉指的 吉林 師範大學出 1983 麼? 名詞 標 詞 者 VP 結合 裏的 社 2001 S 者 叁 結 126 然者何 的結構 中 因 指相同 結構 種 漢語語法 析 何 頓主語 結 構 謂 的結構 是 可能 析 因 可能來自 字結構的對應 是簡單主謂結 第1期 參見何樂士 傳虛詞研究 京 商 字 和印度源語的對應也有 頁 526 按 126 語 和印度源語的對應 或者只是簡單的主謂結構 是整句對應 述 者 語 者何 ... 然者何 表總結 構 字 所以者何 能 字只是 動詞 主 商 之” 的語法 20 世紀現 字結構 頓主語 根據何樂士 謂語 樣的原因是 而且從 者 字結 京 因 之意 字 為 修訂 開來 樣 個 然 面用了 者 動者 字 用只是 漢語 播電視大 者 ...者 者 文中指出 ” 謂語 助詞 意思都 看出 ...的原因 頁 366 的 “ 文指出 有 字 就不 者 樣的詞組帶有名詞 ...者 者 文 頁 44 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 方言 字結構中的 與 的 者 字應是語 頁 241 2004 大家──朱德熙選 原 等詞 詞而非結構助詞 能 語 者 當及物動詞前面用了 動者 是語 種 是助詞 字結構與謂語或 構結束的標 125 指出 傳 用是 者 2007 局 1981 何樂士在 對 漢語虛詞詞 裏的 者 字指 京 124 中 第 17 卷第 1 期 王力 古 文 主語時 主語 的意思是 會 122 有無 類句式也可 用來 關 種看法 何也 所以者何 印 館 2004 頁 217 談 構的對應 便 字只是個 梵語為例 列出 頓主語的助詞 梵語 藏 種 可 漢 ེ་ ི འི་ ི ་ཞེ་ ། tat kasm t hetoḥ ེ་ ི འི་ ་ ་ཞེ་ ། tat ེ། [然] kasya ི འི ། 何 中 63 者 漢 倘 是 彼何 何 著 那麼按前文 因 故 背 當 者何 字結構 彼 何 者 ་ ། 127 ི ། 自 表可 看出 際語法地位完 然者何 =原 因 雖然在單字意思 不對應 簡單說 何 何 因 故 還是視為簡單的主謂結構句 同 說 勉強對應 A者 只是 用 的翻 從 點看來 或 ་ །都 出了 hetu 的 原因 從格 處對應的藏 但 hetoh 語尾變 卻出現表 目的 為格 種 注 次 唐 法 equivalence 而又 T r 是 概念的 Eugene A. Nida 稍 用 為 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 參見郭建中編著 出的 動態對等 謂翻 首 是在 是意 當 美國翻 dynamic 語中用 次是文體 理論 湖 近 Ni 首 在印度源語方 及出土的 期寫 “tat kasya hetoḥ” 依據帕尼尼 P ṇini 析方面 “kasya hetoḥ” 中的 hetoḥ 應是屬格 值得 索 128 點結論 的傳統 則 hetoḥ 應是從格 參考巴利 而且巴利 hetu 獨 是來自古老的屬格和從格語尾 -os 不管哪 種語法 析 亦即 kasya 和 hetoḥ 及 kasm t 和 hetoḥ 的關係都是同位語關係 只能是 屬格 的虛詞 ་ 論 “tat kasya hetoḥ” 和 “tat kasm t hetoḥ” 的說法 再者 在語法 經 經傳播 生 筆者得出 對照巴利 經 和 注 極可 在漢 的 hetu < heto < hetos ི །及 然者何 就意味 展開了自 特的從格語尾 -u 127 類注解者卻是 名詞 意指原因 因而打破原來的 述討論 的 句 者何 及第 被直接當 類梵語源語 應是較 自然 能的中土對等語句去再現印度源語的語 是相當在地 面 有 實都 當 綜合 但實 何 然者何 的縮略 第 叁 結 者何 不管是追溯到 沒有貼近源語語序或語法關係而翻 同 可 面語 析 脫 kasm t hetoḥ 的 者何 理解為簡單的主謂結構句 A 者 何 漢 簡單主謂句 者何 [然]者何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64 能是當時的口語 或來自 略去不看 字結構句 tat kasya hetoḥ 所以者何 語 在 學者 結構 追溯來源 & 者何 種注解的模式 是 字結構 雖然 育 出 社 頁 的來源 結構及意 現 者何 是簡單主謂句 現 者何 的討論 有 A者 藉 種可能的 何 很可能是來自 進 談 然者何 的縮略 的結構 應 是 之 者何 可能 單的主謂結構 因 般無用之用 口語 或來自當時 沒有意 不 反而凸顯出 的 那麼按前文 面語 析 第 理解為簡單的主謂結構句 者何 脫 析 生 然者何 因而打破 者 或者只是簡 種 是整句對 是簡單主謂結構句的對應 者何 了 字結構 和印度源語的對應也有 字結構的對應 是 者 可能來自 及第 語 的確 者何 極可能是當時的 胡遠鵬 倘 字結構的慣用法 ” 字結構 式之研究 第1期 古漢語 “ 羅英風 氏玉璧 家寧 的 維摩 中古 期 省略 經 鹽城 頁 68-74 韓山師專學報 1993 經的 ” 字用法比較研究 “ 校學報 字構詞 福 第3期 頁 57-61 古漢語研究 2005 2013 期漢 Seishi Karashima 支婁迦讖的 輯 林 第2期 2013 機制 第1 頁 68-73 辛嶋靜志 季 式及生 頁 61-67 建師大福清 經 校學 頁 57-63 字結構中的 第2期 福建師大福清 ” 字結構的 師範學院學報 當 展開了自 按文中出現順序排列 : 2004 靄吉 類注解者卻是 經傳播背 “ 報 但 的縮略 因而也就意味著 在漢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期刊論文: 看 是部 然者何 66 參考文獻 和印度源語的對應 析 樣的對應 是 65 但仍無法排除是口語的可能 是 何 所以者何 經對比為中心 的語言研究─ 漢語史學報 2010 第 頁 225-237 論梵文 ṭ ḍ 的音 叢 人民出 原載季 社 1957 13 卷 學術論著五 林 中印文 收入 季 外語 學與研究出 關係史論 林 第 社 2010 頁 13-58 越建 長 經 梵 為例 經 王邦維 含經 文學與哲學 論 富汗 第 13 期 2000 巴 漢 之比對 第 屆梵學與 會 論文 現的佉盧文 頁 13-20 經卷 吒婆樓 學研討會 中華 語言 學學報 談 高育花 論衡中的疑問 第4期 1998 李為 連詞 “ 詞 昀 ” 語法 字用法 67 社會科學 的 程考察 考 原大學學報 頁 76-79 2008 語文研究 1995 第四期 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 語法 能和語 能 大家──朱德熙選 按 周崇謙 收 吉林 表 第1期 1983 學 漢語語法 社 2001 第1期 張家口職業 術學院學報 頁 16-20 淮 第 23 卷第 6 期 煤師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 頁 21-24 2002 Oriental Society, Vol. 118,no. 4, pp.471-506. 中 蓮華經 為個案 收 京 2009 商 印 館 經的再思考―― 朱慶之編 經 文中的 漢語研究 漢口語 京商 印 收 館 頁 Ingo Strauch 2009. “The Bajaur collection of Kharoṣṭh manuscripts – a preliminary survey,” Studien zur Indologie und Iranistik 25 (2008), pp. 103–36 ───── 2010. “More missing pieces of Early Pure Land Buddhism: New evidence for Akṣobhya and Abhirati in an early Mah y na s tra from Gandh ra, ” The Eastern “Larger Sukhavat vy has tra”, in Jens Braavig ed., Saddharmapuṇḍar kas tr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期漢 朱慶之編 的 蔣紹 Paul Harrison, Jens-Uwe Hartmann and Kazunobu Matsuda 2002. translations reconsidered : the case of the 犍羅語與 Buddhist Translation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uddhist 41, Eastern Buddhist, pp.23-66. Daniel Boucher 1998. “G ndh r and the early Chinese buddhist 爾吉 ──────1977. “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吳娟 之” 的 師範大學出 方言 ” 句式試 “ “的 者 20 世紀現 字詞組的語法特徵 1999 蔡英 原 標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12 (3), pp.177-201 中 頁 21-26 朱德熙 68 277-304. 頁 74-81 第 25 卷第 3 期 張 渭南師專學報 所以者何 薩 妙法 漢語研究 頁 113-195 E. Z ü rcher 1991. “A New Look at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 ” From Benares to Beijing: Essays on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Canada : MOSAIC Press, pp.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I, Oslo : Hermes Pub., pp.179-214. Richard Salomon1998. “Kharoṣṭh Manuscripts Fragments in the Pelliot Collection,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Bulletin d’Etudes Indiennes 16, pp. 123-160. ───── 2003. “The Senior Manuscripts : Another Collection of Gandh ran Buddhist Scrol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3.1, pp. 73-92. Seishi Karashima 2004. “Sanskrit Fragments of the 談 所以者何 69 K yapapaivarta and the Pañcap ramit nirde a in the 70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解植永 Mannerheim Collection”, Annual Report of the 社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105-118 Culture :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Christoph Harbsmeier 語史研究 刊 第 經 輯 巴蜀 依據的語言 社 2007 載 漢 李建生 波 永 語言學碩論 古 瑞琮 孫良明 2010 山西師範大學 語言學及應用 西師範大學 漢語言 西南大學 漢語言文字學碩論 經疑問 南京師範大學 2006 詞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 2008 時研究 四 師範大學 語言學及應用 中華 局 1981 漢語 京 商 印 漢語語法 海 古 中國古 漢 2010 漢語 古 詞研究 京 語法學 究 館 海古籍出 訂 1999 社 京 商 印 館 京 語文出 社 2005 楊伯峻 何樂士 2001 ...者” 結構研究 團巴蜀 大學 漢語言文字學碩論 考察 經疑問 ” 字結構 郭錫良等編 魏 “ 鳩摩羅 “ 王力 pp.45-56. 專書: 朝 語言文字學碩論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劉 魏晉南 漢語言文字學碩論 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of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ARIRIAB), vol. 10, 四 ” 字研究 “ 語言學碩論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1) ”, Annual Report of 出 2007 史 沈林林 293-305 “Some Buddhist Sanskrit Fragments from the St. 四 2010 頁 Seishi Karashima and Margarita I. Vorobyov-Desyatovskaya 2007. 字研究 “然”系詞語的詞彙 陳經衛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 Oslo : Hermes 辛嶋靜志著 都 2006 and Halvor Eifring eds.,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期漢 經的 文字碩論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Christoph Anderl 文 漢 吳凱風 ───── 2006. “Underlying Language of Early Chinese 斷句研究 2012 韓燕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ARIRIAB), vol. 7, pp. Academic Publishing, pp. 355-366. 中 中古漢語 泉 究 何樂士 劉開驊 古漢語語法及 展 第2 漢魏 朝稱 詞研究 台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 2004 傳虛詞研究 京 中古漢語疑問句研究 商 印 館 2004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 社 談 所以者何 71 2008 龍國富 妙法蓮華經語法研究 銀雀山漢墓 簡小組編 京 商 銀雀山漢墓 印 京 文物出 社 郭建中編著 廖 聖 陳明 文 大學出 社 土 勝弥編 林 孝 禪定與 及會 刻 經 經比較研究 京 傳原初梵 蘭 現和研究 大 大学出 梵語 に 研究会編 会 1983 づく校訂— 梵文維摩經— 大学出 2006 學研究室編 塔翻 金剛般 波羅蜜經 台 如實出 1995 小組 金剛經梵文注解 京 長者 v.9 no.62 Senior Kharoṣṭhi fragment 5,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鄭鎮 2008. A Survey of the Sanskrit Fragments 覽 京 山喜 含經相 林 Conze Edward ed. 1957.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 Roma, Is. M.E.O. C. Trip ṭh 1962. Fünfundzwanzig Sūtras des Nidānasaṃyukta, Sanskrittexte aus den Turfanfunden, iii. 2004 京 大 v.23, no.760(19) 及台 Berlin : Akademie-Verlag, 1962. 館 梵藏漢對照 維 研究会編 京 聖郁 Corresponding to the Chinese Saṃyuktāgama―雜 2010 梵語 研究 藏寫 的 印 問大乘經 當梵文斷 同朋社 商 འ གས་ ་ྱིམ་ ག་ ག་ ་ ་ྱི་ ས་ ་ཞེས་ ་ ་ ེ ག་ ་ ེ ་ ོའི་ མ ོ Chung, Jin-il 山喜 京都 種合刊 2013 Andrew Glass 2007. Four Gāndhārī Saṃyuktāgama sutras : 2002 1977 京 大學綜合 社 瀋陽 社 研究 ポタラ宮 如實 期 對照研究 修――關 大學綜合 会 法鼓文 學研究中心 p.321/523(6) 社 改訂梵文法華經 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 摩 育出 2013 海古籍出 名著 大 台 無量壽经の諸 鋼和泰 湖 1994 海 大 理論 與語言――出土文獻與 荻原雲來 劉震 美國翻 實用西藏語文法 蘭 香 當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國際 館 簡 72 中國人民大學 Ernst Waldsmidt ed.1950. Mahāparinirvā a Sūtra, Berlin : Academie Verlag. Franklin Edgerton 1953.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Vol. I,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J. S. Speijer1886. Sanskrit Syntax, Leyden: E. J. Brill. Haribhadra 1973. Abhisamayālaṃ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vyākhyā, ed. by U. Wogihara, Tokyo :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Isshi Yamada ed. 1968. Mahakarunapundarika Sutra, London :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談 所以者何 73 Jan Nattier 2007. The Bodhisattva Path – Based on the Ugraparipṛcchā, a Mahāyāna Sūtra,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s. ─────2008.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okyo : IRIAB. 74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Subhadra Jh ,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Sharma R.N. 2002. The Aṣṭādhyāyī of Pā ini, Part III, New Delhi. Wilhelm Geiger1996. Pāli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r. by Batakrishna Ghosh, New Delhi :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Jens Braarvig eds. 2000-2006.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II, III, Oslo : Hermes Pub., 詞典: ─────2010. Traces of Gandhāran Buddhism : an exhibition of 呂叔湘 ancient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Oslo : Hermes Pub. 按 前 寧 文言虛字 育出 收 呂叔湘 社 2002 第九卷 按 根據的底 瀋陽 原是 1978 Traces of Gandhāran Buddhism 是 冊的選輯 M. I. Vorobyova-Desyatovskaya 2002. The Kāśyapaparivarta 楊伯峻 古漢語虛詞 京 中華 局 1981 Buddhadatta1957. 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Delhi : (Romanized Text and Facsimiles), in Bibliotheca Philologic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 et Philosophica Buddhica V, Tokyo : IRIAB, Soka Margaret Cone 2001, 2010. A Dictionary of Pāli, Part I, II, Bristol: University. Pali Text Society. O.H.de A. Wijesekera1993. Syntax of The Cases in the Pāli Nikāyas, Published by the 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Pali and Buddhist Studies, University of Kelaniya, Sri Lanka. Oskar Von Hinüber1997. A Handbook of Pāli Literature, New Delhi :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Richard Salomon1999. Ancient Buddhist Scrolls from Gandhāra : The British Library Kharoṣṭhī Fragments, Seattle: University Washington Press. R. Pischel 1981. A Grammar of the Prākrit Languages, tr. by T.W. Rhys Davids &William Stede ed. 1993. Pali-English Dictionary, Bristol: Pali Text Society. 談 所以者何 75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 者何 “Suo-Yi Zhe He” “zhe” structure, 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 of 者何)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re are two Sanskrit counterparts, “tat kasya hetoḥ” and “tat kasm t hetoḥ” from the Indian source. From P ṇini’s grammatical perspective, “hetoḥ” in the former is parsed as genitive. tradition, however, it is considered ablative. From the P li Secondly, I study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rigin, syntactic as well as semantic structures based on commentaries in the Tang Dynasty. two possibilities, one is from the structure “suo” ( being a simple subject-predicate one. There are ), the other As I traced back to its origin, I found that it is also likely an abbreviation of “suo-yi ran zhe he” ( 然者何), without excluding the possibility of colloquialism in its time. ( Finally, I try to compare “suo-yi zhe he” 者何) with its Indian parallel and go into three comparative analyses based on the three possibilities. 正觀第七十期/二 Ο 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key words : “suo-yi zhe he”, “suo-yi ran zhe”, “suo” structure, Chao, Shu-Hwa “suo-yi zhe he”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