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行省
羅馬行省(拉丁語:provincia,複數:provinciae)是羅馬共和國和其後帝國時期在羅馬之外設立的行政區劃。每個行省由中央派遣的羅馬人總督統治。雖然與現代單一制或聯邦制行政區劃在許多方面並不相同,但是它與澳大利亞或美國的州、英國或新西蘭的郡和日本的縣仍有相似之處。加拿大將其部分行政區也稱為省。
西元305年,羅馬有114個省[1]。
概述
[編輯]行省是四帝共治(公元293年起)前帝國在意大利以外設立的最基礎也是最大的區劃和行政單位。現代英語詞彙「省」源於羅馬人使用的拉丁文。
行省一般由元老院級別的政治家管理,通常是前執政官或前民選官擔任。後來例外的是埃及行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死後埃及也納入到奧古斯都統治之下,可能是為了挫敗元老院的野心,其總督僅僅只是騎士級別。這一例外是罕見的,但也並未違反羅馬法,因為根據希臘化時代早期托勒密王朝的傳統,埃及被視為奧古斯都的私有財產。
拉丁文詞彙provincia更通常的含義是指「司法管轄權」。
共和國行省
[編輯]拉丁文provincia最初是指羅馬元老院授予帝權(imperium,意為統治權)擁有者的任何任務或職責,通常是特定戰區的軍事指揮權。[2][3]在羅馬共和國時期,被選舉出的行政官擁有一年任期,他們在羅馬城以外履行職務。例如執政官的職務是作為軍事戰役的指揮官被指定到一個特定的provincia,這也是他們行使指揮權的區域。
在戰爭中被擊敗的民族,他們的土地可能會被置於各種形式的條約之下,某些情況下則需要完全征服(dedition,羅馬萬民法術語,指勝利者會無條件接納戰敗者居民的投降形式)。這種領土的正式吞併形成了省這一在地理上定義的現代意義上的行政單位。共和國時期,行省由一年任期的執政官和上一年的民選官共同管理,他們被授予統治權。[4]
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開始向意大利以外擴張。第一個常設行省是公元前241年吞併的西西里和公元前237年吞併的科西嘉與薩丁尼亞。軍事擴張政策促使行政行省的數量不斷增加,直到沒有足夠合適的人選去行省任職。[5][6]
於是總督任期經常要延長數年(prorogation代理權,羅馬法的法律程序,指官員需在一年任期後繼續延長其統治權),有時元老院甚至授予統治權給非公職的公民(privati普通公民,指代非公職和軍職的公民),尤以龐培為甚。[7][8]代理權破壞了普通公民中關於每年選舉行政官的基本原則,少數人通過在行省任職積累了龐大的財富和軍事權力,這也是羅馬從共和制走向帝制獨裁的主要因素之一。[9][10][7][7]
共和國時期行省
[編輯]- 公元前241年 西西里行省:從迦太基人手中接管,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時吞併
- 公元前237年 科西嘉與薩丁尼亞行省:這兩個島嶼從迦太基人手中接管,在傭兵戰爭開始後不久後,分別於公元前238年和公元前237年被吞併
- 公元前197年 近西班牙行省:沿伊比利亞半島東海岸,從迦太基人手中接管的部分領土
- 公元前197年 遠西班牙行省:沿伊比利亞半島南海岸,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從迦太基人手中接管
- 公元前147年 馬其頓行省:位於希臘大陸,第四次馬其頓戰爭後,羅馬直接統治原馬其頓王國。緊接着亞該亞戰爭後吞併亞該亞同盟
- 公元前146年 阿非利加行省(現代突尼斯和利比亞西部):迦太基本土,在第三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亡國後吞併
- 公元前129年 亞細亞行省:前帕加馬王國,位於安納托利亞(現代土耳其)西部,公元前133年末代國王阿塔羅斯三世去世後按遺囑將王國贈予羅馬
- 公元前120年 納博訥高盧行省(法國南部):被吞併前被稱為山北高盧(阿爾卑斯山對面的高盧),以區別山南高盧(阿爾卑斯山同側的高盧,位於意大利北部)。在結盟的希臘城邦馬薩利亞(馬賽)被高盧人部落攻擊後吞併
- 公元前67年 克里特與昔蘭尼加行省:公元前96年末代昔蘭尼加國王托勒密·阿皮翁去世後按遺囑將昔蘭尼加贈予羅馬後自治。公元前78年昔蘭尼加正式成為羅馬一部分,此時尚未組建行省。公元前67年克里特被吞併後聯合組建了克里特與昔蘭尼加行省
- 公元前63年 本都與比提尼亞行省:公元前74年末代比提尼亞(位於安納托利亞西北部)國王尼科美德四世去世後按遺囑將王國贈予羅馬。公元前63年,龐培在第三次米特里達提戰爭結束後吞併了戰敗的本都王國西部聯合比提尼亞舊地組建了行省
- 公元前63年 敘利亞行省:龐培在第三次米特里達提戰爭後吞併塞琉古帝國建立
- 公元前58年 奇里乞亞與塞浦路斯行省:公元前102年在科拉克森戰役中,羅馬在奇里乞亞建立軍事指揮省(非行政意義的行省)以應對海盜,此時僅能控制部分區域。公元前74年,呂基亞和潘菲利亞(東部)也被劃入奇里乞亞。在第三次米特里達提戰爭(公元前73-前63年)後羅馬完全控制了奇里乞亞。公元前63年龐貝重組該地區行政區,公元前58年塞浦路斯被吞併後組建行省,後來拆分為奇里乞亞行省與塞浦路斯行省
- 公元前46年 新阿非利加行省(努米底亞東部,今阿爾及利亞):凱撒吞併了東努米底亞的馬塞利建立的新行省被稱為新阿非利加以區分舊阿非利加行省(原阿非利加行省改名)
山南高盧(位於意大利北部)僅僅只是軍事指揮意義上的省,並不是行政意義上的行省。羅馬人在意大利半島擴張時期,會將一些地區指定為軍事指揮意義的省並派遣執政官和民選官(與行政省的資深執政官和資深民選官不同)以應對叛亂和入侵。例如在利古里亞設省(軍事意義)是因為一連串的叛亂,在布魯蒂烏姆(卡拉布里亞)設省是因為預防叛亂。
羅馬軍隊在山南高盧早期主要面臨叛亂問題,後期則是應對意大利以東好戰民族的入侵,阿奎萊亞城的建立正是為了保衛北意大利免受入侵。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授予該地區居民以羅馬公民的身份並將該地區納入意大利本土。
帝國早期行省
[編輯]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實行了所謂的「第一奧古斯都體制」(公元前27年-前23年屋大維與元老院妥協下的政治體系),行省的管理得到調整。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屋大維作為無可置疑的勝利者從羅馬內戰中脫穎而出。作為羅馬的領袖,正式確立了他的權利,並且名義上恢復了羅馬元老院的權威。屋大維本身也被授予「奧古斯都」頭銜,並授予其除埃及外,包括高盧、西班牙和敘利亞(包括奇里乞亞和塞浦路斯)等戰略要地行省的治理權。
奧古斯都統治下,羅馬行省被分類為元老院行省或元首行省,意為行省總督由元老院或皇帝(元首)任命。一般來說,共和國時期的舊行省為元老院行省。元老院行省一如過去共和國時期,由資深執政官治理,總督人選根據被指定的行省狀況,在前執政官或前民選官的元老院議員之中選舉產生。
元首行省主要由欽差司令同執事官管理,他們同時也是執政官或近衛官級別的元老院議員。埃及和一些沒有軍團駐守的較小省份則由財政官管理(埃及由總長管理),他們由皇帝從非元老院議員的騎士階層中挑選。
行省歸屬並非一成不變。公元68年,總共36個行省,其中11個為元老院行省,25個為元首行省。元首行省中,15個行省由司令官管理,10個行省由財政官或總長管理。
帝國元首制時期,征服和重新劃分過去的行省,改變了行省的數量和規模。較大或者駐軍較多的行省(例如敘利亞和默西亞)被分割為較小的行省,以防止單獨一個行省總督權力過大。
帝國元首制時期創立行省列表
[編輯]奧古斯都時期
[編輯]- 公元前30年 埃及行省:奧古斯都在公元前30年擊敗馬可·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後,埃及人承認奧古斯都為新法老,埃及成為奧古斯都私人領地,這是帝國時代的第一個行省。它真正的原名為亞歷山大與埃及行省,由奧古斯都派遣的總長統治
- 公元前27年 亞該亞行省(希臘中南部):奧古斯都將原馬其頓行省分割而來。屬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老院行省,
- 公元前27年 塔拉科西斯西班牙行省:原近西班牙行省(西班牙北部和中南部),奧古斯都重組西班牙諸省後設立。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7年 貝提卡西班牙行省:原遠西班牙行省(西班牙南部),奧古斯都重組西班牙諸省後設立,名字源於瓜達爾基維爾河的拉丁名貝提卡河。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7年 盧西塔尼亞西班牙行省(現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奧古斯都重組西班牙諸省後設立,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7年 伊利里庫姆行省:奧古斯都在公元前35年-前33年征服伊利里亞和潘諾尼亞南部後於前27年設立元老院行省。潘諾尼亞戰爭(公元前14-前10年)後征服潘諾尼亞北部。公元前9年伊利里庫姆行省被分為達爾馬提亞(伊利里亞的新名稱)和潘諾尼亞,正式名稱分別為上伊利里亞和下伊利里亞,直到巴通尼亞戰爭結束。韋斯巴薌時期(公元69-79年)行省最終被分割為達爾馬提亞行省和潘諾尼亞行省。伊利里庫姆行省最初為元老院行省,公元前11年潘諾尼亞戰爭期間轉為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公元107年潘諾尼亞行省被劃分為上潘諾尼亞行省和下潘諾尼亞行省,分別屬資深執政官和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7年或公元前16-前13年 阿基坦高盧行省(法國西南部):尤利烏斯·凱撒征服的高盧領土上建立的行省。其設立時間是在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首次視察高盧並首次對高盧進行人口普查時;還是公元前16-前13年奧古斯都再次視察高盧時,尚不明確。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7年或公元前16-前13年 盧格敦南西斯高盧行省(法國中部和部分北部):尤利烏斯·凱撒征服的高盧領土上建立的行省。其設立時間是在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首次視察高盧並首次對高盧進行人口普查時;還是公元前16-前13年奧古斯都再次視察高盧時,尚不明確。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7年或公元前16-前13年 貝爾吉卡高盧行省(萊茵河以南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部分法國北部和萊茵河以西的德國):其設立時間是在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首次視察高盧並首次對高盧進行人口普查時;還是公元前16-前13年奧古斯都再次視察高盧時,尚不明確。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25年 加拉太行省(安納托利亞中部,現土耳其):原羅馬僕從國加拉太王國,末代國王阿塔明斯死後被奧古斯都吞併,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15年 雷蒂亞行省:公元前15年被征服。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前12年 大日耳曼尼亞行省:公元9年羅馬的三個軍團在條頓堡森林戰役失敗後廢除
- 公元6年? 默西亞行省(塞爾維亞多瑙河東南岸,北馬其頓北部和保加利亞西部):公元前28年被征服,最初僅馬其頓行省下轄的軍事區。公元6年巴通尼亞戰爭開始時首次提及該行省總督。公元85年默西亞行省被分為上默西亞行省和下默西亞行省。屬於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6年 猶太行省:公元6年猶太希律四王共治之一的希律·阿基勞斯被廢除,其領地設立行省。屬於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公元41年恢復為僕從王國,公元44年再次成為行省,公元135年哈德良將其重命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行省並提升為資深執政官行省
- 公元42年 廷吉塔納毛里塔尼亞行省(摩洛哥北部):公元40年毛里塔尼亞王國末代國王托勒密去世後,王國被吞併,在卡里古拉時期爆發叛亂到克勞狄烏斯時期被完全鎮壓。公元42年克勞狄烏斯將舊毛里塔尼亞王國故土分為兩個行省,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42年 凱撒尼亞毛里塔尼亞行省(阿爾及利亞中西部):公元40年毛里塔尼亞王國末代國王托勒密去世後,王國被吞併,在卡里古拉時期爆發叛亂到克勞狄烏斯時期被完全鎮壓。公元42年克勞狄烏斯將舊毛里塔尼亞王國故土分為兩個行省,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41/53年 諾里庫姆行省(奧地利中部,斯洛文尼亞東北部和巴伐利亞局部):公元前16年併入帝國。雖然被稱為行省實際則保留為僕從國,由皇帝派遣的財政官控制。在克勞狄烏斯時期(公元41-54年)轉變為名副其實的行省。屬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43年 不列顛尼亞行省:公元43年克勞狄烏斯發起了對不列顛尼亞的入侵,直到公元60年,羅馬人控制了以亨伯河到塞文河河口為界的南部土地。公元78年威爾士最終被征服。公元78-84年阿古利可拉征服了不列顛北部和喀里多尼亞(蘇格蘭),但隨後喀里多尼亞地區被放棄,行省為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公元197年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將不列顛尼亞行省分為上不列顛尼亞行省和下不列顛尼亞行省。分別屬資深執政官和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43年 呂基亞行省:原呂基亞同盟,後被克勞狄烏斯吞併建立行省,公元74年和潘菲利亞組建呂基亞與潘菲利亞行省。屬於司令官管理的元首行省(後為財政官管理的元老院行省)
- 公元46年 色雷斯行省(色雷斯;希臘東北部,保加利亞東南部和土耳其歐洲部分):奧德里西亞末代國王羅伊米塔爾克斯三世去世後,王國被克勞狄烏斯吞併建立行省,屬於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47年? 布匿阿爾卑斯行省(意大利與瑞士之間):公元前15年,奧古斯都征服征服當地原住民薩拉米人,隨後將此地併入雷蒂亞行省。該行省具體獨立時間尚不清楚,一般以克勞狄烏斯建立克勞狄·瓦倫西斯城(馬蒂尼)之日為建省之始,其城亦為行省首府。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63年? 濱海阿爾卑斯行省(法國阿爾卑斯山區):原奧古斯都建立的保護領,當柯蒂埃阿爾卑斯行省建立時尼祿可能同時把濱海阿爾卑斯改為行省。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63年 科蒂埃阿爾卑斯行省(法國與意大利之間):公元前14年成為羅馬名義上的行政區,實際由科蒂王朝統治,其名字來源於國王馬可·尤利烏斯·科蒂烏斯,公元63年成為行省。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72年 科馬基尼行省:原塞琉古帝國一個州,後為獨立王國。公元17年提比略在國王安條克三世去世後將其併入敘利亞行省,公元38年卡利古拉重新恢復其為僕從國,公元72年再次被吞併建立行省
- 公元74年 呂基亞與潘菲利亞行省:韋斯巴薌(統治時間:公元69-79年)將克勞狄烏斯建立的呂基亞行省和加拉太行省的潘菲利亞地區合併為新行省
- 公元83/84年 上日耳曼尼亞行省(德國南部):公元9年條頓堡森林戰役失敗後,羅馬退守到萊茵河和多瑙河西岸,占領的地區成為貝爾吉卡高盧行省下轄的軍事區。到圖密善時期,狄古馬特農墾區(羅馬在占領的日耳曼地區建立的類似農業殖民行政區)推進到了日耳曼南部,於是建立行省成為必要。屬於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83/84年 下日耳曼尼亞行省(萊茵河以南的荷蘭,比利時部分和萊茵河以西的德國):原貝爾吉卡高盧行省下轄的軍事區,與上日耳曼尼亞行省同時建立。屬於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106年 佩特拉阿拉伯行省:原納巴泰王國,末代國王拉貝爾二世去世後被圖拉真和平吞併。屬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107年 達契亞行省(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東南部,巴納特和奧爾特尼亞):亦稱特拉加納達契亞行省,達契亞戰爭後被圖拉真征服。屬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公元158年安東尼·畢尤將達契亞行省分為上達契亞行省和下達契亞行省。公元161年馬可·奧勒留將達契亞一分為三:阿普蘭西斯達契亞、馬爾達文斯達契亞和普羅里塞斯達契亞,5年後又將三個行省合併。公元271年奧勒良放棄達契亞
- 公元103/114年 新伊庇魯斯行省(希臘西部和阿爾巴尼亞南部):伊庇魯斯最初隸屬於馬其頓行省。公元前27年除伊庇魯斯北部仍隸屬馬其頓行省外,該地區大部分劃分到亞該亞行省。公元103到114年之間圖拉真將其獨立建省,改名新伊庇魯斯。屬財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114年 亞美尼亞行省:圖拉真入侵帕提亞戰爭時吞併了緩衝的亞美尼亞王國(羅馬和帕提亞之間的緩衝國,國王為帕提亞皇室分支,繼位需經羅馬批准)後建立行省,公元118年哈德良罷省恢復了亞美尼亞王國作為僕從國
- 公元116年 美索不達米亞行省(伊拉克):圖拉真入侵帕提亞戰役後將底格里斯河以西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建立行省。公元118年哈德良將其重新歸還帕提亞。公元161-166年羅馬帕提亞戰爭,羅馬重奪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公元198年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重建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屬總長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116年 亞述行省:圖拉真入侵帕提亞戰役奪取底格里斯河以東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建立行省,118年哈德良被迫放棄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時期
[編輯]- 公元193年 努米底亞行省:公元前40年羅馬吞併了西努米底亞的馬塞西里後併入阿非利加行省。公元193年塞維魯將努米底亞從阿非利加行省中分離出來,建立努米底亞行省,屬於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194年 科艾勒敘利亞行省:原敘利亞行省北部,塞維魯將敘利亞行省南北一分為二,屬於資深執政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公元194年 腓尼基敘利亞行省:原敘利亞行省南部,塞維魯將敘利亞行省南北一分為二,屬於資深政務官管理的元首行省
- 上述大多數行省在成為正式設立行政行省前,都長期處於羅馬軍事控制或羅馬僕從國統治。標註日期以建省日期而不以征服或控制日期為準
古典時代晚期
[編輯]戴克里先皇帝推行了一項被稱為四帝共治制(公元284-305年)的激進改革:羅馬帝國東西部各設一位正皇帝奧古斯都,由兩位副皇帝凱撒(也是正皇帝指定的繼承人)協助,這四位皇帝各自保衛和治理帝國的四分之一。到3世紀90年代,戴克里先將包括意大利在內的帝國劃分為近百個行省,行省總督按等級排序,從高到低為資深執政官阿非利加行省和亞細亞行省的資深執政官到同執政官和糾察官任職的省總督,最低級別為騎士階級任職的總督。數個行省(最初為12個)由管區管轄,通常由一位主事官全權負責管區事務。僅有資深執政官和羅馬城監(類似市長職位,包括後來君士坦丁堡城監)不受主事官管轄,為皇帝直轄。
儘管副皇帝凱撒很快就被排除於帝國權力體系之外,但在公元318年君士坦丁一世皇帝以建立近衛大區恢復了四大行政區。通常近衛大區的最高長官要頻繁的輪換,但是其職位無需共治(羅馬元老院中的每個職位均由至少兩名的偶數人數同時擔任的慣例)。君士坦丁一世還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為它成為永久的政府駐地,有時也會被稱為「新羅馬」。而意大利的羅馬城從286年戴克里先就政府遷至梅蒂奧拉努(現米蘭),其本人居住在尼科米底亞後,就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皇帝居住。在4世紀期間,羅馬的行政結構多次調整,包括東西部的共治皇帝們也反覆嘗試。各行省和管區多次重組,伊利里庫姆大區更是被反覆的廢除、重建和再劃分。最終,在476年奧多亞塞在意大利稱王和480年最後一位西部皇帝尼波斯去世,君士坦丁堡才永久的統一了已經被實際削弱的帝國行政管理。
關於這一時期行省安排的詳細資料,記載於5世紀初的《百官志》中。多數數據來源於其帝國原始資料的真跡,其中記載了管理地區的名稱和總督的頭銜。然而《百官志》記錄的部分數據的真實性仍然存疑,尤為明顯的是一些來源早於記載時間。有趣的是比較《百官志》和都督(Dux)管理的軍事區名單,可以看出在掌控羅馬邊疆區守備部隊上,級別越高的軍事隨從官(Comites rei militaris)就掌握越多可調配的軍隊,乃至最高的陸軍總長皆是如此。
下一個重大變化是查士丁尼一世在公元534-536年廢除了部分行省由戴克里先制定的行省民政和軍政嚴格分離的慣例。之後這一變化在更大的區域持續進行,如在6世紀80年代特別創立的總督區。最終在7世紀40年代實行軍區制,徹底取代了舊有的行政制度。很多學者將帝國重組軍區這一時期作為絕對制(指代羅馬帝國晚期的專制體制,之前被稱為「元首制」)時代和拜占庭(或後羅馬)時代的分界線。出於學術性的方便,中世紀的羅馬帝國今天約定俗成的稱為拜占庭帝國,以君士坦丁重建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原名命名。
行省名單的主要來源資料
[編輯]羅馬帝國早期行省
[編輯]羅馬帝國晚期行省
[編輯]- 《維羅納職官表》(約公元310年)
- 《百官志》(約公元400-420年)
- 《波爾米烏斯·西爾維烏斯職官表》(約公元430年)
- 《西尼德米斯》(約公元520年)
諸行省地圖
[編輯]-
阿爾卑斯山諸省
參閱
[編輯]參考
[編輯]引用
[編輯]- ^ Daron Acemoglu, James A. Robinson《自由的窄廊》P232
- ^ Richardson, John. Fines provinciae. Frontiers in the Roman World.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Workshop of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Impact of Empire (Durhan, 16–19 April 2009). Brill. 2011: 2ff.
- ^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mpire.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9: 564–565, 580.
- ^ Ando, Cliffor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ovinces. A Companion to the Roman Empire. Blackwell Publishers. 2010: 179.
- ^ Lintott, Andrew.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Republ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3ff.
- ^ Brennan, T. Corey. The Praetorship in the Roman Republ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26–627.
- ^ 7.0 7.1 7.2 Lintott, Andrew.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Republic. : 114.
- ^ Brennan, T. Corey. The Praetorship in the Roman Republic. : 636.
- ^ Nicolet, Claude. Space, Geography,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Roman Empir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1, 15 [1988].
- ^ Hekster, Olivier; Kaizer, Ted. Frontiers in the Roman World. : 8.
參考來源
[編輯]- Early Imperial Roman provinces, at livius.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auly–Wissowa
- Lintott, Andrew (1993). Imperium Romanum. London: Routledge.
- Mommsen, Theodor (1909). The Provinces of the Roman Empire. 2 vols. London: Ares Publishers.
- Scarre, Chris (1995). "The Eastern Provinces," The Penguin Historical Atlas of Ancient Rome. London: Penguin Books, 74–75.
- Westermann, Großer Atlas zur Weltgeschichte
- Loewenstein, Karl. The Governance of Rome. Springer. 1973. ISBN 90-247-1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