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an’s review published on Letterboxd:
這什麼死亡打光?沒見過一部黑白片老是看不清臉的,芬奇為什麼在黑白片還要搞現代片那種低光拍攝??黑白片都要Dark才deep嗎??居然還有評論說他還原黑白片時期還原得很好,放屁。弄些黑白舊片的瑕疵就算還原?連最基本的打光都沒模仿好。我就想知道芬奇自己有沒有說想模仿?如有,那就是徹底失敗。
Gary Oldman完美的黃金時代腔調能拿奧斯卡了,閉上眼會以為在看黃金時代的Hollywood 電影。但二封就比較懸,不過今年是超小年?本來不懂怎麼Amanda演的情婦那麼多戲,後來知道她是挺重要的,因為Welles說過只後悔rosebud一詞,傷害了她,似乎Mank和Welles對她都另眼相看。問題是電影完全沒拍出這女人有什麼獨特之處。芬奇就是不會拍美好的女人是嗎?有些男的黃金時代腔調還行,女角完全不行,最像的居然是站起來同意減薪的一個女星角色。
片中3個比較重要的女人都刻畫得一般就算了,對Welles居然也投閒置散。就算是Mank大男主,是不是起碼都要刻畫一下署名權之爭?Welles身為藝術家就這麼想奪走Mank的署名權?純粹因為有他的名字就難拍出來?Mank這個角色也不夠有血有肉,只是Gary演得好。後來知道這是芬奇已故爸爸的劇本就明白了⋯⋯
2小時以上也太長了,那麼多廢戲,幾個枝節人物完全可以刪掉。看過最不好看的芬奇。